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二十三)(1 / 1)

加入书签

傍晚时分,李福有点慌忙的进入了修竹轩。

“清少爷,少爷……”李福进来就小声的招呼悄没声的躲在围墙下宋元清,“少爷,您在这干嘛呢?”李福走上前不解的小声问道。

“没干啥,”宋元清说着举起手中的一根小树枝,“少爷我闲着没事,观察生活呢?”

李福莫名其妙的看着那一小截树枝,感慨道:“没想到少爷您还是如此感性之人,秋风凉,秋草黄。萧瑟初秋使人凉。”

“嗯?不错不错,没发现李管家你也是同道中人。这顺口溜编的有水平,当有少爷我的风范!”宋元清脸不变色的夸赞。

李福嘴一撇:“少爷,我这是词,诗词歌赋里的词,可惜,我还没想全。等我做完全首,想必可以流传千古吧!”

宋元清一脸意外:“没想到你还是个有理想的管家!”’

“那是!管家只是我谋生的手段!咳不是,”觉得说漏嘴的李福赶忙咳嗦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少爷,我来找您有正事。”

宋元清听他这样说,轻叹一声:“哎,还没休息呢,劳碌命啊……”

少爷,你哪来那么大脸说自己劳碌,腿不都是我跑的嘛?心不都是我操的嘛?李福委屈的想道。

宋元清随手把树枝递给李福,口中念念有词:“这就是生活啊!”

李福顺手接过树枝,欲扔不扔。前面传来宋元清的声音:“哪树枝上有只大蚂蚁,也不知道咬不咬人?”

李福赶紧的扔了树枝。这哪里是闲的,分明是十分闲的!!

二人走向主房,宋元清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没听见卫宁康房间有动静,难道表哥怕难堪躲出去了?哎,真挺不好意思的,鸠占鹊巢了。

他带着李福进了小客厅,李福说道:“哎,这天还挺热的,哈。”

宋元清看他一眼,拿起桌上的小壶准备烧水。“说吧,这么急急慌慌的赶来,是不是山上的事情?”

李福见宋元清开始煮茶,才想起此行的目的,“是啊,少爷,您猜的真准。就是山上的事……”

事情的起因,猜起来也不难,应该还是因为那些谣言啊。当时宋元清买那座山和周边的地时很容易,一则因为那里因为水质和土质的原因,地里产不出多少粮食,二则就是因为这谣言,使得没人敢打这山的主意。那李村长一听有人买,且价钱也算公道,就忙不迭的卖了出去。生怕晚一步李福再后悔。

而现在这问题也出在那山上。他们最近要修整半山腰的那片平地,准备开始建山庄。招来的那些民工刚一开始以为光是修整山周围的荒地,所以都很积极。毕竟人数不少,且最近都是晴好天气,那山上周围的烟雾很稀薄,人多壮胆,大家也都敢在这里干活。李福也是打算趁着大家这阵的胆气壮,赶紧的也把山上的活儿忙活开来,人一多,且都聚在一起,并且在山上待上一段时间,知道妖怪的事情只是大家以讹传讹,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那么之前的那些谣言自是不攻自破,这样以后少爷的山庄建好,才能招来客源不是。原本这事进行的挺顺利的,和这些工人也都说的明白清楚了。这些大老爷们也是觉得人多,且主家李福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都敢跟他们一起去,关键是工钱丰厚,且管一顿中午饭,有菜有肉,宣腾腾的大白馒头管饱。几重利诱之下,利壮人胆,也都同意去山上干活了。

原本双方都说好了,料也都进了来,堆在山脚,等着明天开工就往山上运。哪知道,刚才,那些工人派人来向李福说,山上这活太危险,那妖怪传说的那么厉害,他们害怕,做不了了。李福和他们争执了几句,就见站出来两个有点面生且有点白净的年轻人,劝双方都退让一步。后来,那些工人就又说,要做也行,就是得加钱,还得是现在的三倍。

如果闹到现在李福还看不明白,那他也是白混个管家当了。“少爷,他们真把我们当冤大头呢!工人和那两个后生根本就是一丘之貉,他们是一伙的,就是以此威胁我们想要加工钱!”李福气愤的说。他原本还没这么生气,关键是这些工人都是从那附近村子的李村长那里招来的。宋元清和李福都觉得这附近村子粮食生产不多,村民生活大多艰辛,所以招人都是招的附近的,且工钱丰厚。哪想到这些人,人心不足蛇吞象,主人家的宽厚倒是让他们生出些别样的心思来了。

宋元清知道他的气愤由来,安慰的拍拍李福的肩膀:“别生气了,这样的人哪里都有。本事不大,心眼不小。这件事,我们不能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宋元清沉思着说。

“是啊,少爷,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如果这次被他们得逞,过不了几天,他们还会故技重施!”李福也是头疼的说。

“这事你别着急了,我来想办法。”宋元清安慰道,“正好这几天你也歇歇,山脚那边安排人看好材料,别被人算计了,那些工人,把原来的工钱结清,就让他们散了吧。”

“哪咱们的工程?”李福疑惑的问。

“放心,这次我要大张旗鼓的开张,不仅开山,还要扩大宣传!”

“行,少爷,那我先去做事了。”李福答应着,去处理后续的事情。这些工人,等着他们后悔的时候。

李福很快就返回了山脚。那些工人一幅信心满满的样子,把那两个志得意满的年轻人围在中间,“王家兄弟,还是你们两个有点子,这次这事情要是成了,还要多谢你们啊!”一位工人笑着对那年轻人之一说道。

“哎,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客气个啥,只是事成之后,别忘了先前的话就行。”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这些工人稀稀落落的回答。满怀期望的看着那条通往山外的小路。

那两个年轻人,是一对小混子,一个叫王二,一个叫田成。两个人平日偷鸡摸狗,游手好闲,反正不是什么好人。这最近在赌坊里输了一大笔钱,正好听说这里的事情,就想着来看看有没有点什么便宜好沾沾的。哪知道这些工人耳根子竟然这么软,被他们一说就说动了。这才有了上面的那一出好戏。

他们都高兴的等着李管家回话呢,就想着主家这样好说话,这活儿也这样危险。这点要求还不是一提主家就答应了吗?都喜滋滋的的等着涨工钱呢。

哪知道李管家没等来,先等来了李村长。大老远的就看李村长气喘吁吁的往这里跑着。“村长,您怎么来了?”

“就是啊,村长,有什么要紧事啊,还让您亲自跑一趟……”众村民都是李村长介绍来的,对村长还是很敬重的。

“我不亲自,亲自跑一趟,还,还不知道你们竟有这么多能人嘞!”李村长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却还是气势汹汹的说着一句完整的话来。

众人一听,就知道村长知道了,“村长,您也被生气,我们就是想涨点工钱,也没怎么样?”有人反驳说。

“就想涨点工钱?还没怎么样?哪你们还想怎么样?你们也不出去打听打听,主家这工钱给的少吗?亏着你们了吗?你们,你们,哎…”李村长叹一口气,“咱们村的名声都让你们败坏了!”

王二听李村长这样说,阴阳怪气的说到:“村长,我们这也是合理的要求。怎么就败坏村里的名声了?”心里却在暗自骂道:个老东西,来坏我的好事!

“你个年轻人懂什么?咱们这周边的村子,田地里长不出庄家,一年到头没几个收成,家家都过得不富裕。再加上这传出去的谣言,生活更是艰难。这好不容易,来个心善的主家,买了这周围的山地,还招咱们村民来这里做工,大家才有点收入。你们转头就做出这样的事情!见利忘义,有不了大出息。”

有几个村民,被李村长说的有点讪讪的,眼光也有点躲躲闪闪起来。

李村长正兀自生气,那边有眼尖的人远远的看见李福骑着快马赶回来,“李管家回来了!”

“是啊,那这回该有信了,涨工钱,嘻嘻…”李村长站在一边,看着这群见钱眼开的人,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见李管家下马,赶紧几步走上去,一把抓住李管家的手:“李老弟,老哥哥我,我老眼昏花了,给你挑出来这么一群忘恩负义的……”李村长气的说不下去了。

李福笑眯眯的拍拍李村长的手:“老哥哥,这事情不怪你。我们家少爷也没说要责怪你啊。”

众民工看李福一幅笑眯眯的样子,更觉得这事情是十拿九稳的了,纷纷上前问道:“管家哥,主家怎么说啊?”

李福笑眯眯的说道:“我们家少爷说了,这几天各位辛苦了,让我把大家的工钱结清,先让大家休息几天吧。”

众人一听,这是怎么回事,这和王二和他们说的不一样啊!“管家哥,我们不累,不用休息。那工钱的事情……”

“工钱不会少了大家的。大家放心。来排好队,到李年那里登记领工钱。”然后不再多话,领着李村长走到一边去说话了。

众工人再傻眼,也还是乖乖排队去领钱。

李福看着李村长,两人心里都明白。可惜,这世上总有些人是看不明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