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凌国(2 / 2)

加入书签

“这件事你办得好。”冯静苏没有收银票,直接推到关雪净面前。

“哇,师姐你什么意思?这么多银子我可不敢收,吓死我啊,我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呢。”关雪净渴了,倒了冯静苏的茶就喝,喝到一半觉得不对,这也太没有君臣规矩了。她赶紧放下茶杯,有些尴尬地挠挠头。

“你想得美。”冯静苏起身过来将银票重新塞回到她的小荷包里,“你要朕也不给你。朕是让你带回去给凤千姿,这笔银子不好入账,先放在她手里,以备不时之需。”

“哦。”关雪净赶紧收好银票,弄误会了。

“你怎么不喝了?茶冷了?”冯静苏伸手去摸茶壶。

“那个……”关雪净指指茶壶,“这是你的茶。”

冯静苏反应了一下才明白,“因为朕是皇帝了是吧?”她笑,“那朕给你一道口谕,特准你继续翻宫墙,叫朕师姐,还有喝朕的茶。”

关雪净立刻美了,拿过茶杯继续喝茶,“师姐啊,你当了皇帝之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啊?”

“更忙,更累。”冯静苏揉揉眉心,“还有和朝臣们周旋,朕真是时刻想将这帮老骨头冻成冰渣扬了!”说到这里,冯静苏咬牙切齿。

关雪净抱紧茶杯,“哇,你变得这么暴力啦!”

“回去问问你爹这帮人有多难缠。”冯静苏这才知道当皇帝的无奈。她算是靠着强硬手腕上台的,虽然程序合法,但是群臣依旧没有全力拥护她。再说她没继位的时候就和群臣,和宗室对着干,继位了大家依旧觉得她是损害大家利益的君主,这样的君主必须推翻,只是目前冯静苏有武将的支持,群臣不敢动,宗室有了欣王的前车之鉴,暂时也很老实,但是朝廷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零件们都不想动,机器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冯静苏目前全靠自己的强硬手段去推行政令。这些政令,所有人看了都知道是利国利民的,但是它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这还是在薛相鼎力支持,凤大人从中斡旋的情况下,要是没有这两位,冯静苏会更加艰难。

“呃……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关雪净也不知道这种事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你帮我稳住京城的局面就好。过两天朕要封赏你们家,你好好休息几天,风风光光地领赏。”

在关雪净离开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凤千姿就拿查账当消遣,她差不多查了去年所有她能够看到的账目,里面存在大量的问题,有些账目做得巧妙,她只是觉得不对,却看不出具体问题,这样的账目她都挑了出来,等着关雪净回来看。

如今凤千姿手下也有了人,好多年轻的举人,没有考上进士的,而且也不准备再考的,都可以到朝廷相应的部门登记,如果朝廷出缺,会酌情考虑这些人。凤千姿手下就有十几个这样的人,这些人每天负责抄写的工作,虽然简单,却大量减少了凤千姿的工作。

关雪净回来,凤千姿也是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才来见她。

“千姿——”关雪净赶紧抱着凤千姿撒娇。

凤千姿推开她,“好好说话。”

“你都不想我吗?”关雪净扮可怜。

“想有什么用?总要等你回来才能见面。”凤千姿嘴上说得理智,手却摸着关雪净的脸,“是不是瘦了?”

“还好吧。

<ter>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ter>”关雪净捏捏她尖尖的下巴,“你才是真的瘦了。是不是太辛苦了?”

两个有情人许久不见,自然要叙一番离愁别绪。

初元元年,钦差薛艾巡查水利,查出贪墨疏通河道银钱的官员乡绅十几人,她亮出皇帝圣旨,将贪官就地革职,换了巡查中发现的好官员,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在巡查中,薛艾遇到一个能人,此人名叫高逸,没有任何功名在身,但是说起水利方面头头是道,薛艾和他攀谈了好久,据他说,他家是几代河工,最了解这里的水文地理,河道疏浚。

薛艾当即请他帮忙出谋划策,拿出河道疏通的有效方法。老头也不含糊,短短几天时间,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薛艾不懂这些方法是否有效,让当地官员再找几个老河工过来共同参详。

方法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些问题,大家坐下来商议,很快一个完整的方案就成型了,比工部拿出来的那些方案强多了,关键是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薛艾不敢独自决定,派人先将方案上报京城。冯静苏拿到方案后也找了工部的人来商量,但是她找的都是工部最底层的小官,让他们每人对这个方案的优缺点说出一二。

有个叫任荣的官员一看这方案表情就不对,冯静苏先点了他发言,他是认得高逸的,一看这方案就知道是高逸提的。

“有什么问题吗?”看来这个高逸不是第一次提方案了,显然并没有得到重用。

任荣在冯静苏面前还挺紧张,想了一下才道:“回陛下,如果按照这套方案疏浚,确实可以保河道长年不堵,是个一劳永逸的好法子。”

冯静苏点头,“说缺点吧。”这么好的办法都不用,缺点一定不小。

“最大的缺点就是耗费巨大。”钱,太费钱。

太上皇不是不想按照这个办法修,但是一看可能花费的数目,就直接放弃了。高逸考虑的是如何疏浚水道,至于花多少银子,他不考虑。但是朝廷要考虑,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把钱全都用在这里,那样别的地方还活不活?朝廷还活不活?

冯静苏竟然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虽然她现在还是缺钱,但是钱其实是最可以忽略的缺点。

“任荣,你即刻回去算一下,按照这个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银子,给朕一个大概的数目就可以。”

任荣还没回到工部呢,他的官职就升了。他不过是个小官,虽然在工部任职多年,但一直得不到升迁。平时面圣也轮不到他,没想到今天仅凭这一席话就升了官,他的心里充满了干劲。两天就把数目核算出来,呈到冯静苏的案头。

冯静苏看着这个数目,不算惊人,但是她需要下一定的决心才能决定。到底要不要一劳永逸?要不要集中朝廷的所有银钱用在水利上?

在思考了一夜后,她做了决定。户部即刻拨款,第一批三百万两要在三天内准备好存入飞叶津钱庄。

薛艾也收到消息,就按照高逸的方案,开工。前期所有的疏通此时出现了一定的成果,至少今年春季的旱灾是挺过去了。但是马上到来的丰水期对于修筑河道是个考验。薛艾提了自己的担心,高逸提出先修陆上建筑,等夏季过后再修水下建筑。

三百万两银子,这是只有飞叶津钱庄才能吃下的数目。户部把银子存进钱庄,钱庄开出银票,冯静苏派人将银票送到薛艾手中,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然而飞叶津钱庄却告诉冯静苏,不必等银票,只要飞鸽传书到了当地的钱庄,薛艾就可以直接提银子,不需要任何凭证。

m.23dushu.net稍后为你更新最新章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