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脑洞大开,胸怀宽广(3k)(2 / 2)

加入书签

    何总没转过弯儿来:“中间加一道程序,那不是更慢了么?”

    说到量产,这一个月,经过运算所、1274厂等多方努力,产量达到了令人惊喜的——5台。

    何总他们对于高振东的多才多艺,已经有点儿麻木了,但何总还是没忍住:“高主任,你学材料的,除了对计算机有研究,连火控都有见解?”

    “是的,我以我家所有Vodka的名义发誓。”

    当然,这东西是不可能放回四合院了,第三轧钢厂技术科第一研究室这边,专门在高振东办公室隔壁腾了一间办公室作为计算机房,安置这套东西,好在这套东西占地很小,要不然这办公室还真不好找。

    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常见的电子元件,全世界大点儿的国家,都能生产。

    高振东:???

    就在大家对量产越来越期待,越来越渴求的时候,祖国大地的南面,港岛,约翰牛的关口管理人员正在看一份报关单。

    “不不不,这是我们在他们东北航发机构支援的专家传回来的消息,虽然我们的朋友把秘密守得很严,但是他还是听说了一些消息。”

    “那看来的确是真的了,我亲爱的达瓦里氏。好的,我知道了,我们得做点儿什么,我会向上面汇报的。”

——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过去,高振东已经把晶体管计算机的使用者的培训做完了,现在这批人,已经熟练掌握了使用DJS-59型计算机进行程序编制、数值计算等工作的理论技能,正在进行上机实操训练。

    与此差不多同时,北边的大毛子负责航空发动机的某地,正在发生一段对话。

    因为你不是搞这个的,却对内部的细节都极为了解的话,这事儿说不清楚,所以只能先捡一点说说,引起他们兴趣就好。

    激光现在还停留在理论上,激光测距仪自然是没有了。

    “该死!我已经一天,啊不,五个小时没碰那玩意儿了。你得听我说,这是真的,我没有证据,但是我们的人无意中看到了他们的发动机台架测试推力数据,比我们提供的高10%,而且听说,这不是他们的极限。”

    高振东提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说,瞄准线的控制反应会很慢了?火炮稳定也很难对吧?”

    “对,分开,瞄准镜和炮分别各自稳定,坦克乘员操作和稳定的是瞄准镜,然后再用瞄准镜的状态,反馈到火炮稳定系统那边去稳定和操作火炮。”

    “我亲爱的达瓦里氏,你这是Vodka喝多了么?”

    此话一出,草原拖拉机厂的人惊为天人,无话可说。

    “那瞄准镜是与炮是刚性连接?镜随炮动?”

    “达瓦里氏,我们南边那位朋友,好像搞出来一些我们很需要的东西。”

    说完又有点儿不好意思:“倒不是我不相信你,主要是规定就是那样。”

    何总一脸的钦佩:“高主任,你这可真是胸怀宽广啊。”

    “对对对。”

    何总仔细想了一会儿,在脑袋上拍了一巴掌:“我明白了!乘员只稳定瞄准镜,那瞄准线就非常稳定,这玩意儿轻嘛。这样就解决了现在炮、镜刚性连接导致的连瞄准线自身都不稳定的问题。”

    为什么5+1=5?因为新产的5台中,有一台被返给了高振东,高振东说得很清楚,他还有大量的想法需要实现,甚至这一台,是同时配置了大容量的磁芯存储器和高速的晶体管存储器的。

    报关内容,是一批电子元件,晶体三极管,数量7万只。

    “这还是我们只单向稳定火炮的俯仰,如果加上水平方向还要稳定庞大的炮塔的话,那就更没法搞了。这也是我们现在只实现了火炮俯仰单向稳定的原因之一。”

    高振东问了一个不那么敏感的问题:“何总,我们的坦克火控,测距是怎么测的?”

    何总一句“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差点儿脱口而出,但是理智上还是忍住了。

    “瞄准线稳定了,理论上剩下就是解决炮稳定线和瞄准线的逼近速度和震荡幅度的问题了,这可比原来的情况好多了,甚至,连水平方向炮塔稳定的问题也看到了希望,加大电机,加大力度!”

    高振东不再和何总说这个,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何总,说完了炮和弹,我们再说说火控。”

    何总:“那高主任学的是?”

    “怎么数量这么多?”

    报关人递过来一个纸包,微笑着用英语结结巴巴的说道:“我们.比较喜欢听收音机。”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