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1 / 1)

加入书签

宋元清忽然想起在哪里见过这小女孩了。是几个月之前的那次中秋夜行,在街上遇到的那对兄妹。

宋元清和善的对小月儿说道:“你还有个哥哥,对不对?”

小月儿瞪着一双好看的大眼睛:“大哥哥,这你也知道啊,我哥哥可好了。”小月儿一说到自己的哥哥,小话匣子就关不住:“可惜今天哥哥不在,也不愿意带上我,”月儿用略点委屈的口气说道。

那大嫂看女儿兴致不高,忍着笑摇摇头:“不是哥哥不带你,是你生病了,哥哥怕你难受。”小丫头好哄得很,听见母亲这样说,又高兴起来,“那我明天可以和哥哥一起去吗?”

妇人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那要看你还有没有不舒服,如果还是不舒服,那就不能和哥哥一起去。”

小月儿认真的仰起小脸,“那我就乖乖喝药,快点好。这样就能和哥哥一起了。”妇人听着女儿的稚子童言,温柔的答应。

这时李福那边有事情找寻宋元清,那妇人也赶紧的告辞,带着小月儿离去。

傍晚时分,宋元清才坐上马车赶回城里。等到进城门时,城内已经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了。他揉揉自己的鼻梁,觉得此刻竟是难得的安逸,心里一片平静。

今天的晚饭难得人到的齐全。卫老夫人兴致很高,毕竟几天不见的孙子外孙都在身边,难免多说两句:“你们俩个小子,商量好的嘛,说不见就都不见。也不体谅一下我这个孤单的老太婆!”老夫人佯装委屈的抱怨着。

卫夫人和卫舅舅就在一旁看热闹,一点解围的意思都没有,特别是卫宁博,不仅在一旁煽风,还在一旁点火:“可是呢,祖母,这俩小子可过分呢。这样一比最孝顺的就是我了,”说着,还殷勤的为老夫人布菜。

“哥,你踩我们就算了,怎么还带夸奖自己的?”卫宁康不满的说道。

“本来就是,你们俩有我陪祖母吃饭的吃饭的次数多吗?”

宋元清笑笑,“那是大表哥沾了早出生的光啊。”

卫宁博乜他们一眼,“祖母你看,他们俩合伙欺负我。果然是穿一条裤子的。”

“那是,你平时见过宁康护着谁吗?不过,你也不是一个人,拉上你媳妇,你们不就是二对二了吗?”老夫人笑着打趣自己的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都真心的笑起来。只有曹媛,尴尬的提提嘴角,似笑非笑。这期间,卫宁博只是带着笑意轻扫了她一眼,然后就移开了眼睛。

老夫人毕竟年龄大了,精神上有些不济。用过早饭就要回去。宋元清也吃好了,他站起来扶起老夫人,“天黑了,外婆,我送您回去,”然后转头对卫宁康说道:“表哥,不必等我一起。”

卫宁康笑着点头,“那你路上也注意。”宋元清应下,扶着老夫人起来,老夫人的嘴可没闲着,“哎呦,眼见的当哥哥了,都会关心人了,啧啧,我这老太婆就没人……”

“外婆,您也小心,”宋元清哭笑不得的看着老夫人,祖孙俩一问一答的往外走去,旁边的丫鬟嬷嬷打着灯笼在前面照着路。

渐渐地走远了。“你那山庄,建的如何了?”老夫人关心的问道。

“挺好的,尽量月底前完工,然后引来温泉就可以开业。祖母,我给您单独留了一个小院子,到时候您看看喜欢什么,我提前给您布置好。”

老夫人欣慰的拍拍自己外孙扶着自己的手,“不用这么费心。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活几天?单留个小院儿,多浪费……”

“外婆~”宋元清着急的喊着,“您说什么呢。您以后还得看着我把生意做到全国、做到外邦呢?”

老夫人淡定的看着自己身边的真的要生气的小外孙,轻笑着没再说下去,“好好好,外婆不说。外婆要好好地看着我家的清儿成家立业,娶妻生子!”

听得此处,宋元清心里一阵内疚,娶妻生子,这怕是要让老夫人失望了吧。不仅如此,只怕还要连带着卫宁康也不能娶妻生子。

“外婆,如果以后……”宋元清有一瞬间想着,要不就告诉老夫人吧!但话到嘴边,他终究是说不出口。他用心的扶着身边慈祥的老人,心里一阵发酸。但想到会在黑夜里等着自己的卫宁康,他的心里又忍不住的一阵温暖。

一边不忍老人伤心难过,一边又不舍放开那独属于自己的温柔。鱼与熊掌,实难取舍!宋元清在感情面前第一次觉得纠结,觉得有些难受。并不是有所的关爱都可以心安理得承受。他的承受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如果现在要让他放开卫宁康的手,那他也是会坚决不同意的。既然选择告白,选择接受,那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不为别的,只为这个人,和他那颗心!

宋元清怀着满腹心事回到修竹轩,尽管他说过不要等他了,但进来院子还是看到客厅里亮着的灯光,灯光尽管微弱,还是照亮他前行的路,在这漆黑的世界,给他带来一线光明。

宋元清畏寒,所以修竹轩已经早早的准备好炭火。宋元清进来时,卫宁康就身着单衣的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书,随意的翻着。听见房门响动,立即抬头看向门口,漆黑的眼眸在看到宋元清的那一刻,瞬间有了光彩,似乎有星星在闪动。

“回来了,”说着,他向宋元清伸出手来,“冷吗?已经点上火盆了。过来这边坐下。”他说着,依旧固执的举着伸出去的手。似乎宋元清不伸手,他就会一直举着。

宋元清无奈而又好笑的看着他幼稚的举动,伸出手去,搭在他的手上。

卫宁康轻窝着他的手,却没有放开。“这么凉。”他拉着人坐下。“明天马车里也用上火盆吧!”

“好。”宋元清应答。卫宁康探究的看向一旁乖巧坐下宋元清,从宋元清进门,他就一直看向他,宋元清表情的变幻自是逃不过自己的眼睛。卫宁康暗自皱眉,但是看少年这幅样子,明显是不想多说的样子。会是什么事能让少年瞒着自己呢?

宋元清坐下后,已经在努力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了,他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卫宁康的心情。但言谈举止还是做不到不受一点影响。

他努力的笑笑,看向卫宁康。

卫宁康心疼的看向露出笑容的宋元清,伸出手去,抚平他的嘴角,温暖的指尖轻触上宋元清冰冷的脸颊,“不想笑,就不要勉强自己。在我面前,你只需放松就好。”卫宁康轻声对少年说。

宋元清用心感受着卫宁康指尖上传来的温暖,“没什么。一时间钻了牛角尖而已。”宋元清释怀的笑笑。

让他放弃卫宁康,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那就想办法让老夫人接受吧。虽然宋元清预计整个过程时间不详,且难度不可估量,但只要有心去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就放弃的好。

宋元清思量清楚就不再纠结,他笑着回应卫宁康,“明天有空吗?我请你去看戏啊。”

穿过来这么久,对这个时代困乏的娱乐活动宋元清真的是无法吐槽,在这里娱乐活动可以简单粗暴的总结为吃、喝、玩、乐了,可惜宋元清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其中唯有“乐”这一项里的戏曲宋元清稍微感兴趣点。但这次他也不是单纯的去听戏,他主要是去看人的。

第二天用过早饭,宋元清就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上马车。今天的马车早就已经准备好,进到车厢,卫宁康就把准备好的手炉赛进宋元清手中。

宋元清没有客气的接下,反正卫宁康火力壮,根本不怕冷。

“今天想看什么?”卫宁康坐在宋元清旁边,还不放心的握了握他的手,果然是凉凉的,他不禁蹙起眉头,冬天正是进补的好时候,是不是该找人看看,开点进补的药膳?卫宁康想着又盯着少年纤细白皙的手腕看,心里叹息:太瘦了!瘦的都让人,心疼!

他坐在车里,忽然就想起刚接到宋元清时的那段时间他让人去调查的资料。少年一直是姑姑、姑父的掌心宝,按说不会受到亏待,以至于瘦弱至此。那么就应该是姑姑、他们去世以后发生过什么了。姑姑、姑父才去世没多久,少年就被迫离开淮州、离开宋府。你要说这中间没有隐情,谁会相信。但自从接来以后,少年就再也没有提过淮州宋家的事情。是厌恶吗,还是一种不看在眼里的轻视?

卫宁康没能猜多久,就听见宋元清在一旁说道:“咱们今天各大戏园子都去转转,对了,表哥有喜欢的剧目或者想捧的角儿吗?如果有的话,咱们今天可以去给他们捧捧场。”少年调笑的问。

卫宁康听出少年话语中的调笑之意,求生欲望很强的坚决回答:“没有,我很少来这样的场所。也就是家里有聚会的时候会请戏班来助助兴。”说着,他觉得应该趁机让少年多了解一点平时的自己,“往年我大多时候不是出去办差,就是在城外大营训练,像这样休假在家的时候很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