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种子产量(2 / 2)

加入书签

    “并且所有的步骤都是按照技术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

    “他们家能赚钱,我是一点也不意外。”

    ……

    与此同时,与外界长期保持隔离状态的良种繁育基地里。

    不显山不露水的天玉1号也成熟了。

    但其实在严格的隔离保护措施下,天玉1号一直是实行的精细化管理。

    每亩的种苗株数、株行距都有严格要求,植保管理等也是严格执行。

    从4月中旬开始播种,经过了5个多月的生长,此时天玉1号的苞叶基本变黄。

    籽粒也变黄变硬,呈现出特有的光泽。

    已然到了最佳收获时期。

    为了保证种子质量,300多亩的天玉1号制种玉米全部采用人工收获。

    装袋、上车、晾晒、脱粒、清选,包装入库。

    一切都俨然有序。

    严群脸上的神色十分的精彩,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担忧。

    “老板,种子产量结果出来了。”

    郭阳饶有兴趣的抬起头,

    “看你这模样,是产量没达预期?”

    严群摇了摇头,将一份报表递给了郭阳,说道:

    “产量可以,就是库存压力会不会太大了。”

    郭阳看了看报表上的数字,

    天椒1号,平均种子亩产量60斤,总产量15万斤,

    赤红1号,平均种子亩产量50斤,总产量12.5万斤,

    天玉1号,平均种子亩产量2000斤,总产量60万斤!

    至于天麦1号,属于春小麦品种,早在夏季就已经收获了,平均亩产1000斤,50亩地总产量5万斤。

    郭阳看了会儿,倒也不算太过意外。

    严群却并不乐观,销售和库存压力太大了。

    辣甜椒种子有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在前,知名度高一些,但量太多了。

    玉米量也不算少,更何况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

    郭阳仿佛看透了严群的心思,微微一笑,让人叫来了瞿阳。

    将严群带来的资料给他看了看。

    不一会儿,瞿阳朗声道:“种子亩产两千斤,天玉1号确实是好种子。”

    严群愕然,我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吗?

    瞿阳依然信心满满,

    “产品好,也有资金实力去铺设销售渠道,没有理由不能大卖。”

    郭阳点点头,“也不是非得第一年就得卖完,种子也有库存周期。”

    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

    天禾的种子加工厂日日忙碌着,销售部也在几个主要的市场和地区建立了办事处。

    深度分销的策略也得到了有效执行。

    陇省和疆省地域广阔,利于规模化种植,天禾计划等时机成熟了,就实施直销模式,直接面对农场和种植户。

    所以这两省对分销商的要求不高。

    而在其它省份,分销商的选择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闻名而来的种子贸易商不少,但怎么挑选也是技术活。

    既要财力雄厚,能及时结清货款,又要信誉高,最重要的是分销商要认同企业的产品和文化。

    有信心,有热情,确信经营天禾的产品能为自己带来利润,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

    几经抉择,才陆续定下各地的经销商。

    赵华的公司也被确定为鲁省地区的分销商,

    在这里,将直面各大外资种企的竞争。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