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密室密函(1 / 2)

加入书签

张鹤龄问道:“书信有没有可能是伪造的,笔迹可以模仿,印章也可以私刻。”

彭韶摇摇头,说道:“靖海侯说的有道理,书信是可以伪造,但是定国公藏信的地方,别人却进不去!”

“什么地方?”

“一处暗室,开启机关只有定国公自己知晓,他总不会自己伪造一封书信,然后藏起来吧?”

说实话,张鹤龄是不相信兴王会造反的,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此时已经不能用信不信来说,事实大于一切。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需要搞清楚。

“三位大人,本侯至今还有一事不明,无论兴王和定国公有无谋反之心,这其中有我什么事啊?”

彭韶说道:“那封弹劾奏疏上说,定国公之所以能成为京师三大营统帅,是靖海侯一手安排的,从那时候,你们已经开始合谋了。”

张鹤龄满脸的问号:“本侯如何安排定国公成为京营统帅?”

京营统帅本来是英国公张懋,澎湖一战,张懋兵败,被撤了职,这才由定国公徐永宁接任。张鹤龄实在不清楚,这里面究竟有自己什么事。

“靖海侯明明有战胜扶桑人的手段,却任由英国公执行错误的作战计划,最终落败,从而被判失职之罪,丢去了京营统帅一职,而接任这一职位的,最佳人选就是定国公。”

张鹤龄被气得笑了,说道:“彭大人,说话要讲证据的,如此牵强附会之词,如何上得了台面?”

彭韶说道:“本来我们也这样认为,但是,既然有人提出,又涉及到谋反大事,不得不排查清楚。”

张鹤龄点点头,愿意查就查吧,自己又没做什么亏心事。

“既然如此,彭大人请继续。”

“靖海侯帮助定国公取得京营统帅的职位,然后,又伙同定国公和魏国公密谋造反,这其中背后的主使,就是兴王。”

故事越编越离奇了,张鹤龄问道:“彭大人,书信写的什么,能否让我看一看。”

彭韶说道:“这封书信是最重要的证据,已经封存起来,暂时不能拿出来。不过,信上的笔迹已经鉴定过,确认是兴王无误。”

“兴王认了吗?”

“兴王一口咬定,不知此事。”

“定国公怎么说?”

彭韶摇摇头,说道:“一样,概不知情。”

张鹤龄想了想,说道:“看来,这件事的关键在于那封信函,若能解释清楚信函是怎么来的,便真相大白了。”

“不错。”

“那个上奏的黄志诚,是如何知晓此事的?”

“给事中只负责谏言,密函的事,是三司查出来的。”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捕风捉影,也可以随意弹劾朝廷大员?”

彭韶点点头,说道:“言官理应如此。”

张鹤龄很无奈,说道:“那好,先不说他,我们说案情,现在的关键便是那封密函,彭大人既然不给本侯看,起码将内容告知一下。”

彭韶拿出一张纸,说道:“这份是誊抄的,靖海侯请过目。”

张鹤龄接过来,上下看了一遍,里面写的内容确实是藩王勾结大臣意图谋反,如果这封信是真的,兴王、定国公一脉全部要灭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