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青禾有机农业(2 / 2)

加入书签

    说完,他正视着郭阳。

    何况嘉禾现有的几个项目都是以土地修复为主,难度极大,效果还特好。

    郭阳当然清楚青禾县委的意思,他也不犹豫,朗声说起嘉禾的想法。

    “现有设计的引水量不够。”

    但苦于横亘在中间的喀旦逊套山,坐拥大、小青格里河两条河流,水却到不了阿魏戈壁。

    “2.13亿!”

    协调上没问题了,后续就是投资协议。

    其中,还有很多关键的事务。

    但其地下却潜藏着前景诱人的超大型钾盐矿,储量约2.5亿吨,是华夏为数不多的钾盐矿中最大的一个。

    聊了一会儿,又扯到了引水工程上去。

    会议室里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郭阳的脸上。

    “一点也没了。”

    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的部分股权会用于融资,青禾能避开,自然要避开。

    年GDP2个多亿,财政收入不过700万元,就敢提前数年谋划这样一个大工程。

    所以十年前,青禾人才有了再造一个青禾的计划。

    嘉禾上报的计划不出意外的得到了G务院的批准。

    郭阳也算是松了口气。

    辞别了刘廷恩,郭阳和罗修先是回城,随后找其他人又送他们去机场。

    辗转腾罗的空间就大了。

    在政策范围内,国家又不是不允许开荒。

    其实也没必要去考察,罗钾项目的主导方肯定是国开投,嘉禾只能是小股东。

    两个星期下来,又积攒了大量的文件材料。

    “一码归一码,以后有需要科研资金支持的,可以联系嘉禾。”

    候振鹏说道:“青禾计划两年后自筹2000万元资金完成引水渠首建设,随后采取分块打包的办法,逐步实施阿魏灌区工程。”

    他自己则是拉着罗修和刘廷恩,收刮青禾各种种质资源。

    实际面积开发完成后肯定还得测量一次。

    刘廷恩用看土匪似的眼神看着郭阳,无奈的说道:“没了,青禾的珍惜物产都被你搜罗齐全了?”

    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都极高。

    但那只是个梦。

    国开投一次性出资3.58亿元,获得了罗钾公司63%股权。

    签完约就是正式的入驻。

    “引水工程需要扩增和延长,工程也要提前,争取今年能开工。”

    眼前嘉禾的投资却是真切的。

    郭阳并不嫌少,能搭上罗钾的东风就不错了。

    “真没了?”

    来来回回的又折腾了几个小时。

    这次嘉禾主动选的青禾县,难度同样不低,还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这是绝对的地板价!

    新的公司也注册成立,取名为青禾有机农业。

    青禾牧民只能逐水草而迁徙,居无定所,靠天养畜。

    郭阳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此外,对外口岸建设也被多次提及。

    寸草不生的罗布泊将用自己的‘血液’来滋润千万顷农田。

    沙棘不论荒漠,还是戈壁,都是改良生态环境的优良植物,民勤和九泉也用得上。

    一旦这里的钾盐得到开发,‘地下死海’就会变成‘地下金海’。

    引水工程2.13亿,

    算上牧民定居的房屋、水电、道路等。

    郭阳这时才觉得买私人飞机真是个英明之举。

    且嘉禾布局钾肥领域,也是想完善农资产业的生态链。

    “嘉禾愿意承担引水工程的所有费用!”

    这么大个集团不可能专程跑这么偏远的地方来戏弄他们吧!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郭阳环顾一周,青禾县的领导班子也都是斗志昂扬、踌躇满志的模样。

    有这种谋求改变的地方政府,嘉禾的发展才能获得助力,而不是拖后腿。

    越少,嘉禾集团付出的代价也越小。

    同时,关于嘉禾集团旗下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的融资方案,也摆在了郭阳的桌案前。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