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我这有仙药(1 / 2)

加入书签

永定河畔,南山脚下。

精盐坊、娟秀阁、南山书院、土豆试验田、各处拔地而起的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再加上皇庄,这里从最开始的一千八百余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万人,酒楼、茶肆、客栈、商铺,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比一般的县城还要热闹些。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周边的治安出奇的好,有一次,一名外地来的小贼偷了东西,正在逃窜的路上,刚好碰到一名蟒卫士兵回家看他爹娘,偶遇贼人,然后按在地上揍了一顿,一不小心就打断了好几根骨头,从那以后,很少听说有人敢在南山作案。

甚至,周围有些居民不堪沉重的租税,和地痞恶霸的欺扰,拖家带口的搬到南山,成了庄户。

大明是严禁随意迁徙的,如果你是甲县的人,想去乙县生活,对不起,不可能!

老朱同志当年制定的人口政策,是把全国的老百姓分为兵户、匠户、农户……让每个人、每个阶级都在自己的平衡线上运作。

而且天下的百姓,想外出要有路引,不能随便迁徙,不能外出工作,也没有更多越级上位的机会。他们的身份一旦被定性下来,子子孙孙都要在老朱同志给他们划定的圈子里,像牛马一般,祖祖辈辈为他们老朱家干活。

没有路引,没有正常的迁徙途径,你私自出走,便成了流民。

流民虽然也带个民字,其本质却是与乞丐无异,官府不承认你的户口,也不享受朝廷的任何待遇。

而且,你原来的地主是有权利把你抓回去的。

没错,是抓,跟抓犯人一般。

但凡有一口饭吃,没有人愿意当流民。

但是南山这里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作奸犯科之人,无论你原来的身份是什么,只要肯定出力,便能找到事做,无论是做工还是种田,待遇比原来要好很多。

大明的百姓,并不缺力气,他们缺的是用力气换粮食的机会。

而那些佃户逃走的地主家,携带家仆恶奴,追到南山的时候,却也只能悻悻而去。

寿宁侯的地盘,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以至于,南山的庄户越来越多,照这么发展下去,设立南山县衙是早晚的事。

对于张鹤龄而言,不怕人多,当下社会,最主要生产方式的便是人力,人多力量大嘛。

而且,南山书院以及辖下的医学院、工学院、算学院等,需要新鲜血液,那些拖家带口的庄户,都会将适龄孩童送到书院,等这些人成长起来,便是科技改造社会的时候了。

如今小娟和仙游公主都有了身孕,为了给她们补充维生素,张鹤龄又在土豆试验田之外开设了瓜果田,河边沙滩地种地瓜,无农药,无污染,全是纯天然。

炎炎夏日,吃着井水浸泡过的西瓜,丝丝凉意沁入心肺,将暑气驱除,然后再睡个午觉,真爽!

睡梦中,张鹤龄又看到白露,顿时万分激动,正想上前叙一叙旧,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美梦。

“寿宁侯,大事不好,陛下召你入宫,快别睡了!”

张鹤龄揉揉惺忪的睡眼,看到满头大汗的萧敬,不耐烦地问道:“怎么了,慌慌张张的,天塌了?”

“天塌了,天塌了!”萧敬气喘吁吁地说道,“英国公带去三万兵马,全军覆没!”

“什么?”

张鹤龄一骨碌坐起来,三万兵马全军覆没?

当时,弘治皇帝执意出征,自己曾经劝阻过,可没有效果。自己也知道,英国公此番胜算不大,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败的如此彻底。

这可是三万人啊,就这么没了?

“据说是英国公的舰队在海上追击贼船的时候遇到礁石,大量舰船坠毁,三万兵马十不存一,之后被扶桑国主力舰船突袭,三万大军皆数阵亡。英国公被火枪击中,性命垂危,陛下请您过去呢!”

贼船,礁石,为什么会这么巧?

张鹤龄脑子里很快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大明将士不擅水战,并不清楚水里的情况,哪里深,哪里浅,哪里有礁石,可谓一概不知。

但是扶桑国不同,扶桑本就是岛国,很多人以出海为荣,更有甚者以船为家,一生都漂泊在海上。大明的军队客场作战,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占,不输才怪。

打仗不是算术题,谁的兵多谁就赢。

等张鹤龄赶到奉天殿的时候,看到奄奄一息的英国公。

自弘治皇帝以下,三位大学士、兵部尚书马文升、天津府尹李东阳等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特别是弘治皇帝,鼻子都气歪了,据说接到消息的时候,差点晕过去。

英国公张懋躺在榻上,已是奄奄一息。

随军的郎中束手无策,那可怕的铅弹迄今还留在他的体内,伤口在持续的化脓。

张懋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反复持续的发烧,伤口溃烂的愈发厉害,寻常的药物,早已经压不住了。

太医院的医正蒋文清跪在一旁,诺诺说道:“回陛下,英国公伤势过重,臣真的是无能为力。”

弘治皇帝很想大骂一顿,从张懋的祖宗往下,一代一代骂,但是看到只剩下半口气的张懋,骂了有什么用,人家又听不到,朕的三万将士,无数的钱粮,就这么没了……

此时此刻,弘治皇帝心口在滴血,脑瓜子嗡嗡的,这件事该由谁负责,面前这个将死之人吗?

便是将全部罪名扣到他头上又能怎样,很可能下一刻,人两腿一蹬,拜拜了您呐!

就好比有人拿着你投资的一个亿去盖房子,结果盖了个豆腐渣工程,一下雨,塌了,完了开发商还被砸死在里头,这一个亿找谁要去?

弘治皇帝现在是哑巴吃黄连,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说不出来!

众臣也不敢吱声,现场死一般地安静。

“额……”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僵局,众人纷纷向张鹤龄看去。

张鹤龄说道:“这个,英国公受的是外伤,虽然伤势很重,但是还有的救啊。”

这话若是别人说出来,蒋文清必定毫不留情地反击回去,堂堂太医院院正,岂容你这家伙指手画脚!

但说话的是张鹤龄,他心里就没底了。

当初用蒸汽法给仙游公主医病的事,到现在还是个教训。

蒋文清将病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寿宁侯,英国公被铅弹射中,一方面是伤口感染,另一方面,铅是有毒的,如今拖的时间太久了,不但会使伤口难以愈合,而且这铅慢慢的浸入身体里,会有许多慢性中毒的症状。海上条件恶劣,多种因素下,伤口恶化严重,时至今日,便是大罗金仙也难救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手术啊!”

“手术?”蒋文清有点懵,敢情我说了半天,你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吗?

病人生命垂危,救不活了,手什么术啊!

“对啊,开刀取出弹丸!”

“取出弹丸……”蒋文清为难地说道,“这铅弹的位置距离心脏太近了,稍有不慎,这人便算是死了。而且,铅弹有毒,伤口又感染的这般厉害,唉……”

弘治皇帝听到此处,问道:“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吗?”

蒋文清回道:“臣真的是无能为力。”

这时候,张鹤龄说道:“陛下,要不送到南山医学院去吧,臣那里有新研制药。”

蒋文清实在忍不住了,不满地说道:“莫非寿宁侯研制的是仙药不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