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 163 章番外(2 / 2)

加入书签

皇上摸摸胸口,感觉自己真扛不住他熊儿子的“决心”。

皇上恍恍惚惚的,拿着这厚厚一叠子稿子来到清溪书屋,让他的心腹大臣们都看看。

心腹大臣们:“……”

吐口水也是霸凌?

家暴是什么?!!!

换爹是什么?

连坐是什么?

心腹大臣们嘴巴张大得可以塞鸭蛋,怎么也合不上。

想说,农户的家庭里,哪对夫妻没有打过架?可谁都知道,打架本就不对,男子仗着力气大打媳妇儿,那更是大大的不对。

想说那前年胤祺福晋还和胤祺阿哥打了一架,皇上就是皇上和父亲又能怎么做?好吧,胤祺阿哥光顾着躲了,一下也没敢还手。

可是,可是,这,王爷这也太严苛了。

张廷玉:“回皇上,臣非常理解王爷一心整治学院霸凌现象的心情,臣在进学的时候也亲眼见过……乱象重典,臣认同王爷的主张。只是,其中一些条款,臣认为,可以适当修改,更符合民情民意。”

马齐:“其父酗酒‘家暴’,”马齐念“家暴”两个字都觉得头疼,“孩子在学院霸凌同窗,估计没有好的家庭愿意接受。”

揆叙:“老百姓不认为夫妻打架,男子打女子是罪。平时邻居劝说都有那被打的女子反过头骂邻居……这真不好管。”

“如今私塾类学院频繁出现,一般进公立学院的孩子的父母,本身对自身素质,对孩子的教育都没有多少意识……”

一人一句,都认同霸凌现象的不对,都觉得天天宣传文明礼貌卫生却不行动也不够,那随地吐痰吐口水的,忒不雅观。但是,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啊。

皇上当然也知道世情,皇上忍不住感叹:“你们王爷就认为,天底下当人夫婿、阿玛,那就要和他一个样儿。”

“他自己不纳妾,好吧,闹得全大清国女子气焰高涨,好像天底下男子就不该纳妾一般,一个个的苦不堪言;他自己天天宠着媳妇儿宠着胖儿子,闹得全天下男子叫苦连连,好歹是苦乐参半……”

“可是事情摆在眼前,该怎么解决那?事实证明,你们王爷是对的,作为父母生了孩子不光要好好养,还要好好教,哪怕是个女娃娃。时代在进步,我们也不能总是抱着老思想。”

张廷玉:“回皇上,王爷和王妃、弘晏阿哥的相处可以多报道报道,有一个榜样的作用,大清人都喜欢,都希望知道。就是那个,小报,那个,臣认为,还是要管制管制的。”

马齐:“臣附议。一些小报乱七八糟。居然写王爷‘偷吃’,王爷还需要‘偷吃’?妖言惑众。”

…………

清溪书屋里气氛大变,一个个的,眼睛意味深长地看着马齐,马齐纳闷儿,哪里不对?

皇上就笑。其他人跟着乐呵,揆叙转头语气悠悠:“马齐大人,你是不是没看完?反正我看完后,我被我家福晋唠叨好久,说她当年怀孕的时候我从不陪她吃饭,更没陪她逛街……”

马齐:“……”

“真‘吃’?”

“真‘吃’。”

众位大臣一起哈哈哈笑,说起来现在年轻人的说话方式,那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真的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了布拉布拉。

十一月十一日,修改版的《大清学院安全条文》出台,朝廷正式昭告天下。

谁都会有孩子,谁都有曾经的孩童时光,杜绝学院霸凌,零容忍。

针对贵族私塾式小学院,不予取缔但需要整顿。

针对公立学院,国家也将加大力度整顿,同时大量教育资源朝公立学院倾斜,继续普及教育。

针对大清国的天才儿童,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另建一座小学,中学。

…………

老百姓有的拍手叫好,有的懵懵懂懂,有的特不服气。

孩子被打一下,忍让忍让就过去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有的说我们孩子不娇气,没事儿;有的说我们孩子就打人一下怎么了,自己弱抱怨谁?有的说这太难完成了,大人有时候都忍不住吐个痰啥的……

可是不管如何,法令都颁布了,你就要守着不是?习惯了就好了。

保康:“……”

但是皇上挺满意,大清老百姓听话,说明他老人家教导有方。满朝文武大臣也都挺满意,自己不懂,知道听话就行——关键是,他们提前把王爷要办的事儿办完了,挺好,挺骄傲。

瑞亲王·快乐大师·保康:“……”

保康摸摸鼻子,再次觉得,大清国的父老乡亲,那是真可爱,可爱可爱的,哈哈哈,哈哈哈。

保康哈哈哈大笑,和他汗阿玛一起带着弘晏去钓鱼,回来后煎炒炖煮一通忙乎,让一大家子的人都惊叹于他的手艺。

好吃的差点咬掉舌头!

皇太后满脸骄傲:“我们保康做什么都好。”

皇上意犹未尽:“明儿的晚膳,还有保康来做。”

皇后乐哈哈:“这个做饭,也要报道吗?”

蹭饭的胤祉词严义正:“报道。世人都说说男子不进厨房,大误也。‘君子远庖厨’明明是说‘有气血的生灵要谨慎杀生’,不是说不做饭。”

太子妃和三格格只笑着听,弘晏在他阿玛怀里有他阿玛给他揉肚子昏昏欲睡,听不懂也没精力;保康和清清一听胤祉的话就笑……

皇后直接说道:“那好。胤祉回去后好好写一写,也给你福晋做一个小菜。”

胤祉立马喊冤:“皇额涅,我家福晋那个醋劲儿,我还宠着她?皇额涅你不知道,每次……每次她都不和后院女子生气,她专门和我生气,忒没道理。”

一大家子的人更是乐呵。

皇上自觉这些儿子在家庭上都没有他做的好,当下就训道:“不和你生气和谁生气?她一个福晋,难道去和后院女子生气?你要行得正坐得端,后院女子哪个敢不敬着你福晋?”

胤祉:“……”

胤祉特委屈有没有。

“儿臣哪有不敬着她?那后院她要怎么管怎么管,儿臣哪次阻拦过?那小报上都是瞎写,儿臣冤枉。”

皇上一瞪眼,皇上当然知道他的儿子们再怎么胡闹那真没有“宠妾灭妻”的,可皇上还是不满意,皇上就觉得是胤祉给世人造成皇家子弟花心的坏印象。

“冤枉你哪儿了?冤枉你说明你可能在某方面有问题。人家怎么没写你保康弟弟?自个儿好好反省——回去好好给你福晋做个小菜,说道说道,明白?”

“明白——”

胤祉委屈得来——奈何其他人看热闹看得非常满意,皇上一通训话自个儿也非常满意。

胤祉回去后手忙脚乱地给他福晋做一道五香花生,在他福晋的眼泪汪汪下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来吧,一起来说一说那些年的夫妻相处,比如我们的瑞亲王……”

大清老百姓看着胤祉的文章那个乐呵,女子们一边羡慕吃到王爷亲手做菜的人,一边暗搓搓地琢磨,自家爷们也很可以帮忙下个厨房烧个火啥的。

男子们乐呵完了,都觉得这是胤祉天天被“你看看你保康弟弟”给折腾的,要开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行动。没办法,他们在家里也天天听媳妇喊“你看看瑞亲王……”

胤祉:就是要拉着你们和爷一样下厨房,哼!

这头,一片欢乐声不断,红红火火地过小日子;那头,朝廷今年的“秋审”也即将结束。保康听他汗阿玛长吁短叹的,光听就心里特不好受。

河南某县有一乡绅之子,新婚不久被杀。县令带着仵作和衙役赶去案发现场一看,人倒在血泊之中,整个命根子被人剪断,失血而死。

这样的死法儿,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妻子做的。一番审问,查出来他妻子在成亲前和表弟有私情……好吧,县令认定其伙同奸夫杀害亲夫,严刑拷打,画押招供,移交巡抚,再移交刑部。

可事实是,那位乡绅之子在成亲前也有一个私情,不光有私情,他还毁了人姑娘清白,他毁了人姑娘清白不说,他还在新婚不久还去找人姑娘,说要再续前缘,纠缠之下那位姑娘举着绣花剪刀就这么几下……

六部三司九卿科道一起审出来,虽然高兴救了他妻子以及那位“奸夫”的性命,但对真正的行凶者怎么没有同情?

青春年华的姑娘,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还有那两家人为了争夺一颗香椿树,从吵架到打架,再到失手打出来人命……一棵树,不说两家人因为打官司的折腾,死的,偿命的,这就是两条人命。

保康叹气。可如果这些让他感到悲伤,那么有些案子则让他愤怒。

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眼看自己的小厮貌美,伙同不良友人一起欺凌,小厮不甘,和家人求助,家人却说,公子看上你是你的福气。小厮身心倍受摧残要逃跑,却被当成逃奴,被活活打死……

可他死了之后也不能安生,他的家人借着律法打官司,要他主家赔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