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献宝(2 / 2)

加入书签

张延龄也兴奋地问道:“什么啊,说说看。”

张鹤龄拿起手中的小土豆蛋,笑着说道:“就是它了!”

张延龄皱着眉头左看右看,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哥,你是发烧了吗?”

…………

乾清宫,夜已深。

“陛下,为何愁眉苦脸,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弘治皇帝摇了摇头,说道:“刚刚接到奏报,大同府闹起了雪灾,旱灾刚过,雪灾又起,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朕怎能安心。”

张皇后安慰道:“陛下体恤百姓,可责令地方官员加快赈灾。”

弘治皇帝点点头,说道:“幸好有寿宁侯南下福建查抄的大量脏银,如今国库充裕,朕已经命户部划拨了钱粮,尽快赈灾,但是依然有灾民涌入京师,唉,这是朕的失职啊!”

张皇后说道:“既然已经去赈济,情况应该会有好转的,夜已深了,陛下还是早些歇息吧。”

弘治皇帝苦笑道:“明日便是你的寿诞,本应该欢欢喜喜,今晚却听朕诉苦,真是难为你了。”

张皇后笑道:“陛下不必如此,臣妾服侍陛下休息。”

翌日清晨,宫里就已经忙碌起来,许多的宫室已经装饰一新,张皇后起的格外的早,知道弘治皇帝还在安睡,特意命人不要叫醒,让他多睡一会儿。

寿诞这种大事,自有宫人们去张罗,萧敬一大清早就来问安了,随即便着手安排相关事宜,所有的太监全部穿上了红色的吉服,宫女们则是粉红宫装,宫中的亲军侍卫,也都腰悬了红色的腰带,这无数的艳红,点缀在宫中各处,平添了无数的喜庆。

张鹤龄亦是早早便陪着仙游公主入宫,平日里不让我进宫,今日可算逮着机会了!

两人向张皇后问了安,然后留下来伴在凤驾身边。

朱厚照此时已经两岁半了,奶声奶气地给娘亲道了寿,张皇后自是凤颜大悦。

贺寿的大臣们纷纷过了金水桥,进入正殿之后,分班站定,随即开始道贺。而在另一边,却是命妇和官眷们由太监的引领下,直接进入内宫,向着坤宁宫的方向过来。

今日是皇后寿诞,大家都是满脸堆笑,但是依然和张鹤龄保持着距离。

弘治皇帝接待了朝廷百官,便匆匆摆驾直去后宫,一干命妇人等,已经在坤宁宫久候多时了,鱼贯进去见了凤驾,关系亲近的留下作陪,关系远一些的就只能继续在这檐下侯着。

张皇后今个儿也确实是高兴,既是因为是生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热闹,须知深处在深宫中的人,习惯了孤寂,却也一直期望能多几分生气,如今这么多人来道贺,边上这么多人作陪闲聊,自然令他凤心大悦。

众人正说着话,弘治皇帝陪着太皇太后周氏从仁寿宫那边来了,他跨槛进来,众人停止了议论,纷纷肃然行礼。

弘治皇帝面带微笑,压了压手,道:“这都怎么了,好好的一个寿宴,倒像是朝会一样,坤宁宫是如此,到了这里也是如此,大家都不要多礼,起来说话吧。”

众人才纷纷起来,弘治皇帝扶着太皇太后坐下,又压压手,道:“来,都坐下说话,诸位呢,都是与大明休戚与共之人,都是自家人,不要这么生疏。”

来贺寿的大部分都是皇亲国戚,贺礼当然是琳琅满目,张鹤龄还发现竟然有一颗珊瑚树,虽然没有自己在福州查抄的那么大,但是形态完整,也算不错了。

张皇后笑着说道:“本宫看了各位送来的寿礼,很是喜欢,尤其是魏国公府,竟寻了一个这么大的珊瑚来。”

那魏国公府的夫人忙拜倒:“若能博皇后凤颜一悦,也是值当的。”

“真是费心了。”张皇后笑道,“至于其他珍珠玛瑙,这哪一处,都是费了心的,想来,为了搜罗这些寿礼,倒是辛苦你们了。”

紧接着,张皇后又说道:“这些东西,统统都拿回去吧。”

那魏国公夫人心里倒高兴呢,这礼没白送,皇后若能喜欢,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

可一听要退回去,所有人都诧异起来。

莫非是嫌弃礼品不够贵重?

张皇后淡淡说道:“你们有这份心,本宫的心里欢喜的很,只是昨日听陛下说起,大同府闹了雪灾,多少流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是诸位有心,不妨多多周济一下灾民,至于贺礼,本宫领了你们这份心意即可,东西还是拿回去吧。”

弘治皇帝非常欣慰,朕的女人,懂事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得纷纷将贺礼拿回。

这时候,张鹤龄上前说道:“启禀陛下,皇后娘娘,臣与二弟延龄前来贺寿,也准备了一份贺礼,还没拿出来呢。”

张皇后露出笑意,说道:“你也拿回去吧,有这份孝心就够了。”

张鹤龄却说道:“娘娘,臣这份贺礼怕是拿不回去了。”

张皇后奇怪地问道:“为什么拿不回去?”

“臣已经吩咐御膳房做上了。”

弘治皇帝诧异地问道:“究竟是何物,就别卖关子了。”

张鹤龄摆摆手,只见张延龄带着几名小太监,抬着一口框子过来。

张鹤龄指着框子说道:“这便是臣的贺礼,土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