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 159 章(1 / 2)

加入书签

胤禩说着话,笑容更苦。虽然有他汗阿玛和他保康哥哥看着,他不能施展那些手段,可他很可以刺激刺激太子,试探试探,哪想到,太子出海了。

“弟弟这才反应过来,不光是胤禩看在眼里。胤禩自以为聪明……”

保康微微笑:“之前我和太子哥哥说,他要先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有时候我也在思考,皇家子弟,又没有权利做自己?”

“一出生就享受万民供奉,无上尊荣,自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胤禩轻轻摇头,随即又笑出来:“保康哥哥你的想法,和一般人不一样——体会到‘权利’的美丽味道,有谁可以轻易放手?

小报上的老百姓都说,都是皇子了,还争什么?他们,如何知道,距离那无上至尊之差一步之遥的感受?

保康眨巴眼睛,笑笑。

“所以说,本末倒置了啊。”

“皇子们,还没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对天下万民一点儿付出都没有,就只想着那至高无上的权利——这和某一部分官员,有何区别?”

胤禩:“……”

一抹脸,沉默。

要说自己对那个位子一点儿也没动心,只一心做事,可能吗?进关后只论嫡庶,只要太子被废,保康哥哥无心,其他兄弟站一块儿反正都是庶出,哪个比哪个更尊贵不成?

嫡庶都不论了,还长幼?

可是胤禩一想起他汗阿玛的手段,不由地眼里带出泪意:“保康哥哥,你不知道,这人,总是无穷尽。至高权力带给人的满足、幸福,常人不能想象也无法拒绝。

三亿五千人生杀予夺的大权,三亿五千人的三叩九拜……想要什么就有人挖空心思弄来,随口一句话就有人去跑断腿累弯腰,付出生命……

而反之?沦为一个闲散宗室,每天就是不说胆战心惊吧,可也是看人脸色过日子,不知道哪一天就被罚,被贬……”

“之前保康哥哥说出海的事情我还没反应过来,我劝说大哥不要出海,可大哥就是要出去,还不说原因……”

“我真没想到太子会这么利索的出海。更没想到……谁能想到那?”

是啊,谁能想到那?保康叹气:“之前哥哥要大哥或者太子哪个出海,也没想这么多。就想着……大哥和太子哥哥,去苏禄和东北一趟有所体会,那么再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看外面的世界,世界很大,不要总盯着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带着侄子们出去看看,不要被困在皇孙的身份上,也不要一门心思地困在京城里头……”

说到这里,保康摸摸鼻子,眼里带上一丝丝迷茫,他最近的心思不在这上面,也不乐意去想这些道道。

“大哥和太子哥哥走了之后,汗阿玛一出手……”

“哥哥和大哥、太子哥哥紧急通信,他们就送回来一张白纸。可能,大哥和太子哥哥答应出海的时候,就想到这点了吧。就好比之前他们那次离开京城一般,他们都清楚离开京城的机遇和风险……”

胤禩面色悲戚。

“大哥应该意识到了。大哥知道,就因为知道,所以不得不和太子哥哥一起出海。”

保康闻言,心里头更是叹气。

为人子者,不能不孝。咳咳,他们就是想不孝想学“李世民”他们也打不过汗阿玛。

只不过是,大哥和太子哥哥都没猜到汗阿玛会做到哪一步,更没想到汗阿玛的动作这么干脆……只能赌汗阿玛的“不忍”。

关键,不出海赖在京城又如何那?真到哪一天逼得父子刀兵相见,废太子,引发那什么“九龙夺嫡”好一场大戏?保康一时间又想起,他和汗阿玛说“汗阿玛会长命百岁”的方法。

他自以为很好的方法,可能,对每一个兄弟来说,都是煎熬吧。

“皇位,只有一个。”保康看着胤禩的目光,前所未有的坚定,“大哥和太子哥哥这次一起出去,也是一个机会。他们的势力收拢在汗阿玛的手里,谁知道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汗阿玛会不会还给他们?”

胤禩:“……”惊讶。

“保康哥哥你是说,这也是汗阿玛的一片维护之心?”

这么多儿子想要,可皇位只有一个。此举也可能也是他们汗阿玛的一片慈爱之心?胤禩不大相信,保康哥哥笑容灿烂:“我们的汗阿玛这么疼大哥和太子哥哥,怎么不会?”

胤禩:“……”

好像,真这样?汗阿玛一出手,其他兄弟不管什么心思,都不敢再伸手。不光迅速稳住京城形势,还迅速稳住兄弟们的骚动不安的“心”。

胤禩结巴:“那,汗阿玛就这么,一直这么……”

难道汗阿玛真能活到百岁之年不成?

保康乐呵:“想那么多作何?”

“你呀,只管先过好自己的日子,办好自己的差事。”

胤禩一听,立马想起来自己的委屈。

“保康哥哥你不知道这光头阿哥的日子有多难。弟弟刚刚在家里算账,算来算去只有两万两银子可以使用。这还是福晋会过日子节省下来的。”

保康龇牙,领着他坐下来,唤一声上瓜果茶点,兄弟两个正事儿说完,放松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说话。

保康轻抿一口今年的碧螺春,感叹这茶好,他汗阿玛给取的这名儿好,口中却是对胤禩弟弟的嫌弃。

“你府里养那么多人做什么?你胤祺哥哥府里,你看看,就那么几个下人,从来不讲究什么排场,就喜欢一个吃喝玩乐一家人快活,有银子就拿去卖店铺。”

胤禩口中一口茶差点喷出来。

特不服气:“弟弟这还叫排场?不说那一方总督,就是一个巡抚,一个知府,都比我们这些皇子的排场大。”

保康轻轻瞪眼:“他是总督,是巡抚,你是皇子。”

胤禩:“……”

好吧,这确实不一样。

“可是保康哥哥你看看我们兄弟,外头看着光鲜,人人羡慕。可我们自己知道每次过年过节筹措礼物的艰难。实在是没有银子。要不那胤祚哥哥和胤裪弟弟之前会借国库银子那?”

“太子哥哥也一样,那真不是我们兄弟故意刺激他。有些排场避免不了,可孩子越来越多,家里开支越来越大……”

胤禩是真觉得这日子不舒坦,那前朝皇子,虽说没有参政的机会,可总不缺银子花,咳咳,花费国库太多那是另说。然而他保康哥哥另有关注点。

“我怎么听说,有老臣也和汗阿玛借国库银子?上次你胤禛哥哥还因为这个事情和一位老臣闹起来。汗阿玛一看到老臣就心软,可是此风气不能开。”

“对于真正廉洁奉公却又不善经营的官员,应该从其他方面给予帮助,直接借国库银子……到时候一个看一个……我可和你说,你要敢借国库银子……”

“不敢不敢不敢。”胤禩头摇的拨浪鼓一般,态度非常“端正”:“国家富裕了,奢靡风气又起来了,都是攀比闹得。最好再狠狠地打击一下这个社会风气。”

保康哥哥表示满意。

“哥哥马上要去五台山,这个事儿,你和你胤禛哥哥一起看着办。你胤禛哥哥做事情手腕刚硬,正好你和他互补一二。”

胤禩:“……”

咬牙答案下来:“弟弟答应保康哥哥。”

“乖。只管安心办差,不要多想。‘田家翁’更不需要。银子的事情,等大哥和胤禟回来,你还怕没银子?弟妹挺好,她手里要有闲散银子,可以和你嫂嫂一起做做小生意。”

…………

胤禩大喜过望:“谢谢保康哥哥!保康哥哥放心,弟弟一定安心办差。”

保康眼见他这模样,也开心:“还有事情吗?没事儿哥哥要去给皇太后请安。”

“弟弟和哥哥一起去给皇太后请安。”

“那感情好。”

…………

兄弟两个去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知道保康一家三口明儿就去五台山,虽然不舍得,可也知道他忍到现在已经很难。

“到了五台山好好放松放松,不用担心京城。我们都好着,你们只管玩自己的。”

保康乖巧脸:“谢谢皇祖母。”

胤禩挤眉弄眼的:“皇祖母你看保康哥哥哪里是‘玩’不住的人?”

皇太后就笑:“这话说得对。胤禩就是不会玩,要多玩玩。”

胤禩立马行礼:“胤禩遵命。”

逗乐的模样惹得皇太后又笑。

保康和皇太后说一会儿话,有胤禩在一边插诨打科的,皇太后纵然万分舍不得,到底是笑出来。

“明儿一大早就走,去见见你额涅去。到了五台山有需要的,就来信说一声知道不?”

“保康知道。一定要弘晏一天一封信。”

“好好好,弘晏要是会写信,皇祖母真要念‘阿弥陀佛’。”

“会。保康昨儿教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他背得透溜儿。”

“我们弘晏聪明。”

皇太后笑得骄傲,等保康和胤禩要离开的时候,到底是忍不住嘱咐出来:“弘晏这都两岁了,该有弟弟妹妹了。”

保康:“……保康记得了,皇祖母。”

“嗯,皇祖母等保康的好消息。胤禩,你也是。”

保康和胤禩:“……”

“记住了皇祖母。”

简直是逃一般地离开。

胤禩觉得自己特冤枉:“保康哥哥是顾虑嫂嫂的身体,太医也说隔开一年到两年更好。可我家这情况……哎,我做梦也想有个子嗣,女儿也好。”

“一个月三十天,福晋有一半的日子是待在红螺寺求子。可……”

提起这个事儿胤禩就伤心难过,眼睛又红了。

保康定眼一看,眼睛一眯。

“……”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转而问起另外一个问题,“我听说,你除了大婚之前的两个侍妾,大婚后就没再要侍妾,真不要纳妾?”

胤禩一边擦眼泪一边摇头:“弟弟福晋的身世,哥哥也知道。岳母早早去世,岳父被贬去郡马的名分。她在外祖父家的岳亲王府长大,向来要强,又一心羡慕哥哥和嫂嫂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也总想着孩子总会有的……”

“我的出身……我也想着,孩子要是嫡出多好,我和福晋一起疼他,哪怕是个女娃娃……”

保康:“……”

平时保康真没注意兄弟们子嗣的事情,或者他们家里的事情他都没大注意,一个是他也没时间,毕竟是各家私事;一个是他也没想到,一晃眼,哥哥弟弟们都儿女成群,他也娶妻生子,就胤禩还没个儿女。

而且还好像是因为他的原因,“蝴蝶”了胤禩原本这个时候已经出生的一儿一女!

虽是庶出,可该出生没出生……

保康抬手按按眉心。

大清因为他的动作变化巨大,世界发展轨迹因为他也有了大变化,原本的人和事,估计都变了。该早夭的活了下来,该出生的没出生,还有那么多本没有的新生命……

一想起这完全变样的轨迹,他一时也不知道是不是该骄傲,可他这里沉思不定,胤禩的心里就打鼓。

“保康哥哥,是不是汗阿玛和你说了什么?”胤禩脸色发白,眼里还有眼泪的痕迹,那模样别提多可拎。

保康回神,没大明白。

“汗阿玛管你的家事了?”胤禩府里都有大婚前的两个侍妾,汗阿玛还管?保康不大明白,可是胤禩是真的哭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