第144章 第 144 章(1 / 2)

加入书签

皇上和师祖大致说一下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安排,师祖只说“回去科尔沁看看也好。”

师祖是想起,当年太皇太后也有这么一个心愿。皇上却是皱眉“如果皇额涅去,皇后也跟去那就直接用巡视西部的名义”

师祖点头“可以。西部还是打出来名义更好。”

“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一个村庄,一个红教家庭的孩子被选中。康熙三十六年,定为五世da赖的转世灵童,拜五世ban禅罗桑益喜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

皇上眉心一皱“当年桑结嘉措对五世da赖的圆寂秘不发丧,朝廷派驻藏大臣去西藏,这些年来一直大力治理,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彻底激发西藏当地的各种矛盾。”

“桑结嘉措当年要在红教虔诚的地方选转世灵童,是为了扩大黄教在西藏的统治。可他又怕新da赖和他争权,一直将其当成傀儡一般管束仓央嘉措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da赖的时候,已经十四岁。”

师祖微微感叹“十四岁红教家庭出生长大的孩子,红教,受戒后也并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黄教,受戒后则禁止僧侣接近女色,更不能成家。”

“京城去的驻藏大臣,青海和硕蒙古,当地桑结嘉措,三方势力角逐,仓央嘉措虽有da赖之名,却并无实权。生活上遭到禁锢,政事上受人摆布转而追求自由与爱情。”

“这个消息玄烨也有收到。”皇上认为,这样的一个“da赖喇嘛”对于目前的西部平衡很好,对于遏制西藏黄教势力扩大更好,只是皇上也担心。

“四年前,青海固始汗的六子达什巴图尔继承汗位,与西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不管他们哪一个先爆发,六世da赖的性命最危险。驻藏士兵会尽力保护他,但是他的性格”

皇上担心万一打起来,六世da赖心软之下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决定,他毕竟是西藏的六世da赖。皇上担心师祖和熊儿子这一去,正好遭遇战争。

师祖自然也明白,可是

“保康和西藏有一段缘分,和准格尔也还有一段缘分。此行必然。”

皇上“”

不就是当年噶尔丹来到五台山一事皇上一想到自己亲眼目睹熊儿子面临刺杀现场的事儿,就非常不舒坦。他熊儿子当年还不到四岁。皇上憋气。

“去也好。”皇上不再阻拦,只尽可能地将西部的大致情况都告诉师祖,万一熊儿子又闹起来什么大事,也可以劝说一二。

“准格尔的噶尔丹年迈不理事,估计还有一两年的寿数。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下一代继承人策零依旧对大清国虎视眈眈。青海那方暂时稳固,朝廷打算在那里划旗而治。”

“准格尔这几年和内地通商,发展很大。青海达什巴图尔的继承人,罗卜藏丹津,也有不小的野心。就怕将来,青海和准格尔联合”

师祖安静地听着,有些他知道,有些他不知道,就多问问。偶尔发觉皇帝言语间带上一种“盛世帝王的傲慢”,就淡淡地看皇帝一眼。

皇上摸摸鼻子,乖乖地和他汗阿玛承认错误。

“玄烨已经明白,万事不能万全”

“有些事,玄烨顾忌名声,不去做,后人就必须去做,他们会更难做”

就好比这次惩治贪官,如果不是他的纵容,太子也不会放纵自己,下面的官员更不敢这么“大大方方”地行贪污之事。他赚了一个“宽仁”的名声有什么用

他的国库有几年没满了,他的百姓又受苦了,他的孩子们累死累活地忙了小半年皇上在其他人面前不说,但是在师祖的面前还是特诚实地表示,他是真的认识到“错误”了。

师祖瞧着皇帝的“黯然神伤”,只倾听,不做任何表态。

皇上瞬间领悟到师祖的两个意思光说着认识到错误还不够,关键是做到;认识得还不够充分,继续“认识”。

皇上摸摸鼻子,五十岁的皇上,在他汗阿玛的面前,还是当年那个乖乖听训的五岁小阿哥。

安静中,保康的声音从大门外响起“师祖,汗阿玛,保康和清清钓到两条大鱼,还抓到一只肥肥的山鸡,台蘑也采到半框。”

“师祖,汗阿玛,你们要怎么吃”

随着声音,不光他自己进来,瑞亲王妃也进来,一身农家小夫妻进山采蘑菇打山鸡的装扮,鞋上裤腿上还带着泥巴,褐色短打的衣服上也都是山里的水汽,倒是人精精神神的,精神头特好。

师祖看得乐呵,皇上嘴角抽抽。

“这形象好,很有你们胤禛弟弟玩装扮的精髓。”

保康哈哈笑“保康也觉得很得精髓。保康这是返璞归真,保康听说,那爱新觉罗家的老祖先就是山林打猎为生。”

师祖哈哈哈笑“当年太祖皇帝年轻的时候,确实有一段非常穷苦的日子靠打猎为生。”

保康“就是这样。打猎吃肉,毛皮拿去卖,换取盐巴和面食。”

师祖“嗯。那时候太祖皇帝还没成家,还有弟弟要照顾,衣物鞋袜都还需要和汉人换取。”

皇上“”

在师祖面前极力克制自己的咆哮是一时的打猎为生,不是你们老少说的好像做猎户似得。

皇上快速出口“台蘑炖素鸡,台蘑炖山鸡,清蒸鱼、炸小鱼,豆角煎土豆,大烩菜,焖面,莜面栲栳栳,台蘑汤。”

“再加几道凉拌和一道摸鱼儿素面汤。”

保康笑着答应“凉拌红果,酸酸甜甜;什菇清炒,咸鲜可口;凉拌芹菜花生,清口香甜,再加一份台蘑酱,一份葱烧苔蘑。半个时辰后就好。”

“好”字说完,人就开开心心地领着自己的小媳妇离开。

全然大方一派不需要避人的模样,师祖还是笑,皇上眼见儿媳妇也被传染的也是一派“大方”,忍不住和师祖唠叨两句。

“因为他执意不要侍妾,一个侧福晋也不要。不说他的哥哥弟弟们,宗室子弟,整个四九城里头,乃至大清国,很多人家都闹起来后院起火。

“你瞧瞧他刚刚的小样儿,”去后台抓山鸡也要折腾一回“浪漫”,“这亏得离开京城,就这不着调的小模样,偏偏有那些小姑娘就认为他深情,就要嫁进来,光老臣家里都有好几个哭哭闹闹的”

师祖特淡定“那是因为大清国像保康这样的好儿郎,太少。”

皇上正要接口说还有那小姑娘为了熊儿子打架,喊话“非君不嫁”,猛然间听到这么一句,嘴巴张大说不出话来。

皇上自问,他为何要在他汗阿玛面前吐糟熊儿子他为何这么想不开皇上再次庆幸他已经过完五十岁大寿的人了,否则他真不敢想象自己的后宫会变成啥样。

就感觉心里头特郁闷的皇上抬脚离开,师祖看着皇帝“活泼”的背影,笑着摇头。

这头师祖慢悠悠地出来散步,和大喇嘛等等人说说话;那头皇上还需要将他今天剩下的事儿都处理完,才好准备用晚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