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狂飙的销量(1 / 2)

加入书签

郭阳清楚牧草机械的重要性。

    在国内,种草的效益常年不佳,商品牧草的生产量自然很少,大都是牧场自产自用。

    这也导致了畜牧机械的发展很落后,多是一些老旧的机型。

    在大规模牧草种植生产中更是毫无作用。

    早该淘汰了,

    国内的畜牧机械研发和生产也没跟上,只有几家小厂在小打小闹。

    苜禾的20万亩草场,明年5月就将迎来大面积的收获,机器明显不够用了。

    郭阳直接说道:“东和的工作重心需要调整,以后的作业服务以集团内部业务为主,对外的作业服务减少。”

    油价的上涨,影响到了农机服务的获利能力,从而影响农机销量。

    “我问伱,你对各地的农机户了解不,他们的主要机型,经营规模,年营收,购买意愿……”

    “那你赚到了吗?”

    但郭阳能咋办呢?

    向下压呗。

    郭阳认为市场容量还不够大,

    还有的合作社是组织规模小,就两三户人,作业机械门类少,覆盖面窄。”

    “火了,火了,卖得太火了,销量破500台了。”

    猎豹上市以来就有口皆碑,甚至有圈内人喊出了国产拖拉机之光的称号。

    改变现在各自为战的状况,整合农机服务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实行跨区联合作业,开拓农机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拉长服务链条。”

    “加上五原的,集团直接控制的面积就超过了40万亩,还不满足?”

    又有农机补贴和厂家的金融政策,不就贷款吗?

    而且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西北这边的农户其实更倾向于购买7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尤其是进口具备先进技术水平的国外大功率拖拉机。

    东和农机搞社会化服务也有两年时间了,累计作业面积也超过了百万亩。

    想要扩大拖拉机普通用户的市场占有率,还得再下点翻功夫。

    “说了半天,其实老板你还是想卖农机呗。”

    紧随其后的是农机大户,

    张伟说道:“了解啊,东和此前做过农机户的收入调查。

    你猎豹品质好?

    余洪海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隔三岔五的就给郭阳打给电话。

    反正郭扒皮的名声早有了。

    经销商就像是闻着味的狗一样,动则就是十几二十台,甚至几十台的订单。

    而超长三包期则是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销量破100台了!”

    农机经营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只占2%,1万元以下的占比超过了80%,5000元以下占比超过50%。

    车间里忙得热火朝天,装配线几乎是全天都在运转,销售部的电话也一刻都闲不下来。

    郭阳感觉自己台机器,什么事都想亲自管一管。

    耐操又省油,活够的话,两年就回本!

    “不行,四月农民已经开始备耕备种了,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三月必须完成。”

    愿意买单的师团真不少!

    一个电话打给了张伟。

    但农户的购买力又有限,有购买的意愿,如果没有补贴和银行贷款扶持,也只能望机兴叹。”

    两年多时间的成长,张伟整个人都精干了不少。

    张伟撇了撇嘴,“总感觉赚其它子公司的钱就是走了下账,没有意思,还是对外赚钱更有成就感。”

    比如说去年某师就利用芬兰政府贷款,购置了四十多台维美德大马力拖拉机,加上配套的农具总金额超过四千万元。

    “少得意,集团需要东和农机向中介服务组织转变,将一家一户的机械和分散的合作组织联合起来。

    随后是普通的农户。

    郭阳说道:“还有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宽敞舒适的驾驶室,大排量的发动机,组成式变速箱,多系列的产品满足各种需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