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李无涯的道(2 / 2)

加入书签

呃,获胜了有两亿美金?

那个…怎么报名?

这种震荡,迅速向着搏击圈外蔓延…

“两亿美金为‘舞’术正名,华人太极高手向世界宣战!”

“奖金两亿美元,规则任选,究竟是人傻钱多,还是自信狂妄?”

“当代堂吉诃德,向着风车冲刺吧!哪怕倾家荡产!”

“金钱开道,是垂死挣扎,还是复兴的号角?”

在各路媒体的报道下,“太极大师李无涯”一时之间驰名中外,蜚声国际。

连顺路在天朝s省老家探望父母的王超都在电视里看到了相关的新闻。

无涯这是要做什么?

王超联系上了唐紫尘,一番交流之后,眼露若有所思之色:

这就是…无涯的道么?

做那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挽狂澜在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危难中尽显英雄本色?

不过无涯啊无涯,做英雄的,往往都没好下场啊…

王超默默叹了口气。

爪哇“明伦堂”内,听说了李无涯设擂消息的霍玲儿心中感慨万千:

退能藏于鳅穴,进可昂翔九天,真乃人中之龙。隐世了三十年的家伙,不鸣则已,一鸣便惊人啊!

一旁的师弟谭文东疑惑的声音传来:“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打职业拳赛?”

“我也不知缘由,但说起来,也就他最合适了。”霍玲儿感慨出声,“在擂台规则限制下,哪怕是化劲高手,也不一定打得过顶尖职业选手。但那些顶尖职业选手,却绝对不是李无涯的对手。”

在当世职业搏击赛的擂台上,传统国术未能取得一席之地,除了国术派别林立,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比不上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组织严密、意志统一以外,更为重要的一层原因,是职业擂台上诸多规则限制,哪怕是号称最接近实战的a,也禁打后脑、眼睛、下身等要害,禁用小关节技以及一些致残率较高的杀招。

在国内上层倡表演而轻实战的导向下,一盘散沙的国术各门派,将大力气花费在了修改招式套路,将之变得优雅与漂亮上,而那些残忍毒辣、一击便致残或必杀的实战招式,却未能加以修改,以适应当前擂台环境。

同时,最为关键的还有拳套,传统国术着重锻炼手部肌肤与皮毛的敏锐性,那两团厚厚的套子,简直就是给千里眼戴眼罩,完美地限制了国术特长的发挥。

与此同时,哪怕是a的分指手套,也让掌心喷勃暗劲成了一种奢望。一喷拳套就烂,一烂就犯规,换个新的再来打,还怎么玩?

不能用暗劲,对于暗劲阶段的国术好手来说,这无异于自断双翼。而纯以肉体的力量与坚实而论,那些顶尖职业选手们将外门功夫几乎练到了极致,国术好手们相比起来并无丝毫优势,甚至劣势明显。

若按国术界的划分,顶尖的职业搏击选手,可称得上明劲巅峰,甚至有天赋异禀的超越明劲巅峰,极尽肉体力量之能至。

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国术修炼者们将一半以上的精力都花费在暗劲修习上,在纯粹的肉体素质方面,又怎比得上那些全天候锻炼肉体的职业选手。

不过,等到了化劲阶段,阴阳相合,劲力一统,全身上下无处不可勃发暗劲,国术修行者们在身体素质方面将全方位超越大多职业搏击选手,真实搏杀之中甚至可做到碾压。但在有规则限制的擂台上,却是束手束脚,十成功力仅能发挥三、四成,常常阴沟里翻盘。

无他,暗劲勃发难以精细掌控轻了,不足以突破顶尖职业拳手坚实的皮肉;重了,对自身无暗劲之力护持的职业选手来说,却有当场毙命之尤,徒惹人命官司。

而能成为化劲高手,在国术圈子里已是一方大佬,对他们来说,参与职业搏击赛,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按规则打,容易落得身败名裂,不按规则打,容易出人命,终生禁赛。

那不如不打…

安心做圈子里的大佬多滋润!

至于能对暗劲掌控由心的丹劲高手,世上本就寥寥无几,或是隐居山林无心世事,或是身具要职位高权重,已不屑且不便于参加这等“徒以取乐他人,于道心丝毫无益”的赛事了。

但对开挂的李无涯来说,上述一切全都不是问题。

正是那:

架海擎天去,碧涛揽月华。

拳坛初显圣,妙术始通达。

九尺金刚体,梵音渡难筏。

太极伏异域,降世李无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