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引进一家企业,火了一个产业(2 / 2)

加入书签

    等他到村里时,恰好看到赵明智的地里来了一大波人。

    项目总共涉及全县11个乡镇,3.5万户农户,种植面积超过了两万亩。

    多承包些地,一年收入也少不了。

    这也是产业整合的必然之路。

    有潜力而市场不大,有产业而实力不强,很难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陈老汉老两口像往常一样,弄了两大背篓的辣椒装上三轮车。

    两亩地,螺丝椒已经卖了1000多元,甜椒一亩地更是已经卖了4000多元。

    最终,种植与加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那些城里人很稀罕这一口,回头客不少。

    县域内加工企业原料购进各异,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品牌混杂,销售渠道也局限于西北五省。

    除了辣椒粉、酱等初级产品外,辣椒碱、色红素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逐步的研发之中。

    农业执法队伍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资专项打假,查获假劣化肥、问题农药、假冒农膜不计其数。

    “我一家人辛勤忙活了大半年啊,还没看到辣椒果实,就开始枯萎了。”

    但转头就成了牛夫人。

    与此同时,金川的辣椒示范基地也发展的热火朝天。

    引进一家企业,却带火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陈老汉挥了挥手,叼着旱烟就出发了。

    天椒1号在当地的亩均收益能达到了3000元,让此前引种的‘美国红’红辣椒品种黯然失色。

    知道种子没有合格证,你也敢买?

    天还没亮,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晨雾。

    并购全王一事主要是他在跟进。

    陈老汉看了不一会儿,他老伴就注意到他回来了,急忙过来抢过挂在腰间的小包。

    局里做了那么多的宣传培训,咋还是有人不听呢!

    赤红1号甜椒味道偏甜,果肉丰满,既没有辣椒的辣味,又含有比辣椒更丰富的维生素。

    农业局的执法人员也头疼得紧。

    郭阳正在参观着全王工厂里新安装的各种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这半年来,天禾和苜禾也各自控股了家中小型农机厂,但那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

    “我走了啊,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

    其实陈老汉心里也挺舒坦,赵明智一家人此前克扣他工钱的事,直到现在他都还有怨念。

    郭阳笑了笑说道:“这种事就交给执法部门和律师团队了,给那么多钱可不是白养着他们的。”

    陈老汉不懂什么是产业。

    此番行举,如同在隔靴搔痒。

    天禾的入局,不给加工厂商留活路。

    同时示范基地因为还种植了5000亩赤红1号甜椒,导致天椒1号在面积上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鲜椒种植户可以对外卖,但干椒全王会全部溢价回购,还固执留在本地的其余加工企业注定只能被绞杀。

    从品种选育、育苗、种植管理开始,天禾、农牧和质监部门就广泛深入农村巡回宣传。

    唯独示范基地里的假种假苗现象极少,天禾的规模化设施育苗模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县里的企业规模太小了,十余家加工企业,实际加工总销量不到150t,订单农业更是只有全王一家,年产值也就150万左右。”

    “怎么没果实?”种子店的老板指了指干枯辣椒树上的零星几颗辣椒。

    螺丝椒和甜椒都已经断断续续卖了一个多月,枝条上还在源源不断的结新的果实。

    他的设备是当年他四处取经,经过几个月的设计,才制造出来的辣椒夯砸机。

    不得已,只能低价卖给了收购商一些,但每斤也有8毛钱,利润还是很高。

    任福已经在琢磨着转行了,天禾虽然不给小加工厂留活路。

    但为了维系产业链,构建市场体系。政府部门,甚至天禾在产业的上下游都给足了扶持和优惠政策。

    随后便是加工、质检、贮藏,也逐步了标准化生产。

    兰市,

    ……

    但也颇为同情赵明智一家人的遭遇。

    一百多亩地辣椒不结果实,损失得有多惨重啊!这家人虽然品性不太好,但也是勤劳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