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李怀德的小九九(2 / 2)

加入书签

    餐厅内摆放着两张宽大的餐桌,每张桌子足以容纳十几人同时用餐,显得气势磅礴。

    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画,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整个餐厅的装修简洁而不失格调,让人感受到一种低调的奢华。

    除了餐桌,还配备了酒柜和茶台,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主人的精心安排。

    这里,是刘之野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场所,每一次的聚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热烈的气氛。

    刘之野的这座四合院,占地辽阔,房间琳琅满目,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四周环境宜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一片人间仙境。

    这里已经成为他们这个圈子中度假休闲的绝佳去处,每当忙碌之余,他们便会齐聚于此,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沉浸于这片宁静与美好之中。

    每一位踏足此地的亲朋好友,都对这里的美景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有些人甚至萌生了想在刘家庄购置产业的念头,然而,现行的政策却是不允许的。

    如今,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刘家庄对于建筑土地的申请已经变得极为严格。在村庄的长远规划下,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建造房屋了。

    这一变化,无疑给刘家庄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预示着村庄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那些没有刘家庄本地户口,却渴望在这里安度晚年、建立家园的外来人士,又该如何应对呢?

    刘之野却有一个妙招,那就是提议建设一批房子出租。这些房产虽不能买卖,但租客可以长期租住,房租则根据每年的物价涨幅进行相应调整。

    这就解决了一些人的需求,还为村里增加一些消费人群,可以为村里增加一项特殊地收入。

    说白了这就像是后世的养老院,疗养中心一样,有能力来此养老的人,肯定都不是些一般人。

    这里的环境优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画卷。

    不仅如此,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为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里还拥有便利的医疗条件,中医药研究所的存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尽管这个地方深藏在大山之中,交通却异常便捷。只需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可以轻松抵达繁华的市中心。

    近期,村子与交通局紧密合作,共同规划了一条新的公交路线。

    一旦这条路线建成,村民们前往区里、市里的交通将变得极为便捷,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体验。

    这一举措无疑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进一步拉近了村子与外界的距离。

    而且,如今的刘家庄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城市的生活。

    村里的沼气燃气管道即将在年底完工,这意味着家家户户都将迎来便捷高效的燃气灶时代。

    一旦这条管道投入运行,村民们将彻底告别传统的柴火灶,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比起京城里的居民还在继续使用煤球炉子,无疑是更为现代化一点。

    此外,其价格也异常亲民。若非担忧村民滥用,造成浪费,村委会几乎打算无偿进行供应。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刘家庄,街道整洁得仿佛刚被雨水冲刷过一般,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路灯矗立在道路两旁,为夜晚的村庄增添了一抹明亮。

    自来水从家家户户的龙头流出,清澈甘甜,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饮水犯愁。

    下水道设施完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整个村庄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这个村落可谓一应俱全,基础设施完善。邮局、储蓄所、供销社和集市等生活必需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教育方面,从幼儿园到初中的教育资源丰富,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村里还设有健身娱乐场所,为村民们提供了锻炼身体、丰富精神文明的好去处。

    这样的好地方,确实让人心生向往,仿佛就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村里的居民数量众多,每逢集市日热人更多,整个村子都会变得热闹非凡。街头巷尾,人声鼎沸。

    赶集是京郊农村的一大传统。京郊集市各具特色,有大有小,其中不乏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集。

    据说京城地区最大的集市——靠山集,就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刘家庄的集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的规模,已经不输靠山集。

    刘家庄的集市跟别的地方一样,都是农历逢二、逢七开集。

    每当赶集日,周边几十里外的村民都会汇聚而来,集市上山货、干果、小吃、特产、水产、服装、日化用品、小五金工具等一应俱全,一次购买的货物可以用一周到半个月的。

    五六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购买力提高,人们对日用生活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此,国家要求商业部门积极组织和指导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在这个大政策下,农村集市逐渐繁荣。

    今年一月六日,《京城日报》出版的3版上的时调《爷儿俩赶集》其中,就对刘家庄赶大集有过这样生动的描述:

    “爷儿俩进集看不暇,人山人海,闹闹喳喳,东街是贸易栈,门口挂牌价,西街是供销社,百货样儿杂,小伙买年画,姑娘选花袜,老婆儿办年货……不难看出,当时的集市十分红火,吃的、穿的、用的,卖什么的都有。”

    刘家庄,这个昔日宁静的村落,正悄然蜕变为京西地区一颗璀璨的农村商业明珠。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摆脱了单一的农耕生活,开始融入更多商业元素,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目光。

    随着商业的繁荣,为了更好地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刘家庄也出现了一个特除岗位—市场管理员,他们由半脱产的部分民兵担任。

    …………

    今天,刘之野的岳父岳母也光临了。他们并未与年轻人同桌用餐,而是选择了与刘之野的父母一同享用。

    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长辈间的亲近,也保持了年轻一代的自在氛围。

    “亲家,这里也是你们的家,以后可得常回来啊!”邓茹笑着说道。

    崔教授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肯定会的,我们也喜欢这里。不过,我们两口子,最近参加了国家一项重大科研任务……”

    甘工也说道:“等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我们也准备退休了,正好回来跟你们来做个伴。”

    “对了,老刘,你真打算回来教书了?”

    刘竟斋的眉头舒展,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兴奋地说道:“决定了,明年过完年,我就调回来,以后就在村里安心教书育人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讲台上,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场景。

    随着儿女们各自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不仅成家立业,更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了超出他预期的辉煌。

    刘竟斋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了,没有遗憾。于是,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就成为了他现在最热切的愿望。

    父亲的愿望,刘之野当然要帮他实现了。于是动用了很强力的关系,才促成此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