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杏影席地(七)(2 / 2)

加入书签

    “嗯。姨母之前就对我说过,如果陛下要处置书院的学生,就让我以‘代罪”之法,替他们求情。”

    “为何?”

    易琅摇了摇头,“我也不明白,但我想救这些学生。”

    他说完正了声因,复了一遍之前的话,“请杨侍郎替我回禀。”

    **

    清波馆内,杨婉仍然抱着膝盖,坐在后堂外的石阶上。

    馆内的人都没有睡,有人在诵文,有人在看书,掌柜和伙计们张罗着,送了一把又一把的蜡烛进去。

    不愧都是读书人。

    杨婉撑着下巴,听着堂内渐渐起来的读书声,心里总算有些安慰。

    她将袖子拉下遮住自己的手,将身子缩得紧了一些。

    那是邓瑛入诏狱的第一夜,她也孤身一人,在清波馆里守着这些惶恐的学生。

    她与那个男子之间,说不上谁更勇敢,但她可以想象得到,以邓瑛的修养,他此时一定比杨婉更平静,但他内心的疮痍,却比杨婉要多得多。

    从认杨婉认识邓瑛开始,她就觉得,邓瑛像是一个与寒霜共性的人。

    再厚的衣裳穿到他身上,都会显得单薄。

    至此杨婉已经不愿意再见到他被剥得就剩一件囚衣庇体。她明白,他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却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他自己的身体,但那同时,也是他对这个世道维持谦卑的原因。

    他一直恐惧入衣冠的局。

    在大明,像他这样的刑余之人,与女人没有什么区别,除开皮肉之苦本身,更大的惩罚其实是一种生于公序良俗之中,对□□的羞辱。杨婉有的时候会后悔,自己当年为什么对心理学这么学科持怀疑态度,如果她当时可以谦卑一点,认真地接触一些严肃科学的心理学,那么她对邓瑛心理的认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只停留在社会学的层面。

    她也许能做一些具体实践,哪怕作用不大,但至少能让这个男子放松一些。

    邓瑛什么时候最放松呢?

    杨婉脑中浮现出了他躺在自己身边的情景。

    在这种时候,想起做(和谐)AI的事,杨婉对自己有些无语。

    她咬了一口自己的手臂,逼自己抽魂。然而邓瑛的面容,他褪到脚踝处的亵(和谐)KU,他有感觉时埋着头不说话的样子,一触即发,瞬时撩起了杨婉的情(hexie)欲。

    她坐在风地里,任凭自己荒唐地在理智与欲望之间煎熬,闭着眼睛,强迫自己内观自己的欲望,继而慢慢发觉,好像只有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邓瑛的衣冠之局,才不会输。

    “给。”

    覃闻德的声音打断了她的“煎熬”。

    杨婉忙拍了拍自己的脸,抬头道:“什么东西啊。”

    “我们吃的馒头。”

    杨婉接过咬了一口,笑了笑道:“都硬了。”

    覃闻德坐下道:“已经快到子时了,能不硬吗?”

    杨婉捏着馒头站起身,看向院墙。

    “北镇抚司有多少人守在外面。

    覃闻德伸开腿,“百十来人。不过我们也不带怕他们的。”

    杨婉摇了摇头,“你不能这么讲,我们让你们封清波馆,是为了拖延时间,并不是让你们送死。”

    “我老覃不怕,老子就是和他们镇抚司不对付。”

    “不可这样讲,谁没有妻儿,你不怕死就能逼别人死吗?”

    “是……夫人说得也对。”

    覃闻德一面说一面抓了抓后脑勺,“说起来,督主也说过类似的话。”

    “什么话。”

    “嗨,我这脑子哪里记得清楚,大概就是要咱们拿了钱财要对家里人好,可他自己真的……夫人啊,我都想问问您了,您委屈不?”

    “我早就知道他是个渣男了。”

    “渣男……是什么。”

    杨婉笑了一声,低头将粘在唇上的发丝撩了下来,“渣男就是对老婆不好的男人。”

    “哦……”

    覃闻德认真地点了点头,“那督主的确是个渣男。”

    杨婉一下子笑出了声,“等他回来,你不能这么跟他讲啊。”

    覃闻德道:“这有啥,我们兄弟们都觉得他对您不够好,哪有那样的,渣男,啧……要不得。”

    杨婉听完这句话,笑得摁住了腰,半天才缓过来,刚腰开口说话,忽然听到正门传来撞响,“砰砰砰”接连几声,接着外面便骚动起来,堂内学生都惊醒了,纷纷面色惶恐地地挤到门边。

    覃闻德抓起刀“噌”地站了起来,“怎么了!”

    门上的厂卫禀道:“千户,北镇抚司使来了。”

    “妈的。”

    覃闻德抹了一把脸,“跟我出去。”

    “不要动手。”

    杨婉站起身,“你们挡不住。”

    覃闻德道:“这些学生怎么办,护都护了,总不能就这么把人交出去吧。”

    杨婉理了理自己有些散乱的鬓发,“我自己去。”

    她说完转身朝身后的学生道:“如果这次我没能救下你们,那我就跟你们一起入诏狱。如果我救下了你们,我想求你们一件事。”

    众人听完,怔怔地朝她点头。

    杨婉抬头道:“我想求你们,笔墨喉舌之上,饶邓瑛一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