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山穷水尽疑无路(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对于自己儿子李祐的事余怒未消,不过显然……因此而治一个小小的狄仁杰的罪,确实有些过了。

只是群臣大抵都知道了陛下的心思,自然也有人开始揣摩上意起来,于是上书,倒是直指狄仁杰的父亲。

一时之间,朝中乱哄哄的,却又因陈正泰支持狄仁杰,又惹来了不少的风波。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陛下未必真认为自己这个儿子如何知书达理,李祐的母妃的家族阴氏家族,曾经坚定的站在隋朝一边,还曾杀死过李渊的幼子,因而李阴二族,本就是世仇。

只是李世民依旧还是纳阴氏为妃,本就有不计前嫌的意思。

李世民毕竟是玄武门之变起家的,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也是李世民的逆鳞。

现在李世民做了天子,是绝不可以接受自己的儿子反叛自己的。

这并非是害怕儿子反叛成功,而是这定然是一个天大的丑闻,又难免让天下人联想到李世民的污点。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此次格外的顽固,在李祐被检举之后,虽派了人前去查了一下太原的情况,可在得到了李祐绝无反心的回应之后,李世民便立即下旨,奖赏了李祐,表示了自己这个父皇对儿子的仁爱。

此事闹了好一阵子,最终尘埃落定,便算是彻底的强压了下去。

此后,便再没有大臣提及这件事了。

朝廷无事,可陈正泰却有事,他觐见李世民,李世民心里的不快已经散去了。

当着陈正泰,他决口没有再提太原的事,只是道:“前些日子,朕对你多有斥责,你不要放在心上。”

李世民显然觉得自己此前的话有些过头了,他虽不接受陈正泰的劝谏,可毕竟双方有君臣之义,也有师生和翁婿之情,此时算是勉强给陈正泰认了个错。

陈正泰道:“前些日子的事,儿臣已经忘记了。”

“忘记了便好。”李世民心里倒是起了几分好奇之心,于是道:“你见过那狄仁杰了?”

“见过了。”

“观感如何?”李世民似乎期待着陈正泰说点什么。

陈正泰想了想道:“稍加磨砺,可以成为宰相之才。”

李世民没想到陈正泰居然还一口咬定,对狄仁杰有极高的评价,不禁脸有些黑了,随即……他决定忍气吞声,不愿多和陈正泰在这方面多做纠缠,道:“反正朕绝不用此人,他纵有天大的才能,朕也绝不任用。”

陈正泰微微一笑,李世民有时候还是会耍点脾气的。于是便道:“陛下乃是天子,用与不用,自是乾坤独断。不过今日儿臣前来,却是有一个计划。”

“计划,什么计划?”李世民凝视着陈正泰。

陈正泰道:“陛下,为何西汉时,几乎没有豪强?”

“是因为汉皇帝们持续打压的结果吧。”李世民一说起豪强世族,可就精神了,现在经过了经济战之后,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些世族们已经安分守己多了。

他没想到陈正泰这个时候又提及此事,不过他心里却是明白,十之八九陈正泰又有了鬼主意。

此时,陈正泰道:“可是具体的打压措施呢?”

李世民沉默片刻:“措施有许多。”

“儿臣以为,最有力的措施在于迁徙豪强,因为这豪强和世族最大的能量,并不在于他们有多少钱粮,又有多少的部曲,而是在于,他们长久在自己的家乡,经过许多年的经营,在地方上已经树大根深。所以汉武帝的时候,针对这样的情况,迁徙豪强,令天下的豪强,带着他们的家眷和族人,充实茂陵。如此一来,这些人就没办法影响地方的施政,成为祸患了。大汉王朝能延续这么多年,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李世民笑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朕要强迁世族,离开他们的祖居地?”

陈正泰便接着道:“若是迁往其他地方,以他们的体量,很快又会扎根。所以儿臣以为,不妨将世族们迁往关外,就如崔氏一般?”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只是一旦下了这样的旨意,只怕天下都要动乱吧。”

陈正泰道:“这个……儿臣想办法来办。这等事,不能用强,只能利诱。儿臣以为,此举有两大益处。这其一,便是令朝廷的政令能够通达,朝廷所委派的郡守,可以有效的治理地方,地方上的百姓,不再依赖世族,而必须依赖官府。这官府的税收以及人口清点,也不会因为世族的隐匿而无计可施。这其二的好处就在于,关外人烟稀少,胡人林立,若是零散的百姓出关,如何能应对的了这些胡人呢?或许十年二十年内,大家可以过上安生的日子,可是时间一久,长此以往之下,如何自保,却是一个问题,就算可以困居在坚固的西宁城,可是凭借一座孤城,能坚持多久呢?这关外之地……历来为胡人所有,而历朝历代,即便扩张的时候,可以在关外立足,却也大多不可持久!”

“可若是迁徙世族扎根于关外,既可令关内去除腹心之患,也可令这些世族……长久为我大唐藩屏。”

陈正泰顿了顿,又接着道:“当初儿臣希望陈家经营关外,就是这样的打算,只是陈家虽有钱,可凭借着一己之力,只恐难以支撑如此巨大的格局。可若是能令天下世族迁徙关外,那么大唐的江山国祚,定比大汉王朝更为长久。”

当今天下,虽然刚刚太平,可实际上,一个王朝的寿命极短,这几乎是李世民最头痛的问题!后世的王朝,谁不希望有大汉王朝这样的国祚呢?要知道,大汉王朝可是经历了东汉和西汉,足足四百年的江山。若是在加上蜀汉,国祚就更加绵长了。

毕竟到现在,还有不少人都在遗憾蜀汉没有重整河山呢。

李世民颔首道:“正泰这是谋国之言啊,能诱使世族出关,则最好不过了。其实世族的问题,迟早还是要解决的,朕不希望自己乃是汉武,汉武的手段过于激烈了。而且令世族出关,可谓是一举两得,想来这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吧。”

陈正泰笑了笑道:“其实这对陈家也有好处,陈家一族在关外经营,太过寂寞了,多拉几个伴,人多可以壮怂人胆啊。”

“哈哈……”李世民也不由的给他逗笑了,随即就道:“此事,就交你办了。”

“喏。”陈正泰应下。

其实陈正泰希望世族出关,还是有着其他意图的。

世族不是寻常百姓,寻常百姓要的只是谋身而已,有口饭吃就可以了。

可世族不一样,这是一群豺狼,将这群豺狼放在关内,他们盘剥的是百姓。可一旦放到了关外,天知道这些人会干出什么事来。

可现在关外,要的就是豺狼,若是能诱使世族们出关,那么这关外一个以陈氏为首的世族联合体,便要出现,到了那时候……出于对土地的渴望,那么觊觎的只怕就不只一个河西了。

陈正泰领了旨,觉得自己又办妥了一件事,心情轻松!

回到家中,立马就让人请了三叔公来,却只告诉他一件事,配额的事,改规矩了。

消息一出,顿时长安城里又是骂声一片。

配额改了,清河崔家是最大的得益者,这精瓷的卖出,崔家得利最大。

而且西宁那边,每个月卖出的精瓷,已经高达两千个了。

以往崔家的配额是一个月卖三十个,此后涨到了六十,而现在……新的配额方案之下,直接又增加一倍,已至一百二十个。

一百二十个是极恐怖的数目,这就意味着,每月可得现钱三万贯之巨,而这些钱……显然也可源源不断的支持崔家在西宁的发展。

再加上崔家土地的增值,大量的部曲得到了土地的安置,如今清河崔氏已经慢慢的走出了危机,甚至已经有了一些余钱,开始商议着,和陈家在西宁办联合作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