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此乃太宗飙车之地(2 / 2)

加入书签

  给我上,跟我上,这其中的区别大着呢!

  创业之初,就要多冒冒险。

  而且这饮马川在曹杰看来,也并不是太过凶险,只要避开辽国军队,一举便能拿下。

  “放心吧!有咱三兄弟在,天下哪里不能去?”

  六人并两个向导昼伏夜行,有惊无险穿过边境线,抵达燕云。

  燕云十六州,是汉家男儿永远的痛。

  儿皇帝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了出去,最后的结果就是遗祸至今。

  大一统的王朝,没有燕云,那等于是将中原要害暴露在草原民族的铁蹄之下。

  从燕云而下,直至东京城下,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当年雄心勃勃的太宗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向辽进攻,起初宋军攻势凌厉,连战连捷,很快就围困了辽南京(燕京)。

  太平兴国四年,双方在高梁河激战,宋军大败。

  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九千铁骑把十万宋军打得全军覆没,太宗皇帝中两箭,逃命中在高梁河飙了一次驴车,这才没有被俘。

  太宗箭伤年年复发,最后就死于这个箭伤上。

  其实他真正的死因可能是死于心病,高梁河一战在他心里埋下了永不磨灭的阴影,十万宋军被九千辽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天天想着都来气。

  那时候宋刚灭了北汉并于此战中收降杨业杨无敌,太宗挟灭北汉之余威来攻辽,谁能想到竟然会惨成那样。

  四年以后,辽景宗耶律贤病逝,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年仅十二岁,他的母亲萧绰就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此时开始执政。

  太宗趁着人家主幼国疑,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二次伐辽,东路军是主力,由平定中原乱世的大将曹彬亲自指挥,田重进出中路,潘美、杨业出西路。

  可惜,东路军一出河间府就遭到辽军主力的痛击,南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四万铁骑把十万宋军又打得全军覆没,曹彬带了几十人逃离战场。

  不可不说,每一届南院大王都厉害无比。

  中路军田重进吓得就没敢出去,就砍了一些契丹老百姓的脑袋,提着回去冒功。

  西路军那边潘美、杨业出去之后,幽云十六州占了云中四个州,应该说是大捷。但辽军主力是骑兵,等东边的战场一平定就迅速回师西线,然后大宋西路军的补给跟不上,潘美只能后撤,杨业就打掩护。

  最后西路军逃了一部分回来,杨家将全军覆没,杨无敌兵败被俘,关在昊天塔绝食殉国而死。

  两次大战,两次惨败!

  之后,大宋就被人家打怂了。

  可是你不打人家,人家就要来打你,太宗皇帝两次进攻燕云十六州失败,萧绰萧太后也不是一个善茬子,哪里会忍耐。

  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

  名将萧挞凛攻破遂城,力攻定州。

  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

  幸好苍天保佑,大宋走了狗屎运,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了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

  寇准趁机发起和谈,这才有了澶渊之盟。

  然后,宋辽边境便有了长达近百年的太平,对于大宋而言,短时间里确实是赚了,但终究还是亏了。

  史书上有了大怂的称号,洗刷不去的耻辱。

  当夜,曹杰一行被一条河阻断去路。

  细细分析了一遍地图,曹杰笑道:“此地就是高粱河了。”

  “高粱河?怎么听上去有点熟悉。”阮小七问道。

  “此乃太宗飙车之地……当年太宗驾一辆驴车弃十万大军南逃,辽国精骑愣是没追上。嘿嘿……”

  曹杰背着手,遥望着中天上的缺月,只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