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新的产业(2 / 2)

加入书签

    在《西游记》里面就有一个情节,唐太宗把唐三藏送至关外,端起一杯酒递给唐僧。

    “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素酒是什么概念?因为古人把酒分得很清楚,用粮食酿造的酒被称为荤酒,水果酿造的称为素酒。

    喝完素酒之后,人的情绪没那么激烈,就像现在人经常吃素,跟吃肉的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

    京城地区所产的果酒的成就一向很高。

    其中很多的名品除了历史上作为宫廷御酒之外,在近现代的各种舞台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比如说,新华夏成立后的京城夜光杯葡萄酒厂。

    这家酒厂出产的果子酒,就于1951年走出国门。参加莱比锡世界博览会,获得好评。

    另外,还有建国后的京城葡萄酒厂,南郊的葡萄酒厂,都生产果子酒。

    这些酒有,30度的红星牌“橘子酒”,“青梅酒”、“燕宾酒”、“山楂酒”、“桑葚酒”、“苹果酒”、上义传统“菠萝酒”、楼头牌“莕仁蜜”、玉杯牌的“香蕉酒”等等种类繁多。

    京城人是最好酒的,清代就有“酒品之乡,京师为最”之说。

    看京城人有着那种与生俱来的范儿,对于酒,那是要去“品”的,这和与人交往的过程是一样的。

    酒刚喝到嘴里时那种“烈”,喝下去之后那种“柔”,只有喝到这个时候,才会出味道,即品味人生的味道。

    而老京城最出名的白酒,就是菊花白、莲花白和府酿白,它们是清朝时期专供皇家享用的养生酒。

    前朝那会儿京郊很多王府的王庄,他们也有自己的烧锅酒。但它们不是普通商品,只有上层人物才能喝到或是相互馈赠。

    这些酒市面上是见不到的,老百姓只能喝“烧酒”,“二锅头”之类的白酒,以及“果子酒之类的素酒、清真酒,还有像什么绍兴黄酒之类的米酒黄酒。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常见的酒,那就是啤酒。

    而啤酒进入华夏,是大烟战争以后了,当年老京城戏称啤酒为“马尿”。

    早在民国初,京城就创建了第一家啤酒厂,名为双合盛啤酒厂,它是夏国第一家由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

    后来又到了37年那会儿,这家啤酒厂产的啤酒,甚至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过奖,成为了享誉国际的名牌啤酒。

    但是,老京城人却长期对啤酒是抱着排斥的态度的,直到建国以后,才慢慢地接受起来。

    就是到如今,也只是在一些群体里流行。一般家庭是不会喝的,嫌贵不如白酒实惠。

    老百姓还是喜欢喝白酒,酿白酒是需要粮的。

    可是,近几年粮食都不够吃,人们怎么会舍得去拿宝贵的粮食去酿酒呢?

    所以如今市面上的白酒涨价了,导致其他的酒类也翻着番儿的涨。

    以茅台为例,1953年的出厂价1.28元,零售价2.84元。

    等到61年时,粮食收成少,造成白酒产量下降,白酒也涨价了,同规格的茅台酒出厂价2.05元,零售价4.07元。

    没过两年,茅台酒又从4元多涨到了8元多一瓶,不长时间,又从8元多一瓶涨到了12元多一瓶。

    果子酒的产量就更低了,因为这年月由于运输问题、深加工问题、水果产业普遍没有形成规模。

    导致了,果子酒工艺早就有了,但是一直属于小众,京城地区市场上还是以喝白酒为主。

    此时,刘之野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刘家庄水果种植业的繁荣景象,规模日益壮大。

    刘家庄在吞并了邻近村落之后,疆域骤然扩展,覆盖了方圆数十里的土地。

    然而,这广袤的领土中,山区占据了绝大部分,平原仅局限于永定河沿岸的一隅。

    在这片崎岖的地形地貌中,发展大规模农业显然不是明智之选。

    因此,在刘之野的指引下,刘家庄明智地选择了以经济作物为发展重点。

    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经济作物,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产业涵盖了稻田养殖、畜牧业发展、中草药种植、水果产业种植以及珍贵树木种植等多个领域。

    在刘家庄,其中的水果产业逐渐崭露头角,日益壮大。

    然而,受限于当前的交通状况,运输并不便捷。仅凭本地市场,终有一天,水果的供应会远超需求,利润也将变得微薄。

    因此,刘之野深谋远虑,决定提前为这些水果产业探寻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天三大爷刘元海,说起“猴儿酒”道是提醒他了。“对呀,可以用水果酿酒啊!”

    这不仅能有效解决未来水果过剩导致的销售难题,更能缓解当前酒类产品的供不应求现象,为刘家庄注入一股持久发展的产业新活力。

    刘之野记得未来的2023年那会儿,华夏酿酒行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万亿,达10802.6亿元,多个酒种营收、利润持续保持连年增长。

    而酒业跨入万亿之列,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未来又是一个蓝海,不下于中医药的一个行业。

    根据当时夏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夏国GDP就达到126.06万亿元。

    照此计算,2023年那会的酿酒行业在GDP中占比0.857%,市场规模、成长速度和影响范围,绝对不可小觑。

    在刘家庄,随着酿酒业的兴起,它有望成为继建筑业、中医药业和食品饮料行业、养殖种植行业之后的又一个繁荣发展的产业。

    此外,水果产业亦拥有广阔的深加工前景。

    举例来说,诸如罐头等一度被视为奢侈品的食品,以及深受京城人喜爱的京城果脯等,都是水果产业深加工的典范。

    京城果脯,又称京式蜜饯,其制作来源于御膳房。

    它采用宫廷传统秘方,由鲜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个品种、几百个规格的各类产品,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京城果脯蜜饯的品种很多,果脯和蜜饯的区分,按照老京城人的习惯,把含水分低并不带汁的统称称为果脯。

    例如:苹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枣脯(又称金丝蜜枣)青梅脯、红果脯等。

    这些产品不仅能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也会为水果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于是,刘之野毫不犹豫地将心中的宏伟蓝图细细描绘给三大爷听。

    三大爷刘元海如今对刘之野言听计从,只要是刘之野提出的建议,无一不被视为至理名言。

    在刘之野的智慧指引下,三大爷刘元海行事是愈发果断,决策也愈发精准。

    现在,当刘之野再次提出一项产业规划时,三大爷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

    “之野,你的提议我深表赞同。”他简洁地说,又接着道:“其他的事情都好解决,我们手头有充足的厂房和原材料。”

    “饭关键就是人,主要是懂酿酒的技术人员,咱们可没有啊!”

    刘之野微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透露出自信:“其实,这并非难事。

    我们只需邀请国营酿酒厂的专家前来指导,同时以优厚的待遇吸引那些酿酒世家的精英加入我们的团队。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酿酒人才,如此双管齐下,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