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育种和惨剧(2 / 2)

加入书签

    经过几天的忙碌,最终培育出了番茄、花菜、菜心、胡萝卜各1个品种,都是20-100之间的蓝色等级种子。

    这几种蔬菜,都特别适合在陇省地区种植。

    它们还有个统一的名字:高原夏菜。

    常年销往全国各地。

    ……

    在郭阳忙着育种时,

    京城微光公司陷入了一片沸腾之中。

    涨!

    涨!

    涨疯了!

    谢时杰看着一路往上窜的大豆期货价格,更理解了老板的良苦用心!

    这多头的走势,实在是太凶猛了,稍微头脑清醒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对劲。

    但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价格仍在飙升,企业争相抢购!

    他实在不能理解。

    明明各大报纸都已经刊登了老板亲自写的文章,各种潜在的风险也一一说明了。

    但头铁的人怎么依然如此多。

    也许是因为外资也反应了过来,在国内的口舌也纷纷发表着针锋相对的报道。

    在舆论的乱战中,很多企业迷失了。

    杨成也不理解,跟着外资操作是大好的赚钱机会,老板却让人频频发表一些利空的新闻。

    难以捉摸!

    虽然期价依旧在上涨,但总有些冷静的人停止了进口大豆。

    甚至有人找上了门来。

    2004年4月初。

    九三粮油集团的薛礼强和石超前来微光公司拜访,郭阳这时也早完成了育种。

    “薛总,欢迎欢迎。”

    薛礼强打量着站在C位的郭阳,其年轻的外貌看着完全不像能写出如此老练文章。

    “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我对九三集团也是敬仰已久。”

    郭阳将两人带到了办公室,谢时杰和杨成帮着沏了茶。

    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薛礼强两人是到京城开会学习,顺便来拜访一下。

    那篇文章着实让他们大开眼界。

    随后几人又就国内的产业形势聊了起来,大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等聊到差不多时,郭阳问起了进口大豆的情况。

    “国内的代表团应该已经到美利坚了吧!”

    “按行程是到了。”

    郭阳转头吩咐道:“杨成,按计划执行下一步,开始建仓空头。”

    薛礼强这时好奇的问道:“你就这么笃定美利坚农业部发布虚假消息?”

    “一切都只是推测,但可以拭目以待。”

    薛礼强还没离开京城时,华夏代表团与国内大豆企业在4300元/吨签下了大豆订单的消息便传回了国内。

    据传回来的报道,这些人签订单合同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大豆价格还在涨,已经4500元/吨了。

    “赚了,肯定赚了!”一些背着沉重负债的企业如是想着。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当他们前脚跨进国门后,市场风向仿佛就忽然变了。

    大豆期货市场上多头开始败退,国际豆价快速下跌。

    但这些人还抱有希望!

    然而,紧随其后,美农业部就发布了新的报告。

    美利坚大豆没有减产!

    不仅没有减产,还是丰产,甚至是近十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更夸张的是,南美的大豆今年也迎来了丰产!

    一系列消息发出。

    有人当场崩溃,甚至晕厥!

    不到1个月,大豆价格就从4500元/吨的价格跌了一半。

    高位接盘的企业无力消化采购成本,也或者是无力还贷。

    只一着不慎,企业就损失惨重,面临倒闭。

    华夏大豆产业哀鸿遍野时,四大粮商也趁虚而入,大举收购破产的大豆压榨企业。

    这时,才有人开始想起了最初发表在粮油市场报上的那篇文章。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