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出谋划策(1 / 2)

加入书签

“皇上现在最愁的是什么问题呢?”姜娇认真的看着他。

  “唔,应该是钱从哪里来吧。”明赫摩挲着光洁的下巴,无论是挖河道还是赈灾,安抚民心,最主要的就是钱和粮食。

  而钱又是重中之重,粮食其它未受灾的地方可以买到。但是钱从哪里来呢?

  “我现在所提到的以工代赈,优势有三。

  一,现如今两岸百姓都需要赈灾,而赈灾需要的是有粮食能活下去。

  若是征调灾民来修河道,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百姓能活下去。

  二,有了灾民的加入,修河道就不缺人手了,而原本需要征徭役的人也不需要了。修河道的钱可以给灾民开支。

  即解决的修河道需要的钱,又解决了灾民的问题。

  三,江南的水往北调之后,南边的水就不会再发生洪汛灾害,而北边也有水灌溉良田。可以说是利万世之功。

  不过这件事有利有弊。好处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弊端也有。

  首先,灾民们本就受灾严重,民心动荡。让他们去修河道,若是一个宣传不当可能会引发哗变。

  所以如何引导是一个大前提。

  第二,主持兴修水利的官员有没有能力,是否廉洁,所播下去的款项能否到了百姓手里,百姓去修河道能否吃饱。

  这要建立完整的监察机制,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粮价,这两地受灾,粮价肯定会不可避免的上涨,这一点,作为朝廷要控制粮价的涨幅,不能太大。

  严厉打击商人囤积粮食,高价售卖。………”

  姜娇一连说了好几条观点。明赫的眼睛越听越亮。

  “爱妃真是朕的及时雨啊。朝堂之上那么多大臣都拿不出来了主意。没想到爱妃如此博学多才。”

  明赫是真的没想到姜娇会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激动的恨不得抱着姜娇亲两口。

  察觉到明赫越来越兴奋的眼神,姜娇快速的抢先一步:“陛下,快吃饭吧,饭菜都凉了,吃完我们再说。”

  “唉,好,好,吃饭,吃饭。”明赫此时心里无比喟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又拉着姜娇吃了一顿黏黏糊糊的饭,继续奋斗去了。

  第二天早朝

  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们看着今天的陛下,感觉似乎心情好了不少。议事的时候都没骂人了。

  明赫骂人不带脏字的,但是就是让他们无地自容。放到现代应该叫毒舌吧。

  比如,读圣贤书也并一定会让人变聪明,看看诸位就知道了。

  谁懂啊,谁懂啊,他真的是戳人肺管子啊。此时的一位老大人差点被气的当场阵亡。

  再比如,如果这种小事情都叫朕来拿主意,你们的脑子是用来摆设的吗?

  还有,最近乱七八糟的奏折太多了,全都打回去重写。

  说回正题

  明赫看了一圈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发问:“关于江南江北一带的灾情,诸位可有什么解决办法?”

  大臣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想当这个出头鸟。此时一位年轻的大人站了出来。此人身材修长,容貌俊秀,一身红色的官袍衬得面如冠玉,英姿勃发。

  “臣以为,应当修建河道,彻底解决江南的水患,把江南的水往北引流,浇灌农田,可谓一举两得。”

  这位就是徐家的徐克明。徐行之的嫡长子。现任翰林院。是去年的新科状元郎。也是明赫的表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