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 50 章(1 / 1)

加入书签

镇北侯一行人长途奔波,表面看着一个个都神采奕奕,其实内里早就身乏体疲。因此,一到镇北侯府,跟侯夫人见了一面,认过人,稍微寒暄一番,侯夫人便非常贴心地安排人带他们下去休息,等稍后再同其他几房会面。

先前苏瑾一路陪同,这之后就没他什么事。

回到晨曦阁,苏瑾一头钻进书房,静思良久,有了决定。

他马上就要离开镇北侯府,留这样一个过于贤惠大度体贴温柔的侯夫人跟一帮人精斗,恐怕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之前老侯夫人纵有千般不对,万般不好,至少没有一开始就对侯夫人下狠手,直到最后感觉到威胁,才真正动了恶念。

北疆府邸过来这些人,可就不好说了,就算事情并没有往最糟糕的方向演变发展,大家都安安分分,不过界,看今天情形,恐怕侯夫人也争不过这些人,最后怕是难逃郁郁而终。

苏瑾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偏他身为儿子,比侯夫人矮了一辈,不太好出面对母亲说教,而且就算说了,侯夫人也未必能听进去多少。这倒不是侯夫人冥顽不灵,世上事大抵就是如此,不曾亲身经历,不曾事到临头,多数人只会相信他们眼睛看到的,而不是旁人劝说,

苏瑾一直耐心等候侯夫人改变,并没有过多插手,结果看来靠她自己短时间内压根就不行。

苏瑾有分析过此间原因,按侯夫人在娘家时表现,她不该如此,但她却对王贵姨娘等镇北侯一干侍妾庶子女抱着极大善意,这种观念不可能凭空而生,想是有什么催生了侯夫人这样的想法。

苏瑾猜测,最大可能是她在镇北侯府的遭遇,引发了这一幕。不知是在老侯夫人那受了太多磋磨,还是被妯娌挤兑多了,导致一点温暖她都非常珍惜。

如此机缘巧合下,王贵姨娘便凸显出来,一下进入侯夫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

事实也确实如此,王贵姨娘从始至终对侯夫人都没有表露出过恶意,不管侯夫人处境如何,该她做的她都做了,甚至还有所超出,而不该她做的,她一分没动。

苏瑾不会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他人,但也不会因一

点小恩小惠就盲目付出信任,而且这小恩小惠其实真正能落进他们三房的根本就没多少。

别忘了,镇北侯府是一大家子,并未分家,任何送进府里的东西,每房都有份,除非单独指名道姓就送给他们三房。且以侯夫人当时委曲求全的做法,恐怕即便这样也不保险。

更何况,那时是老侯夫人掌家,想也知道,落到侯夫人口袋里的能有什么好东西。

原先苏瑾还没想到这些,瞧着侯夫人应对妯娌总算有了章法,相信假以时日,会越来越适应侯夫人位置,日渐积累侯夫人威信,没想到竟还藏着这一隐患。

侯夫人这做法其实不难理解,这就像溺水之人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苏瑾却不能任其这么发展下去。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侯夫人想要做贤惠妻子,良善嫡母,没问题,但必须有个度,不能连一点防备心都没有。

苏瑾叫来池砚,仔细吩咐了一番。

池砚当即领命而去,只是面色略微古怪。

两天后,池砚带着让人日夜赶出来的一撂话本回府,每一册都很薄,顶多十几页,有的更是只有页,但都有个共通点,那就是讲述的皆是高门大宅后院主母小妾以及她们子女那一摊子事,并且以镇北侯府三房为蓝本,稍加润色改动,最后模糊背景成文。

且故事核心就那么几种,主母清一色贤惠大度,温良纯善,妾侍就不好说了,但也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内里如何,表面瞧着也是温和无害。

只不过有的真纯良,从头到尾没有害人心思,但杀伤力并不弱。无他,这类小妾会争宠,又有常伴丈夫身侧的情义,分去了丈夫大量关注,留给主母的就少了。

这种情况下,结局最好那种是主母是真圣人,对此不但没有羡慕嫉妒恨,反而乐见其成。其他要么郁郁而终,要么物极必反,主母成了人憎鬼厌的恶毒嫡母,在主母手段并不比妾侍高明多少,又无丈夫宠爱的情况下,结果可想而知。

有的只是表面温良,实则内里阴暗,设计下套、借刀杀人等等什么都来,一步步将主母拉下马,最后她自己上位。

锦朝权贵家族没有平妻一说,妾侍上位也

不多,却还是存在的,这其中成功率最高的自然非贵妾莫属。

最后那一类就更厉害,连设陷阱的功夫都不愿等,直接利用主母对她们的宽厚信任下死手,弄死主母,一劳永逸,然后她们风光上位,享受原本属于主母的一切。

苏瑾大致翻了翻,还算满意,找了个侯夫人独自在正院无人打扰的时候步入朝晖堂。

见苏瑾到来,侯夫人满面笑容招呼“瑾儿,快过来,你的亲事定了,就在一旬后,这些是你父亲从北疆带过来的皮毛金玉古玩,你自己挑些喜欢的充入嫁妆。”

苏瑾没有推辞,选了几样合眼的,便停手,其他让侯夫人随意。

侯夫人欣然应下,为子女操心这些,她甘之如饴。她原本还担心世子夫人回府后会像刚嫁进侯府那时那样折腾,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谁想这几天都规规矩矩,一点闹腾迹象都没有,顿时,她心中那点忐忑全没了,只剩开心。

他们三房有多久没全家聚在一起,现在总算盼到这样的日子,侯夫人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喜悦。人一精神,瞧着都年轻了好几岁,加之养生术日复一日不间断调养,侯夫人现在看起来不比同龄人老多少,但比起王贵姨娘等一干姨娘,尤其是后进之人,还是不如她们鲜嫩。

这却是没办法的事,何况,侯夫人并未多在意这些,当家主母要的是端庄稳重知礼,而非跟妾侍去比颜色,那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不过这份喜悦在侯夫人看过那一本本像是意有所指的话本子后,就消隐无踪。

最初侯夫人是开心的,苏瑾这个当儿子的想着母亲,怕她整天待在府里烦闷,给她带话本子看,多有孝心。待她看了第一本,不以为意,第二本,略微蹙眉,第三本,眉头紧皱,第四本,心里毛毛的直到全部翻完,侯夫人浑身一激灵,打心底发寒。

侯夫人不是真圣人,做不到无怨无悔,她需要感情回馈,更不是榆木疙瘩,要看完这些,她还不知道这是二儿子对她的变相警醒,那她这几十年算是白活了,也不配当这个母亲。

侯夫人伸出颤抖的手,将她看的第一册,也是结局最好那本,轻轻翻开,看着书中主母那圣人做派,再

对比自己,差距不要太明显,立刻丢开。

接着,她又翻开一本主母被设计诬陷与人苟且的,最后身败名裂,还连带着儿女一并受累,再无出头之日,手更是颤个不停,连书页都翻不过去。

这本结局不是最惨的,主母只是被休,夫家不要,娘家不收,最终青灯古佛度完一生,在她看来,却是对主母手段最狠的一本,也是对子女最不利的一本。

若换做她,她是宁可死,也不愿遭这样的罪,还带累子女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永无出头之日。

光想象那场面,侯夫人便不寒而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