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风雨都城(一)(1 / 2)

加入书签

都城坐落在大瀚朝的中心位置,特别心脏的地方。大瀚朝建朝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传至楚昊帝已经是第四世了。楚昊帝正值盛年,对大瀚朝兢兢业业,所以大瀚朝上下展现出一幅繁荣清明的景象。都城建城的历史悠久,几朝古都,看城墙上坑坑洼洼的痕迹,就知道这座城经历的沧桑历史。抬头看到的城墙高大坚固,城门也建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如同沙场上的铁甲军墙,檐角飞翘,内里勾心斗角,俨然有序,形成一道艰固的屏障。城门下,正是人来人往,往来穿梭,人流如织。

临近傍晚,快要到关城门的时刻,好多来城里做小生意的附近村里的人都赶着快些出城回家,以免留在城里,住宿、吃饭都要出钱,浪费不说,一天的收入都未必够。在外办事的人也赶在关城门前赶紧进城,以免误事。这进进出出的人里,卫家的一行人,并不显眼。车辆并没有在城门口耽误多大会,进得城来,没行几步,听得身后有人大喊,“卫老二,等等?”

敢在这城里这般称呼卫宁康的不做他想,卫宁康听到这人的喊声,脑门子就突突的,想举剑杀人。他勒住了马,“吁……”停下来,一脸不善的看着身后气喘吁吁跑进前的胖子,“徐少爷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如此称呼,似有不妥吧!”虽然语气淡淡的,但里面凛含冷意,让徐胖子不由得哆嗦了一下。但哆嗦了也不能退缩,“这是办差刚回来?”难怪脾气这么大呢。

“有事说事!”卫宁康不耐烦道。

“过几日我家要举行宴会,邀你,到时可别忘了去啊……”徐长青厚着脸皮哼哼唧唧的说。

卫宁康刚要回话,车帘被挑开,宋元清抬头向车外望着。正哼哼唧唧的徐长青立马住了声,“这这,这位……”没等脸色突然涨得通红的徐胖子说一句完整的话,卫宁康不耐烦的扫了他一眼,“徐长青,好自为之吧”,说着,转过马来,带着车队往前走了。

“这是谁啊?”激动的徐长青看着马车走远才憋出一句像样的话。刚才的那惊鸿一瞥,让徐长青对车里人的身份抓心挠肝的好奇。好漂亮的姑……姑娘,是吧。

没有了卫宁康死亡凝视的徐长青立刻活了过来,他忍不住自己雀跃的八卦之心,“卫老二的马车里带回了一个漂亮的姑娘!”

“什么?徐胖子,你可是被卫老二给吓傻了吧,哈哈”,一个和他们一起的纨绔嘲弄的问。

“可不是,卫老二车里有姑娘,叫你你信?哈哈”另一个接话道。

徐长青不服气的指着自己的眼睛,“这是什么?大白天的一个活生生的大姑娘在车里挑开帘子,注视着我,我会看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看他一脸正直,几个损友也半信半疑,“那下次见面可是得好好问一问他”。

“哈哈,这小子,前年的铁树也要开了花啊……”

酒楼里的热闹与别人无关。马车里的道哥自进城以来话就不曾停过,“少爷,你看那街上人真多”、“少爷,那个铺子的名字和咱们那条街上范二婶家的一样哈”、“少爷你看,那糖人捏的真像啊”叽叽喳喳的少年在耳边不停的说。宋元清一脸的生无可恋,“道姥姥,您也含蓄着点,这还没进大观园呢”。

宋元清一边点头应答,一边也在观察。马车外人来人往,周遭店铺林立,其间还有叫卖声此起彼伏,这可是活生生的生活,不是演戏。

华灯初上,各个食肆、酒楼渐渐热闹起来,阵阵的酒菜香气也在晚风中飘散开来。已经奔波一天的宋元清也忍不住吸吸鼻子,说实话,他的五脏庙现在也正闹得欢呢。

“表哥,咱们快到了吗?”宋元清忍不住问。

看见他刚才吸鼻子的小动作,真像只猫儿,忍不住笑着回答,“快了,转过前面路口,朝圣大街第二家就是了”,他看了看前面的路,到了这里,行人已经减少了许多,偶尔过来一辆马车,不是侍郎家的,就是将军府的。朝圣大街是条东西向的长街,街上住户非富即贵,因此有个响亮的别名,“世家街”,很贴切了。前方人少车稀,卫家的马车也走的快了一些,渐渐的把那夜间的热闹繁杂抛在了身后。

“可是饿了?”卫宁康关切的问。

“有点儿,”宋元清笑眯眯的回答,弯起的眼睛好像那初升的月牙儿,明亮的招人青眼。

说话间,马车“哒哒”来到卫府门前,早有侍卫先一步报告。因此,早有人等在此处。见马车停下,卫宁康也下的马来。

“大哥,嫂子”卫宁康冲等在府前的二人打招呼。

卫宁博冲弟弟一颔首,“路上可还顺利?”

“还好”,卫宁康含糊了一句,想必侍卫已经报告过路上的情形,卫宁康此时不欲多说。

此时李管家向前一步向卫宁康抄手行礼,“二少爷,大少爷和少夫人在此等候多时了”,卫宁康转头对兄长嫂子说道:“有劳兄长嫂子挂念”。

“祖母早起还念叨说你们应该快到了,傍晚接到侍卫来报,得知二弟和表弟晚上到,已经命人备下酒席……”大嫂曹媛轻轻的说着。

卫宁康一边和大哥大嫂寒暄这,一边来到马车边,轻挑车帘,“表弟,到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