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供销合作社改制(1 / 2)
送走陈松和赖越他们,吴莹和张发娇忙起供销合作社收购之事来。筹备了那么久,终于有了供销社改革的消息,当时为了活跃市场经济,改制了国营的供销社,把原本属于国有的商业模式,实行承包制,或者“合作社”模式,以股份制购买经营。
当时全国什么样的模式都有,印发“股权证”参与供销社商业模式……
吴莹看到市场经济的商机来临,眼睛都发亮发亮的,她和张发娇商量,以她注册的“启善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收购何公乡对外发售的所有合作社股票,以待供销社资不抵债时,把供销社的资产作为抵押。
张发娇按照吴莹交代的操作流程,如法炮制,除外供销社的行政办公楼没动,其它商店门面店铺全收到了“启善投资”里去,供销社员工要承包门店的,全部需要交付租金。张发娇摇身一变,成了何公乡最大的包租婆了……
当然,吴莹是张发娇的后台老板,除善使队员外,少有人知。
别的地方供销合作社的股权证是五花八门的,有贰元的,有叁元的,也有有5元的……版面也是花样百出。
只有何公乡的供销合作社的股权证是齐整整的都是一百元的面额,当时引起当地轰动。当然,这些百元面额的股票都被张发娇收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股票当然无法兑现收益,只好用店面商铺、以及房产来抵押,或售卖,才能运转供销社的日常开支。
有部分资产被拍卖的,如何公乡和部分临近县城的乡镇供销社资产有拍卖的,基本上被张发娇名下的“启善投资公司”收购了……
张发娇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感觉自己就是大富翁,把一个圩镇的商铺门面都收入麾下,那豪横感觉,简直就像满街爬着走的螃蟹,爽歪歪……
还没有房地产开发之前,大部分门店都是出租的,收租的感觉也特别好,市场经济刚刚开放,大家都有想尝试做生意的感觉。于是,一大批农民开始走向商人的行列,也确实成就了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张发娇就是那批先富起来的人,乃至后面一段时间,吴莹都不叫她“老板娘”,而是叫她“包租婆”。
张发娇还大大咧咧的:“哎,来了!”答的开心。
这种大行情的时间过的确实很快,吴莹也不再是初中生了,而是读了商业管理的大专生。但她选择回家乡继续自己创业,总部还是在张发娇的“四发仔美食”位置,但把原来的房子和边上原供销社三间门店的位置全部推平重建了一栋五层楼的豪华办公楼,四发仔美食,成了他们公司员工的餐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