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会战(2 / 2)

加入书签

    为了调动群众积极性,镇里将全镇五年农田建设的整体盘子和每年建设计划发到农民手中。

    刘军说道:“友联村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任何配套,渠路弯曲不畅、田地杂乱无章、有灌无排水害严重。

    “农田大会战,还真是形象啊,不由让人想到了五原誓师和五原战役。”

    “也难怪,向日葵大面积播种不利于农田轮作倒茬,向日葵对地力消耗也比较重,影响区域农田土壤肥力。”

    前两年陷入困境的合作社别无他法。

    但杨小兵还是不甘心的说道:“小麦收益不高啊,老百姓更愿意种向日葵。”

    郭阳听了,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嘉禾旗下的农机公司马上会推出新产品,有国家农机补贴和嘉禾的金融政策,合作社完全可以贷款引进农机。

    今年国家启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镇上开了大会,全员出动,全民会战。

    这也是这时候很多合作社的通病。

    除了历史久远,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外,五原誓师和五原战役是五原现代史上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的大事。

    杨小兵试图争辩道:“这几年葵花籽的价格高,能赚钱!”

    庄稼汉子杨小兵嘴唇蠕动着,配合上晒得黑乎乎的脸,场面颇为尴尬。

    “一个村有这么多人?这是怎么组织的?”

    镇上有这个财力吗?

    郭阳又问:“前年呢?”

    “去年赶上雨季,水没排出去,葵花被淹死了一多半。”

    “现在土壤已经产生了连作障碍,轮作小麦和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在地力培育、减少田间菌核数量方面有很强的生态效益。

    自农田会战以来,友联村开发片内6各村没有一户不出工,不参加会战的。”

    “刘书记,只增收一两百元,你这是在打嘉禾的脸呀!”

    都是为了切身利益啊。

    郭阳看着闷声不吭的杨小兵,说道:“放心,天麦1号的收益也不差。

    一直在看地块改造的向天山闻言也凑了过来,

    “以前一直种的是向日葵吧。”

    向天山连忙发问,苜禾也有盐碱地改良的经历,出动人数也不少,但那是20万亩啊!

    而且苜禾的工钱从不拖欠,人工成本高昂!

    郭阳大笑了起来,“这点你放心,嘉禾的麦产品加工厂是肯定会建起来的。”

    在90年代中期,小麦是五原县的主要种植作物,比例占到了50%。

    “可嘉禾的面粉加工厂迟迟不见动静啊?”

    现在就指望着嘉禾能拉一把了。”

    也是因为连年不景气,原来合作社的理事长还有很多农户都相继退出了,合作社也一度面临解散。

    让大家清楚自己村自家地哪年搞,搞多少,同时将全镇北片6个村、南片9个村分为两个会战单位。

    与此同时,玉米和向日葵的种植比例稳定上升。

    “政府在农田改造上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嘉禾也不说多了,每亩增收500元是是有底气的。”

    刘书记讶然,“真的?”

    “和先辈们没法比,我们这里以前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河套给‘套’住了。

    春小麦、夏玉米、向日葵是河套地区的主要粮油作物。

    郭阳诧异的愣了一下,但也了解这是现实情况。

    五原地势平坦,现在又经过了土地整理。

    如果有几台农机,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