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1 / 2)

加入书签

阿毛是个开朗的美国小伙子,原本是在美国上大学,有一天他无意间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创作的纪实文学,1937年首次在英国伦敦出版,内容记录了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的四个月时间里在中国西北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如实的报道了我党、我军的各种情况。

    一经出版,便在西方世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这本书打破了西方的新闻封锁,让很多西方人看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土地上,还有一群拥有强大使命感的人在为这个古老衰败的国家百折不挠的奋斗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际舆论对国内的偏见。

    看过《红星照耀中国》的阿毛深深的被书中所描写的国家和人民所打动,于是决定到中国来留学,如今是燕大历史系的大一新生。

    等着找书的功夫,林朝阳和阿毛聊了一会儿,已经把他的信息都摸的差不多了。

    这不是林朝阳故意套话,而是阿毛的话有点密,自己就把情况给交代了。

    “阿毛!”

    两人正说话的功夫,不远处有人叫了阿毛一声,“你怎么跑这来了?”

    来人是个瘦高青年,见到林朝阳,两人均是一愣。

    原来也是历史系的学生,叫刘惠民,过年后他们几个学生还组团到陶家拜过年。

    知道林朝阳是陶教授的女婿,刘惠民格外客气的寒暄了几句。

    勺园是燕大留学生的聚集地,用燕大学生的说法,那里面五彩斑斓的,跟个小“联合国”一样,刘惠民现在和阿毛住在勺园的同一个宿舍。

    刘惠民看到《金瓶梅》的一瞬间,惊叫了一声,“阿毛,你怎么能看这个书呢?”

    阿毛被他吓了一大跳,不明所以,声调怪异的问道:“这本书怎么了?”

    刘惠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跟阿毛解释,林朝阳笑着说道:“这是中国的古代小说,语言模式跟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别。你现在连普通话都没说明白呢,看这本书太早了。”

    他帮刘惠民解了个围,刘惠民连忙点头,“对对对,这本书全是文言文,你根本看不懂,就是在浪费时间。你怎么会知道这本书的?”

    “我跑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教授。跟他请教怎样能够快速的学会汉语,他人非常热情,特意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林朝阳的脑海中闪过早起看到阿毛和朱光遣一起跑步的画面,不出意外,阿毛应该是让老头儿给涮了。

    “这老头儿,真是太坏了!”

    林朝阳嘟囔着,然后朝刘惠民挤眉弄眼,“给他借本书。”

    刘惠民瞬间理解了林朝阳的心思,心想那个老教授不厚道,你也不是啥好饼啊!

    他一想到,阿毛这个卷毛老外张口“农民问题”、闭口“打倒土豪乡绅”就忍不住有种滑稽感。

    “阿毛,想不想看看我们伟大领袖的作品?”

    林朝阳见刘惠民没反应,便开口问道。

    阿毛眼睛一亮,“是毛的作品吗?我看过《红星照耀中国》,我喜欢他!”

    “那你可真应该看看他的作品,都是至理名言。”

    刘惠民无奈的看着林朝阳,他字都没认全呢,你给他推荐?

    借完了书,林朝阳送刘惠民和阿毛离开,看着阿毛的背影,心中很欣慰。

    他撺掇着阿毛借书并非是恶作剧,这种读物也挺符合阿毛这种汉语初学者,内容大部分都通俗易懂。

    又过了几天,赶上周末,朱光遣上午来到陶家。

    陶父正在给陶希文叠纸飞机,以为他是来找自己下棋的,说道:“你等会我。”

    “不找你。你们家小林呢?”

    陶父微微诧异,“他?在屋里呢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