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都城(三十三)(1 / 1)

加入书签

卫宁康看他问的时候一脸认真,顿时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想吃鱼啊?要不我出去给你买啊”,这样回答对不对呢?

宋元清突然就笑了,看着有点窘迫的卫宁康,“没有多想吃,就是看着这湖里的鱼这么肥美,不吃浪费了”,宋元清说话时船身有轻轻的摆动,一下子惊动了旁边草丛里的鱼。那鱼儿甩甩尾巴,毫不留情的游走了,“唉,你看看,这条鱼要成精了,说要吃它,自己生气都游走了!”说着,宋元清还扒着船舷往下看。

“小心点儿,这湖也深着呢”,卫宁康看他趴在那里不起来,赶忙出言提醒。宋元清这才停止了调皮,坐好了。

“这些莲蓬够你用来做点心了吗?”卫宁康问道,他总觉得坐在船上这样晃晃悠悠的有点危险。

“够了够了,多摘一点,一会儿给外婆他们送过去尝尝鲜”。听宋元清这样说,卫宁康就打算站起来继续撑船,“那我们再往深处去一点。那里应该还有”。说着,宋元清也站起身来,往湖里一眼扫过去,“表哥,往那边一点儿,那里有两个并蹄的,要去摘那个”,看到新鲜的,宋元清又来了劲头。嚷嚷着让卫宁康把船划过去。

卫宁康宠溺的看了他一眼,“这就过去了,你别乱动”。宋元清从小生活在南方,那里多湖道水域,所以宋元清从小就不怕水,且水性挺好的。卫宁康虽然也会游泳,但终究是不太习惯的。此时他又撑着小船摇摇晃晃,生怕宋元清一个不小心掉了进去。而宋元清似乎也知道卫宁康担心,身子故意来回扭动两下,还转过身来冲着卫宁康做个鬼脸。一张精致明媚的脸就这样突然变化了一下,吓得卫宁康一哆嗦,差点没拿稳手中的竹篙。宋元清见状又在那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看着他这样放肆的笑着,卫宁康也板不下脸来,无奈的摇摇头,还是小心的把船撑了过去。宋元清如愿以偿的摘到了他看中的并蹄莲蓬。

下船的时候,两人摘了一船舱的莲蓬,他招呼众人过来把莲蓬、还有他特意摘得几片荷叶荷花一起带回去。晚饭的时候,宋元清就用几片荷叶包上他挑选的莲蓬一起带去饭厅。

饭厅里,众人先吃着宋元清带来的莲蓬,“真是,往年咱们荷塘的莲蓬也产出不少,哪有人想起来过啊”,卫宁博一边吃着一边说。大少爷从小就教养良好,此刻吃起莲蓬来也是一派文雅的模样。

“其实不止莲蓬,等到下面的莲藕成了,做出来也挺好吃”,宋元清一边看他们吃,一边给众人安利莲蓬、莲藕的妙处。

“可以做莲藕排骨、糖醋莲藕,都好吃”,宋元清一边说着一边在脑子里想着这些美味怎么做。实际上他生在南方,口味偏甜辣一点。其实他最爱的美食是火锅,可惜现在天气炎热,不是吃火锅的好时节。不过可以考虑天冷一些的时候做来尝尝。

“表弟可真有趣,”曹媛在一旁谈谈的接话,“每次说到吃东西的时候都有模有样,挺高兴的,是想以后做大厨吗?”曹媛这话听着像是玩笑,其实并不好听。世家子弟习文练武,吃喝玩乐,甚至斗鸡走狗,纨绔花心都好,但没人会去做下人的营生。这样的场合,曹媛说出这样的话,确是不妥了。

卫夫人皱着眉头,先是看了一眼卫宁博,然后看似对着卫宁康再说:“这是什么话呢?元清小孩儿脾性,有点喜好,算不得什么。”

宋元清却是一副混不在意的样子:“做什么营生都好,只要光明正大,不偷不抢、心中坦荡,就没什么说不得的。”宋元清看着老夫人:“佛祖都曾说过,众生平等。可见在佛祖心里,贫民贵族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曹媛一句不是玩笑的玩笑话,先是引来卫夫人的告诫,紧接着就是宋元清的道理。一时间,心里懊恼,不该逞一时口舌之快,“是,是我浅见了。表弟说的有理。表嫂受教了”。曹媛尴尬的说着。

老夫人眉眼未动,依旧一副笑眯眯的慈祥模样。

宋元清似是没受影响,依旧笑眯眯的围在老夫人旁边。“外婆您不知道,那荷塘简直就是个小宝库,那里不仅空气清新,莲蓬美味,就是那湖里的鱼儿也是又大又肥,等改天有空了我去抓两条上来给您尝个鲜儿……”

“可别,小祖宗!”老夫人听他这样说,赶紧的阻止,“那鱼是放生的,吃不得。你刚才还说众生平等呢,这一会儿功夫就要杀生了?可见,口是心非着呢。”老夫人说着他,转头就在口中默念着:“阿弥陀佛,童言无忌,佛祖莫怪,佛祖莫怪”。老夫人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合十来回拜拜。

“你呀”,老夫人拜完,又无奈的看了宋元清一眼。宋元清看老太太的反应,笑了出来。“外婆,给您开玩笑的,表哥已经说过了,这是什么什么大师来着,让放生的,对不对?”宋元清说着过来,给老夫人捶着肩。

“是恩明大师。”老夫人纠正他道。“那恩明大师是咱们都城有名的得道高僧。德高望重,很有些威望。对了,这次的寿宴千万要记得前去宴请”,老夫人冲着卫舅舅他们交代道。

“是,母亲放心,这些请帖近日都会发下去。估计过上两日,就会有亲眷上门,”卫夫人笑呵呵的应着。

“嗯,你办事向来稳妥,我自是放心。”老夫人看着儿媳妇满意的道。“咱们家的这些大老爷们看着都人高马大,但一个个都是不中用的。真到事儿上,还是你操心的多,”突然被点名的卫家的老爷们都有点讪讪的,“母亲,内外分工不同”。

“是啊,祖母,我们多是在外面照应,咱们里外分工,齐心协力,哈”卫宁博也开口说道,还冲着自己的弟弟挤挤眼。

奈何自己的弟弟冷酷无情,没看懂他的表情。

“外婆,我,也是在外面的,帮忙啊”,宋元清说的有点小声。

老夫人和卫夫人看一家子的男人都怂怂的,两人相对一笑,忍不住笑了出来。家里一片祥和的气氛。唯独曹媛心里闷闷的。

“媛儿有空也多跟着你母亲历练历练?”老夫人笑着对曹媛说。好似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自己的这个孙媳妇小聪明是有的,就是不要把心思动到自己忍身上才好。为人处世上还要多出来走动走动才好。

“是”,曹媛恭敬的回答,“孩儿愚笨,还要母亲多多教导”,曹媛对着卫夫人说。

“哎呀,什么愚笨,咱们做媳妇的大都是这么历练出来的,不信,你问问你婆婆,她是不是也是这么过来的?”

卫家的家庭氛围一直都很温馨。这也是让宋元清一直留恋的原因。他虽然控制自己不去喜欢卫宁康,也会试着去疏远他,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家。

过后的几天果然如卫夫人说的那样,有几家关系好的亲眷提前几日来到卫府。其中亲近的且也方便的就安排在了修竹轩旁边的玉清榭,卫老夫人的弟弟因还在外地任上,不方便过来,便遣了自己的夫人带着孙子李子文先行前来,安排住在了老夫人的扶云居;卫夫人的妹妹张夫人也带着孩子张瑛母子前来给老夫人拜寿,顺道前来看望卫夫人。这些亲戚原是打算住到别院去,但老夫人发话,莫要慢待了客人,是以张夫人带着张瑛及孩子住到了玉清榭。其余远一些的客人,宋元清请示过老夫人,安排道了宾至。宾至这两天也算是清场了,外客暂时不接,只接卫府的亲眷。

府里的事情有卫夫人,还有曹媛帮着,外面的事宜有卫家爷仨。这些人里最清闲的就要数宋元清了。他每日闲来无事,只偶尔去店铺中看看,大部分时间还是窝在修竹轩的厨房里研究他的寿宴礼物。因为保密的原因,宋元清也经常烤制一些面包之类的点心出来。是以大家都知道表少爷在做点心,见他经常泡在厨房,也就不奇怪了。

卫宁康则没他这么悠哉。他的肩伤本就不重,没几天就痊愈了。但他因为老夫人寿宴的缘故,王大人也还是忍痛给了他一个月的假期。他这几日很少有时间在家里,大都是在外面忙着。有些请帖家仆可以送,但有些就需要他们父子亲自送去了。

今天难得空下来,“偷得浮生半日闲”,宋元清想着难的见他在家半日,不用出门,“你等着,给你做点新鲜的,”说着,狡猾的小狐狸就一溜烟的跑去厨房。卫宁康看着他跑出去的身影,其实并不想吃新鲜东西,就像坐下来看看你。卫宁康委屈的想。他坐在长廊下的软椅上,院子里不知何时添了一个秋千架,想必是这段时间宋元清的手笔吧。他有次回来就见他家小表弟笑的肆无忌惮的坐在上面荡来荡去。这个小表弟总是没有安分的时候,喜欢三不五时的弄点新奇的东西。时间一长,卫宁康也习惯了。

此时的秋千架正落在正午的阳光里,太晒了,坐在廊下的卫宁康都觉得有点要出汗,想着以后得提醒着点,可不能在秋千上看书,那样太伤眼睛。这样想着,眼前又浮现出宋元清坐在秋千上看看书的场面。精致狡黠的少年手中拿着书本,静沐在阳光里,整个人都好像在闪闪发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