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进口农机(2 / 2)

加入书签

    观察着这一幕,郭阳决定继续加把火。

    但它从未在国内生产过采棉机,有的只是组装。

    “余总,该不会你公司没有这些品牌的代理经销资质吧。”

    一是国产农机的质量确实堪忧,虽然能用机械碎片进行提升,但进口的最新农机也可以再次提升啊。

    也就是说总有一天郭阳会没法再获得机械碎片。

    “余总,农业机械制造厂的事我也不是拿你寻开心的,我是真有这个计划,只不过这个厂的选址肯定得在西北地区,未来很久一段时间我的投资中心都会在大西北。”

    二是种子商店能解析出相关的技术资料,如果再有具体的农机进行实物研究,后续能产生不错的研发价值。

    郭阳豪气的说道:“钱不是问题。”

    本来国内牧草的收益就低,前期还不要命的投入成本,这个项目能不烂尾就算是成功了。

    郭阳笑了笑,也不恼怒。

    “而且我对这方面也只懂点皮毛,具体的方向到时候肯定还要仰仗你。至于合作方式,如果你有意向我们可以谈。”

    所以,他才随口提了一起搞个农业机械制造厂,但他却没想到余洪海的反应却超出了他的预料。

    后续的项目?

    余洪海满脸的不相信,前期的这20万亩盐碱地就够你玩的了。

    “咳咳……”

    “不瞒你说,郭总,你刚才说的那些品牌我只代理了约翰迪尔,约翰迪尔进入国内市场比较早,97年就在国内建立了第一家工厂。”

    因此,郭阳才有了自己投资建设农业机械制造厂的想法。

    郭阳也不知道他联想到了什么,只能坐在原地等他缓解过来。

    “那成本肯定要高上不少。”

    原本他并不急于做这件事,但现在刚好在汉诺威碰到了余洪海。

    对于约翰迪尔,郭阳太熟悉不过了,曾经他多次采收棉花都是请的迪尔。

    闻言,余洪海也眼前一亮,但随后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这小兄弟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啊,这些品牌全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

    郭阳犹记得到2023年芬特都没有进入华夏市场的想法,这也可能与芬特早在1997年就被老美爱科公司收购了有关。

    突然,郭阳想到了什么。

    “不知郭总看上哪些品牌的农机了?”

    余洪海在潍坊的农业机械公司虽然不以生产研发见长,但营销能力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啊!

    “国产的农机也完全可以用啊,而且郭总你的公司初建,要花钱的地方还多,国产农机更便宜啊,甚至二手农机也可以考虑的。”

    最高峰时约翰迪尔占据了国内采棉机市场70%的市场,每年在国内的盈利超过千亿元。

    “而且我也不要多了,你只要帮我搞到两台台他们最新下线的大马力拖拉机就行了,深耕犁和旋耕机等配套机具也要来一套。”

    “除此之外,克拉斯涉及牧草种植的割草、青贮收获、翻晒、搂草、打捆、包膜、运输、制粒等众多环节的机器,也给我准备两套……算了,还是一套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