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华夷之辩(2 / 2)

加入书签

因而李世民自然在此时,不会表露自己的态度,这个时候,任何的表态,都可能鼓励朝臣们继续争议下去。

于是这一场争论,最后只有无疾而终。

魏征依旧显得怒不可遏,他今日也没心思去财政部办公了,虽然财政部现在刚过构建,大小事务都需魏征处置,可魏征心里有事,还是决心下朝之后,立即去见一见陈正泰。

到了郡王府,在书斋见到了恩师之后,魏征便开门见山的直接将朝中的事大抵的说了出来。

其实陈正泰本也该参加今日的朝会的,不过他想到好像这朝廷有自己和没自己都一个样,何况自己妻子已经参加朝议了,总不能一家人都齐齐整整的跑去上朝吧,甚至等将来若是继藩长大了,授予了官职,那敢情就厉害了,一家人齐刷刷的都站在那里,还真是有碍观瞻啊。

此时,魏征的心头依旧有气,对着陈正泰愤怒的道:“若是依李如意之所言,华夏危矣,死在眼前,尚不自知,实在令人担忧。”

陈正泰倒是反应从容,平静地道:“先别气了。这不过是个区区御史而已,能有什么危害。”

魏征却是深深的看了陈正泰一眼,随即道:“今日出来的乃是一个御史,虽然这御史不过如此,可是恩师有没有想过,为何区区一个御史就敢如此大言不惭?不过是他说出了朝中不少人想要说出来的话罢了。不知恩师对此有什么看法?”

“没什么看法。”陈正泰道:“不过你是我的弟子,你说什么,我都支持。”

魏征不禁无语!

这答了跟没答有什么区别吗?

陈正泰笑道:“我这是利益相关,若是我也说你说的对,别人定要说我只是因为舍不得释放突厥奴,说我贪财如命,反正我说什么都是错的,将来这些人若是修史,十之八九,还要讽刺和奚落我呢。”

魏征不禁叹了口气道:“人就是如此,记吃不记打。胡人之祸,才过了多久,人们就已经不记得了,转过头来,便又开始奢谈仁义,他们的仁义若是有用,何至这历史上血迹斑斑?”

在所有人看来,魏征是个爱引经据典,喜欢和人辩论的人。

而实际上,魏征之所以靠一张嘴,便名留青史,其实并非是如后世的清流们所想象的一般,凭借的乃是他的辩论能力,而是他的真知灼见。

所以后世有许多人,都效仿魏征,口口声声说自己要仗义执言,道理却肤浅的可笑。

却浑然忘了,仗义执言的前提是,除了你肚子里墨水,而且还得有对事物的洞察能力。

事实上,魏征反对的绝大多数事,其实都被历史所印证,最后得出他才是对的,因而人们才对他钦佩。

而不是因为魏征嘴巴厉害,口若悬河。

陈正泰叹了口气道:“玄成说的这种人,之所以能够奢谈仁义,无非是叶公好龙而已,真将他们送去关外几年,他们就老实了。好啦,你不必担心,这事有我。”

魏征点头,似乎对陈正泰还是颇有信心的,因而笑道:“倒是我多虑了。是了,恩师要对高昌国下手吗?”

“什么?”陈正泰诧异的看着魏征:“你从何处听来的?”

“倒不是听来,而是清早有人上书,让高昌国主来朝,这上书的人,乃是崔家的故吏,我便想到了崔家,细细推敲,这崔家和陈家现在都在关外,如今清河崔氏,立足于河西,现在突然有此动作,肯定是和恩师事先商议过的。”

陈正泰也是服了,只一点细节,这家伙就能把事情看透,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魏征啊,陈正泰已将魏征引为心腹,这是自己左膀右臂,所以也不隐瞒他:“确实有这样的打算,高昌国地处西域,若能得之,那么关外陈氏,便可控制河西、朔方、西域之地,足以高枕无忧了。”

魏征沉吟道:“原本陈氏在河西,立足还不稳,贸然掠夺高昌国,不是稳妥之道。不过高昌国确实与西域诸国有所不同。那里本就是我华夏之国,若是能之,反而能充实河西的力量。只是我不建议征讨,反而建议以招抚为主,若是征讨,大军过处,势必烧杀,不知死亡多少百姓,到时,高昌与我大唐虽是同文同种,可即便夺取,彼此之间却也是血海深仇。恩师要夺高昌国为己用,还是令其臣服为好。”

在这方面,魏征显然对突厥人和高昌国是两种态度。

他一直认为华夏才是中国之本,反而劝说陈正泰不要鼓动朝廷对高昌国大加征伐。

陈正泰点了点头道:“我自有主意,你放心便是。”

魏征不由失笑:“倒是弟子孟浪了。”

似乎魏征对陈正泰是颇有信心的,此时提出警惕,反而是有些多嘴多舌了。

陈正泰接着道:“来都来了,不妨陪我吃个饭吧,最近大家都很忙,反而只有我,如孤魂野鬼一般。”

魏征却摇头:“不成,财政部还有许多大事等弟子决断呢,这也是大事,不可怠慢了,恩师,学生告辞。”

人家都说忙着办正事了,还能怎样?

陈正泰只好遗憾的道:“既如此,那下次再说吧。”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过去一个多月。

高昌国终于来了消息。

高昌国主麴文泰果然不肯来。

而是表示愿意派出使臣,来长安朝见。

其实高昌国的国策,也是颇有一些愚蠢的。

在隋朝的时候,高昌国内附,臣服于大隋,以至于隋炀帝要征高句丽的时候,高昌国还征发了军队,跟随隋军一道攻打高句丽。

不过那一次吃了大亏,高昌国的军队吃了大亏,隋朝灭亡在即的时候,突厥人壮大,此时高昌国对于中原王朝开始变得没有信心起来。

你特么的坑我。

于是兵败的高昌国选择了和突厥人合作,唐初的时候,大唐派出使节前往高昌,受到了高昌国主麴文泰的侮辱。

现在大唐要麴文泰来朝,那麴文泰敢来才怪了,只怕来了长安,便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不过麴文泰倒也不傻,来虽不敢来,却也不敢得罪大唐,送来的奏疏,显得极为恭敬。

当然,麴文泰显然也嗅到了一点什么,大唐明知道自己不敢来长安,偏要故意让自己来朝,这不是摆明着,想要弄死自己吗?

于是和奏疏同时来的崔家探子,已经密报了高昌国的情况,这高昌国在接到了大唐的诏书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征发四郡百姓,进行备战。

显然高昌国已经没有任何侥幸之心了,意识到战争即将来临。

当日,新闻报便刊载了高昌国备战的信息,一时之间,战云密布。

…………

昨天实在太累了,睡着了,算是第二次请假吧,一个月有三次请假,老虎会珍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