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排除变数(2 / 2)

加入书签

    “无须三千,给我百余甲兵。”

    庞统感到十分棘手,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引来黑熊,人家能诛王子师三族,为刘琦复仇自然不介意诛杀一批人的三族。

    他也清楚荆州人的秉性,担心未来黑熊强势干涉荆州,所以很多人会提前想办法堵死这种可能性。

    刘琦要帮袁谭在交州立足,真等袁谭立足,在袁谭协助下,刘琦个人财富暴涨,更不好对付。

    黑熊再强,终究有些遥远。

    可袁谭不一样,立足交州后能给刘琦提供巨额贸易收益,更能夹击荆南,让荆南人只能乖乖效力,失去反抗、周旋的余地。

    等到刘琦与袁谭互为唇齿时,那荆州人彻底就被绑死了。

    他们虽然称赞、颂扬刘琦的仁厚与保境安民政策;可内外形势是会变的。

    等到十几年后,荆州下一茬人口顶上来,北方也打烂了,荆州人就该乘势而起。

    可看刘琦的样子,未来荆州人还怎么跳出来摘取乱世最后的硕果?

    对于摘取乱世最后的硕果,庞统目前并不感兴趣。

    鹿门山学好好发展下去,对庞家来说比什么都强。

    没必要冒险,只要荆州平稳渡过这个乱世,未来鹿门山壮大,庞家足以成为当世顶级世族。

    扶持刘琦,保证荆州平稳落地,是符合庞家长远未来发展的规划。

    庞统是经历过前线的,也见过太原、河东叛军是怎么被黑熊整编的,也见过新整编部队是怎么相互抄家的。

    就荆州的富饶,以及富饶表象之下的主奴矛盾,真把黑熊引来,三部王庭匈奴人怎么死的,荆州大姓豪强就得怎么死。

    现在谁坏刘琦的事情,就是坏他庞家、他庞统的事情。

    别说鹿门山同学,就是亲戚,也要付出代价!

    见庞统杀气腾腾,伊籍也不敢疏忽,亲自点选郡兵精锐。

    次日,庞统南下,路过隆中卧龙岗。

    诸葛亮自号卧龙,居住的那片小山岗也就有了这个响亮的地名。

    庞统留大队甲士在汉水边上等候,只携带数人提着礼物来见拜见诸葛亮。

    诸葛亮仿佛在等他,并未远游。

    庐舍内,诸葛亮烹煮茶汤,听着庞统讲述北方见闻。

    行程太过于急促,庞统根本没时间去长安研究什么蔡公遗书,抵达蓝田就接到了黑熊的调令。

    在风陵渡补充马匹后,混杂俘虏、降军改编的部队就渡河参战。

    说是参战,前后没打过仗。

    但始终发挥着作用,正是有文聘、阎行、吕常混合而成的这五千多人,才堵死了汾水道,逼迫河东叛军只能走韩信岭官道。

    后续黑熊整编各种降军俘虏时,这五千人就如同压舱石。

    只要这五千人组成的驻军不乱,被整编的新编军队也不会轻易发生哗变。

    新编部队完成第一波抄家、迁徙任务后,文聘所部开始遣返。

    若不是为了协助赵云羁押俘虏,文聘所部不会这么快返回荆州。

    原本也在犹豫,但算上粮食压力和刘琦安全问题后,文聘所部提前遣返。

    此刻庞统为了惊吓诸葛亮,详细讲述风陵渡东侧的巨大骷髅巢。

    本是木桩围起来的一片空地,木桩之间用横木连接,远远望着仿佛一个巨大鸟巢。

    关中兵前后斩获的首级都会搜集运输到风陵渡,投入这个巨大的鸟巢。

    “前后十万首级,未能过其半。”

    庞统眯眼讲述:“原本是威慑袁谭所建,那时候黑镇北进击渭北诸将,担忧袁谭自弘农袭击。故拔华阴,立木巢,垒斩获首级于其中。自此,袁谭始终无窥伺之意。”

    诸葛亮听了问:“当时天气尚暖,岂不是蛆虫盈野?”

    “或许吧,十万青壮就此覆亡,孔明难道就没有感触?”

    庞统盯着诸葛亮:“我不想荆襄之地,重现泗水之事。”

    诸葛亮也平静回应:“我不知其他,季常一家没有牵连其中。还有我妇翁也讲述过,黄、蔡两家皆无举动。”

    “原来是他?”

    庞统反问,诸葛亮不做解释。

    见此庞统略有些释然,就劝说:“孔明有经纬天地之才器,以我之见,何不入关中?”

    “妇翁也这样劝。”

    诸葛亮说着端茶小饮,又笑了笑:“奈何我这人受不得气,又非亲非故,他怎会重用于我?我也知晓司马芝才器,他虽能重用,也只限于此。”

    “关中不乏俊彦,未见他简拔重用。”

    诸葛亮讲述自己的难处:“今其霸业将成,我再北上相投,岂不见笑于人?”

    “孔明所言不实。”

    庞统立刻纠正:“据我所见,黑镇北器量颇大,不肯轻易授人,是担心所托非人。以荆州如今的形势,孔明留之无用,何不往关中一行?若是荆州生变,孔明也可援手。”

    见诸葛亮不回复,庞统就问:“孔明可是为王子师鸣不平?”

    “岂会?”

    诸葛亮立刻解释:“此举,必教曹贼寝食难安!我听闻后,亦深感痛快!这等窃据权位的禽兽国贼,我只恨报应的迟了。”

    “既然孔明无仇无怨,又有什么好忧虑的?”

    庞统反问:“自黑镇北入世以来,可有滥杀之名?”

    诸葛亮听了故意上下审视庞统,一个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以战争手段砍掉十万颗脑袋的人,你竟然说他不滥杀?

    见诸葛亮模样,庞统就明言说:“荆州自此多事,孔明是徐州人,不该卷入。”

    “好,我就应士元所请,去关中看看。”

    诸葛亮说罢端茶饮尽,放下空杯,庞统见此也就主动请辞。

    把诸葛亮赶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起码可以保护诸葛亮的安全。

    荆州即将爆发的冲突,敌我难辨。

    将同辈里的诸葛亮赶走,庞统可以少一层顾虑。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