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们这边没说多大会儿,就有人过来找卫宁康,“主子,陛下过来了,已经到了街口了。”

“你快去忙吧。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的孩子,过来恭贺一下。”徐长青说完,洒脱的对着卫宁康摆摆手,然后自己自行离去。

卫宁康看着日渐成熟的自己的小伙伴,嘴里也轻笑了一声。“总算是长大了。”

卫宁康回身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然后到主院去接宋元清一同到府门口接驾。

等他们回到府门口,陛下的车驾也正好到了门口。由大皇子搀扶着陛下正在下车。

卫宁康和宋元清上前行礼,被大皇子拦了下来。“不必多礼。父皇此行前来,也是祝贺。”大皇子说完,识趣的退回到陛下身边。

卫宁康和宋元清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眼中的意思。

这一轮博弈,最终的获胜者,怕不就是眼前的这位了。

将人迎进去后陛下也没有久待。“知道有朕在场,你们也放不开。”楚瀚帝半真半假的说。“去将孩子抱过来,让朕看看。”

既然陛下亲自发了话,宋元清也不好推脱。赶紧的让人去将孩子抱过来。

说也奇怪,刚才还睡的正香的两个宝宝在过来的路上竟然都醒了过来。醒过来以后也没有哭闹,瞪着眼睛一幅很有精神的样子。

孩子抱进来以后,就被卫宁康和宋元清一人一个的接了过去,然后抱到了圣驾前。两个长得相似的小宝贝儿此时已经开始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骨碌碌的来回看着,一点也不怕的样子。

“果然机灵。”楚瀚帝笑着说,然后头也不抬的打趣道:“这个机灵的劲头,肖似宋爱卿啊!”这也不知道是褒是贬了。就姑且当时是褒来听吧。

然后楚瀚帝往后一挥手,身后的柳公公有默契的举上托盘。“没什么稀奇的玩意儿,两柄玉如意。希望这两个孩子以后一生顺遂如意。”

这祝福,自一代君王口中说出,其意义自是不必言说。

卫宁康和宋元清对视了一眼,然后抱着孩子双双跪下。“谢陛下!”

楚瀚帝摆手让他们俩起身,“行了,朕也乏了,不留下扫你们的兴了。”楚瀚帝这样说,就是要先行离开的意思。“让大皇子留下代为出席接下来的宴会吧。”

卫宁康和宋元清将陛下送至府门外。等着陛下的车驾走远,他们俩才对视一眼,然后两个人都笑了一下。

“在门口傻笑什么呢?”司徒因一下车就看到了在府门口相对而笑的那夫夫俩。“这天还有风呢,就这样在门口站着,小心着凉了。”司徒因说着就拉着宋元清往里走,“你们俩接着待客,元清我先带进去了……”

话音未落,府门口就只剩下了秦冠和卫宁康两个人。

哎,这是什么命啊!

果然,在卫府的满月宴后没多久,朝堂就传来了册立皇太子的消息。并且陛下还趁机宣布了一项新的圣旨,将尚未成年的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这三位皇子一并封了亲王。只等他们成年,就放出皇宫去自己开立府邸,断绝了他们以后肖想太子的路径。

朝中稳定,人心安稳。卫舅舅也就渐渐地变得不是那么热衷于上朝了,他现在的新爱好就是想着赶紧的高老,然后再加含饴弄孙,以享天伦之乐。不过,就算是孩子送到了卫府,他也争不过自己的老母亲和爱妻。

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想要天伦之乐的。

朝中的新旧君王的更替,作为忠于君王的暗卫力量的卫宁康他们并没有受到影响。每一代的暗卫并不是忠于哪一个人,他们尽忠的是特定身份的人,那就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所以,卫宁康依旧挂名在王大人的衙门口,维持着“平日不见面、见面既大案”的日常。

在夏天来临之前,远在西北的厉大将军也凯旋而归、班师回朝了。

大军进城那一日,宋元清和司徒因一同溜出去观看。回来后俩人都沉默了许久。司徒因自不必说,对于战场的残酷,他是知道一些的。

但宋元清并不太清楚啊。这一次的观看大军回城,他才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战争的残酷,也许从古至今从未变过。要说有变化的话,那可能就是古代的冷兵器时代的纯肉博的后果更为惨烈吧。大军回城,固然有大获全胜、劫后余生的欣喜,但也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惨烈。

“因哥,你们上过战场吗?是不是也这么……”宋元清踌躇了一下,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司徒因明白他的心情。他安慰的拍拍宋元清的肩膀。“战场的情况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的清楚的。战场上,拼的不仅仅是人数,还有计策谋划,拼的是指挥者的经验和指挥。”

“可是古时候这些军队的指挥者,大都是行伍出身,靠军功往上提拔,也许这样经验是有了,但是理论知识应该是欠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