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又有钱了(2 / 2)

加入书签

    和谢时杰一起忙活了一天,才算是把积攒的事情理顺。

    尤其是罗钾项目,其潜在经济价值高达8000亿。

    不理解的情绪开始蔓延,有媒体到微光公司采访,却没得到答案。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他们满意。

    “宁雅婧,31岁,听杨成说,还是个大美女。此前在京城投行工作,被嘉禾的名气吸引而来。”

    有人联系国开投,国粮,农发集团,但官方的回答充满了官方的味道。

    按瞿阳的预测,德农农资要想维持运转并对天禾种业形成助力,需天禾向其注资约五千万元的资金。

    盐碱滩变绿洲,让多少人心潮彭拜,夜不能寐,也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有了投身盐碱地的想法。

    苜禾农牧已经实现了盈利,其未来的盈利能力也是十分稳定的。

    “老板,你的秘书目前已经有了人选,但还需要你亲自面试下。”

    国投则持有罗钾公司53%的股份,以及苜禾农牧5%。

    不然都对不起让出去的股份。

    “这有啥稀奇的,你知道嘉禾集团私下给领导塞了多少钱?”

    有了这笔钱,嘉禾扩张的速度自然也要再提升一个层次。

    郭阳挑了挑眉,“哦?具体什么情况?”

    “郭总真是玩得一手好操作,苜禾农牧三年时间充其量投入了六七个亿,但三年后,其估值竟然达到了70亿!”

    “国开投今年还与疆省签订了200亿的投资协议,疆省对罗布泊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加大了。”

    于是各种煽风点火的舆论四处传播。

    郭阳白了他一眼,“被嘉禾的名气吸引而来?”

    丰凯农机的各项研发工作终于告一段落,玉米制种机械、牧草机械、粮食收获机,同时郭阳让关程关注民用无人机研发。

    同时西北的组装工厂也已完成了搬迁论证,其将同样升级为农机生产制造基地,

    海外的农机生产基地计划也已成型,将在土耳其和当地一家公司合资建设轮拖生产基地,辐射中东、中亚、非洲等国际市场。

    天禾种业原本就在鲁省和德农农资有诸多合作,熟悉其经营模式,在摸清了其资产情况后,并购协议已经拟定好。天禾种业将以地板价1.08亿元的价格受让德农农资超市99.34%的股权,并承担四千多万的债务。

    “弄得我也想去包几亩盐碱地了。”

    国开投增资扩股时罗钾公司估值5.7亿元,其入主后,无形中抬高了隐形价值。

    尤其是当嘉禾融资的细节传出来时,更是让投融圈里的人目瞪口呆。

    如果方案成立,嘉禾集团对罗钾公司的持股达到11.8%,

    犹如张飞念诗,粗中有细。

    嘉禾也亏不了。

    “牧草压根卖不出去,基本都是自产自销,现在牛都是吃饲料。”

    德隆畜牧的租赁方案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阶段,郭阳给河西乳业下达了新的指令。在华北、华东、西南三个地区,各选址建设2-3个上万头奶牛的超大型牧场,以配合三个牛奶配送中心的发展。

    “牧草有这么赚钱吗?”

    算下来,嘉禾通过出让股份获得了10.92亿元的融资。

    增资扩股后的罗钾公司估值10亿元。

    “噢。”

    郭阳无所谓的说道,融资的事他不想多提。

    诸如此类的消息,让金融界、商界的精英们十分的不解。

    国粮集团出资3.5亿元,同样获取苜禾农牧5%的股权;

    农发集团则是旗下的农发银行出资4.92亿元,获取天禾种业8%的股权。

    但为了换取更多的国有资源,郭阳也唰唰唰的签了。

    郭阳也不清楚这份融资方案是亏是赚。

    又过了几天。

    “国粮集团3.5亿元资金只获得了苜禾农牧5%的股权?”

    苜禾农牧以现金流贴现定价的方式,综合考虑营收高增长,其估值约70亿元。

    郭阳又了解起了其它项目的进度。

    比如说原本没有银行愿意给罗钾公司贷款,国开投控股后提出了5年内产能达到220万吨的计划,其总投资高达数十亿元,其中70%都是贷款。

    “我可以作证,我亲眼看到郭总给领导塞的红包。”

    “内幕交易。”

    农民宁愿种粮食都不愿意种牧草,可想而知牧草的经济价值有多低。

    但三大国资却顶不住这汹涌浪潮,尤其是国开投,其投诉电话被打爆了。

    随后更多的细节被披露出来。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