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明湖里有蛤蟆(2 / 2)

加入书签

怎么能想到的都是南宋的啊,怪不得南宋政权这么羸弱,天天净写诗了,不欺负你欺负谁?

明代以前的都不能用,必须是明中晚期,清朝,和近代诗人的作品。

看到张鹤龄不说话,娄素珍紧追不舍:“早就听闻靖海侯文武双全,诗词无双,莫非是心中瞧民女不起,不愿展示?”

张鹤龄心说,今日若是我那三名弟子,但凡有一人在场,定杀的你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话说回来,我带了三名弟子,关键时候一个也找不到,把我自己晾在这多难堪!

不能输啊,九年义务教育绝不能败在一个小丫头片子手里!

实在不行,现场给她做一首得了,咱水平有限,但是来几句打油诗还是可以的。

一边琢磨,张鹤龄双眼四下观瞧,看到荷叶上有一只青蛙,心中有了主意。

“有了!”

众人一听,

都竖起耳朵,等着张鹤龄的大作,

但是,张鹤龄再一次哑火了。

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刚刚想到的这首诗不合适。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咏蛙的诗,跟池塘没啥关系,更别提面前这个大明湖了。

等一下,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情急之下,张鹤龄念出一位旷世奇才的作品。

“大明湖里有荷花……”

众人听到这两句开头,一个个脸色有些纠结,怎么说呢,差强人意吧,等等后面,或许有惊喜。

“荷花上面有蛤蟆……”

第三句出口,众人脸色由纠结状,变成懵逼状,什么情况,一下子档次就下来了!

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张鹤龄别无选择,硬着头皮念出最后一句——

“一戳一蹦跶!”

这一刻,场面安静的可怕,死一般的安静,众人似乎连呼吸的停止了。

戚景通和李晨星等人也是惊诧不已,这首诗很接地气,而且是太接地气了,都快埋到地底下了,有没有文化都能听得懂,主要是,很好笑。

但是,我们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不能笑啊!

看着戚景通等人憋着想笑的窘迫感,张鹤龄脸色发黑,正待呵斥几句,突然听到一阵“哈哈哈”的笑声。

笑似银铃,是女子的声音。

然后,张鹤龄就看到娄素珍蹲在地上,捂着肚子,呜呜地笑。

张鹤龄满头黑线,有这么好笑吗?

这首诗很有意境的好不,你懂不懂欣赏啊?

“靖……靖海侯,不好意思,哈哈哈……一戳一蹦跶,哈哈哈……”

话只说了半句,娄素珍继续蹲在地上,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