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2)
试用以后,确认没问题,他也直接付款走人。
他们直接去的是东四三条路南的胡同西口的人行东城办事处。
也是人行搬到四九城,最早成立的办事处之一。
李想国跟柜员要了单子,按着要求填好个人资料,开设了一个个人账户。
然后财务科长把支票交给柜员,查验过后,询问存款方式。
然后就给他按着一笔一百万,直接给他存了二十四笔定期半年的大额存款。
就算这支票能取出来钱,李想国也肯定是不取的。
最后剩下的一百多块,他才直接取了现金。
毕竟自己要买的东西还很多,手上也没多少钱,自然得先取出来一点儿用。
别以为每笔一百万,不过才相当于后世一百块钱的存款很少。
没看着后世经常有发现几十年前的几万块钱存单,才能取几块几十块钱这种新闻嘛。
事实上,那也都是这几年的存单。
那时候普通民众手里没什么钱,对银行的信任度不高。
存款最多见的,其实都是几千、几万块一笔的存单。
所以当年吸收存款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比如按照米价结算保本保息的方式、定期定额存单、有奖储蓄什么的方式等等,不一而足。
也因为普通人手里没什么钱,所以类似有奖储蓄的定额定期存单的最小面值甚至只有五千块。
李想国存的每笔一百万的存款,都能买两百张这面值的存单了。
原本五月份经济平稳,存款利率已经开始下降。
结果半岛战争爆发,所以从十月份开始,为了吸储存款利率又有提高。
现在执行的利率是:半年期存款年化利率是30.2%,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高达34.8%。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可能这么高。
这里面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时期不止有人行一家金融机构,这时候国内钱庄、外资银行、民族资本银行全都有。
百废待兴,所以社会对资金的渴求大,存款这么高并不稀奇。
毕竟,对于银行而言,存款相当于负债,贷款才相当于资产。
存款的利率高,只是因为贷款的利息更高。
一年前,短期拆借,人行年化的贷款利息甚至也能达到600%。
就算这样,相比当时的商业银行或者是钱庄,这利息还是相当实惠的。
至于为什么存半年不是一年。
当然是因为明年一季度存款利率又有变动。
为了进一步有效动员社会资金,明年三月开始,一年期存款的利息会提升到45%。
他也准备等到这些钱到期后,再存一年期的。
等明年的存款再到期,他这笔钱就该变成四千万,接近一个小目标了……
其实不止这两年,实际上后面一直到文革,其实利率都是运行在高位。
一直到文革时候,他才考虑把钱取出来。
他这些钱,怎么也能翻上几番。
即便只是粗略地算一下,起码也能达到五位数,比起很多小说里易中海家的养老钱还多。
毕竟这也算是正当所得,钱财来源合理合法。
说起来大半的四合院小说也奇怪。
起步就是六十年代,钱还都放在家里不存银行。
这是对政府和银行有多不信任?
再就是易中海贪了何家十年的抚养费,甚至大半更是只拿回原本的钱就行了。
这都什么脑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