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五)(1 / 2)

加入书签

司徒因没和李大人一道,他可不想再和那些洋鬼子打交道。他留下来,坐宋元清的马车进城。宋元清原本也是这个意思。他还有好多事情想问问,这人看着也不像是好招惹的,还是暂时放在身边放心些。

“因哥,你先住在宾至吧。今天我要先回府,有什么事你让徐管事去卫府找我。”宋元清交代他道。

“嗯,去吧。我要在都城留几天,暂时不会离开。”司徒因完全没有刚进城的兴奋,神情反而有点恹恹的。可能是昨天没休息好的缘故吧。

宋元清也没有多问,他自己也满身难受,只想着赶紧回去泡个热水澡缓解缓解。卫宁康在早上就看出他的不对劲,这时等他和司徒因说完就带着人上了马车,赶回卫府。

但宋元清不知道的是,在他不在府里的这一夜,城里一夜之间传满了关于他的流言。一开始的起因是城门口有人看见他和异邦人交流,有人认出他来,知道是卫府的外孙、淮州宋家少爷,后来见他出了城,晚上也没见回来,渐渐的就有流言传出,“宋家小少爷逞能,被城门口的异邦人抓走了,”还有说“什么抓走了,说是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怪人看他好看想抓他走,但他不肯,就被那些人杀了……”,凡此种种,反正没有好话。

到了早上,这话也已经传得整个都城都知道了。卫府的老夫人自是也从下人的嘀嘀咕咕中觉出来不对劲。早饭在大厅时就忍不住问话:“元清和宁康去哪儿了?”老夫人沉下脸来问道。

儿子和孙子尚且没来得及搭话,曹媛在一旁开口说到:“表弟应该是昨天出城一夜未归。二弟前去寻他,也没有消息呢。”看似正常的搭话,却把一切都推到了宋元清身上。

卫宁博来不及阻止曹媛,远远的看她一眼,“祖母息怒,城门口已经找人打听过了,事情并非像外面传言那样”。接着卫宁博就把打听到的消息一一告诉老夫人。他使人打听的消息自是和传言不一样。

“表弟这是不知道得罪谁了,被人误传流言。等表弟和二弟回来,流言自会消散。”即便这样,老夫人也着急。一个孙子,一个外孙子,哪个不是心头肉呢。

“着人去城门口守着,见他们进城赶紧来报。”老夫人还是不放心。

“祖母,已经安排人去守着了。”卫宁博回答道。

“这两个不孝的小子,竟会给家里惹麻烦,等他们回来看我不罚他们!”卫舅舅气愤的说。

“先不说罚不罚,人平安回来就好。”众人都在担心,听得这话也都是心下着急。唯有曹媛,眼里闪过一丝幸灾乐祸。她心里正得意,无意间抬头,正对上一双探究的眸子,她心里一惊,忙又低下头。

而看到她幸灾乐祸的卫宁博眉头紧皱,没再说话。

这时候,李管家从外面匆匆赶来,看到大厅里站立的老爷和大少爷,他踌躇了一下,走到老爷身边,小声禀告:“老爷,李大人差人过来。”

“哦,那快请,”卫舅舅听了后赶紧让把人请进来。

那小兵进来后,向卫舅舅行礼:“卫大人,李大人让我先来向大人报个平安,卫二少爷和宋少爷早饭后就会回来。”

“那城外什么情况,康儿和清儿受伤没有?”老夫人急忙问道。

“受伤?”士兵迷茫了一下,但还是赶紧回答,“二位都很好,尤其是宋少爷,这次可帮了大忙了。”因为这士兵一直都在现场,所以知道的情况算是详细的。他把宋元清怎样帮忙的,做了什么事说了一遍。这边老夫人才放下心来。

士兵因为还要去李府,所以没有多停留。卫舅舅见二人都没事,很高兴,大大的赏赐了那士兵。那士兵领了赏,高高兴兴的告辞去了。

“这下母亲可以放心了,孩子们都没事。”卫夫人在一旁温声劝解道。

这和传言完全不一样啊!曹媛心中愤恨的想着。她低垂的眼中满是嫉恨。

卫宁博没再看她,和父亲商量了一下,“外面的流言不用去管它,等宁康、元清回来,流言自破。”卫舅舅吩咐道。

“只是这流言起的突兀,这其中会不会……?”卫宁博出言提醒。

卫舅舅皱着眉头,“先静观其变。”

这流言的确是起的突兀,最先只是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在私下议论,大都当做是街头见闻。却无意中被在酒楼花天酒地的徐松听见。

“他们刚才说的那个城门口的人是谁?”他有点醉眼朦胧的问道。

和他一起的,也是一样的纨绔子弟,都在一起喝酒。其中一个刚才听清了的说道:“说是卫府的宋元清,那个小子前两天可是出尽了风头。在卫府老夫人的寿宴上献上了好大一个三层的蛋糕,还有美酒。都城这两天都在传呢。”

“谁问你这个了!”徐松生气的问,他本就看宋元清不顺眼,再者前两天卫府的寿宴以他的身份根本就没能露面,不仅仅是他,他那个打扮的花枝招艳的好姐姐也没够得上!“我问你,城门口出事的,是谁?”

“是谁?宋元清啊!”那人梗着脖子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