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萍生(2 / 2)
若当真是如此,她如今以这般模样见摇光星君,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他对自己更加愧疚吗
还是
只是为了让他也对她死心
孟萍,到头来,你到底是恨极了他
还是仍在爱
无论答案如何,殷逸川明晓,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殷逸川低头从怀中掏出一副卷轴,走到摇光跟前,伸手交给他。
“星君,这是您仙府中婆婆的画像。”殷逸川低头恭敬道“抱歉,之前为了把您带来冥界说了谎,还请星君责罚。”
摇光呆呆地看了那卷轴许久,缓缓站起身,双手颤抖着接过来,缓缓打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画中的美人看着。
“不。”半晌,摇光缓缓开口“我要谢谢你,若不是你的逼迫,我这辈子,怕都不会再有勇气来见她一面。听说她这些年过得一直不好,如若见我这最后一面,能让她放下这最后的执念,也算减轻了我的一点罪孽。”
“星君日后有何打算”殷逸川问道。
“等。”摇光转头看着那扇紧闭的木门,露出一个释然的笑“我愿等,我以后日日来这孟婆栈外等,我相信终有一日,她会愿意见我的,我要赎我犯下的罪。”
待摇光平静下心境,三人一齐送他送到鬼门关城楼前。
“送到此处便好。”摇光开口道“我明日会再来。”
说完,摇光看向殷逸川,突然长袖一甩,身侧散发出一道银色的光辉,像是展开了一面翅膀,在这夜色中光亮而又柔和。只见摇光将那道光辉折下,放在手中,幻化成了一把佩剑,递给殷逸川。
“此乃我的一道星光,送给殷公子。”摇光道“感谢殷公子与我说的那些话,点醒了我,让我还有机会,与萍儿再续前缘。”
殷逸川也没推辞,双手接过来,并作揖回礼。
摇光微笑着点点头,转身大步离开。
殷逸川低头看着手中那把佩剑,半透明的材质,没有一丝刻印纹样,通体散发着柔和的银色光晕,在夜色中熠熠生辉,是最自然最原始的美。
“此剑甚有灵性。”蔚执风对殷逸川道“为它取个名字吧。”
抬头看着摇光远去的背影,殷逸川缓缓吐出两个字“萍生。”
孟婆本是湖中一浮萍,一生短暂却也自由自在,如今却阴差阳错落得个万年苦痛的命运。若让他殷逸川来选,他只愿做浮萍一生,自在无忧。
蔚执风点点头,什么都没问,却似是懂了他的意思。手放在那佩剑上,片刻后,剑鞘上便缓缓印刻下“萍生”二字。
看着那两个字,又看看仍望着摇光背影的殷逸川,蔚执风露出淡淡一笑。
三人回到孟婆栈中,孟婆看上去没什么表情,似乎并没有受到摇光的丝毫影响。
见三人回来,孟婆便开口道“跟我来。”
孟婆将殷逸川一行人引到后院的一间库房中,打开库房的门,这库房从外面看着只是一间低矮的平房,但里面的空间竟延伸到地下三层,偌大的一间房,满满的全是架子,架子上堆满了一摞摞旧旧的账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架子都有很久的年月了,积了厚厚的灰尘。
孟婆带着他们几人走到一排架子前,道“这三排架子,是这十七年来的所有买家的名录,上面都清楚记载着时间姓名,你们自己查吧。”
说完,孟婆便离开了。
仰头看着这三排架子,往少了说也有上千本账目,四人面面相觑。
“各位,其实我自己来就”殷逸川的话还没说完,苍绯和蔚执风已经用法术将所有的账本搬下来了。
秦方泽拍拍殷逸川的肩膀,低声道“他们愿意帮忙,你就别推辞了。”
“可是”殷逸川刚想说话,被秦方泽打断。
“早点查清楚,也能早点知道晚琴姨到底有没有投胎转世嘛。”秦方泽说得在理,殷逸川也无法反驳。
四人将十七年间的所有账本都搬到了院子里,开始逐一查看,四人一同翻阅。
这是花功夫又枯燥无味的工作,但谁都没有抱怨,包括蔚执风和苍绯,都在认真翻找,让殷逸川心中不禁由衷感激。
就这样,四人在孟婆栈开始了耗时的翻阅查找工作。
除了偶尔会来买汤的客人,就是每日凌晨必到的摇光,他日日站在门外,静静等着,等着门内那伤情女子的原谅。
“找到了”
直到第三天清晨,摇光刚刚离开,大家翻查一夜皆昏昏欲睡之时,秦方泽突然喊道。
听到这一句,殷逸川手一颤抖,手中的账本骤然落地。
这三日查阅过程中,他的内心一直很矛盾。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希望母亲已经投胎转世,若是她选择投胎转世,便是已经放下了此生的怨念,殷逸川该为她高兴。但同时也代表,自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在听到秦方泽这一声的时候,直觉不知喜悲。
其他三人皆凑到秦方泽身旁,看那一页账目。
“这是怎么回事”看到那页时,殷逸川只觉疑惑丛生。
那一页分明上写着寒川枯桑镇殷晚琴,三千钱一碗汤,但却又被划掉了。
四人皆不懂这划掉的意思,便找到孟婆。
“这个啊”孟婆看着那个名字,恍然道“哦,我想起来了,原来是那个丫头。”
“您记得家母”殷逸川急忙问。
“记得,名字虽忘了,但她那标致的模样儿倒是真的少见,比许多神仙都要好看呢。”孟婆回忆着说“我记得她,她原是与我买了汤要喝的,可是后来又反悔了。”
“反悔”殷逸川一愣。
“也有这样的亡魂,想要投胎转世,又有些放不下的执念。但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是提前说好,断不会退钱给他们的。”孟婆解释道。
“那这么说,我母亲没有转世”殷逸川有些兴奋。
“没有,她还在冥界呢。”孟婆道“我记得,她还跟我问了路。”
“问路”一听这话,殷逸川更兴奋了“她问了哪里她要去哪里”
回想着,孟婆缓缓吐出两个字
“浮壁。”
知识点孟婆在中国传说中的三种来历
一、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二、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文人笔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在关于孟婆的诸多传说中,倒是这个说法颇具某种现实主义色彩。
三、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然而佛经在东汉才被翻译成汉文。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
浮冥录孟婆与摇光的故事是我杜撰的,既是为了情节推进的需要,也是我自己的一些表达,关于迷恋权位之下牺牲的爱情。这里是一个小插曲,故事很简单,但却是后面的伏笔,在后面会多次提到,对情节发展有关键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