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百川东到海(1 / 2)

加入书签

那女人看着我,大约也陷入了茫然和无措,片刻后孩子先打破我们之间的沉默,嚎啕大哭起来。这哭声仿佛是乌鸦嚎叫一样,听得我心里毛毛的。倒是女人温柔地颠了颠孩子:“哦哦,不要哭哦!莫事的,莫事的,等哈给你喂奶……”

  她就这么哄了一会,那孩子才静下来,吮着手指砸吧砸吧嘴又睡了过去。女人松了一口气,再看向我的时候神态似乎是和蔼不少,这一串动静也算是打破了相互的忌惮,她上下打量我一番:“姑娘,你是谁啊?”

  我有些瞠目结舌,眼前人分明就是赵大姐,但是她疲倦的双眼看向我的时候,却仿佛丝毫不记得我了:“赵大姐?”

  她愣了愣,迟疑了片刻才犹豫地又一次打量起我:“你是?”

  “我是,我是唐云忠唐小将军身边的人,后来就认识了赵大哥。”我移开视线,望向身后那丧帷,“这段时间流落在外,总算逃出来后就近想到先来这里探探情况——我来得大约不是时候,还请嫂嫂见谅。”

  说罢,我恭恭敬敬一拱手:眼下这里说不通,那就要先找到唐云忠或者周恪己才是。我心想着无论如何,先要到些情报在手里,才能定下一步计划。

  “你说,你是唐将军的人?”赵大姐忽然像是听见什么不得了的话一般,指着我声音发颤,“你认识我家男人,还是唐将军身边的人?”

  我一片茫然,瞧着她忽然掉了眼泪,也是吓了一跳:“您这是怎么了?您别哭!你先告诉我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我刚想上前安慰她,却被赵大姐一把拽住手腕,她红着眼四下看了一圈,忽然拽住我,山一般的力气托得我只能跟着她一路小跑起来:“你莫要出声,跟我来。”

  我心中一阵惊疑,乖乖跟着她进了那还在办丧事的屋子,赵大姐在我进屋后转身去门口左右看了看,警惕地把门关上了。

  从前我也曾在这里住下过,那是一段颇为闲适轻松的回忆,当时赵义在土炕上爬来爬去,咿咿呀呀地不知道发出什么怪动静,而我在旁边帮忙干些择菜之类的轻松活,和赵大姐坐在炕两头唠着家长里短。

  然而今日,那土炕上铺着白纸,院子里两张桌子拼起来,上面躺着一具没了脑袋的尸体,穿着朴着的兵士战甲,脖颈的位置只留下了一个干涸的裸露白骨的血肉切面。

  赵大姐看我愣神,低下头麻木地叹息一声:“当家的是犯了军法,被砍了脑袋送回来的,村里那些人平日多么亲近,此刻躲着我们,就好像躲避蛇蝎一般。”

  “……怎么会?”

  “他们说,是看守乾门关不利,合该受死罪。但是他一个伍长能管着唐家军?我心里是清楚的,那些人都坏透了,他们就是想拿他来定罪。唐将军不在了,没人再压抑着这些人,他们自然要弄死当家的。”说罢,那朴实的脸上从糊涂的麻木里生去几分愤怒,“我恨不得把那些人剥皮抽筋了!那些天杀的东西,他们害死了小将军,又害死了当家的。”

  这突兀的变化让我好一会都没缓过神来,再看向横陈在木桌上的尸体,只觉赵大哥往日爽朗笑声依旧在耳边,怎么那么魁梧而豪爽的人转头便成了一具无头的尸首:“赵大哥死了,唐云忠也死了?但是赵大姐和阿义年纪却仿佛回到了过去……”

  ——莫非,这就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另一个我对一切无知无查的世界?

  我看着找大家年轻许多却又因为变故而突然憔悴的脸,心里一点点似乎弄清楚了眼下的情况。

  赵大姐虽然顾念有外客来访,但是似乎也没有多余的闲心去照顾我,只是默不作声地走到一旁坐下,擦着眼泪小声嘟囔:“当家的,有人来祭拜你了,眼下你头也没了,看不着人,我让姑娘和你说。”

  赵大姐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已经带着悲伤过度的麻木,就好像她丈夫生来就是没有头的,就是看不见的,就是躺在这里不会动的那样。她扭头对我招手:“妹妹,你跟他说说——你是第一个来看他的人,旁的人都嫌弃他是犯了死罪,我点了两天的蜡烛,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你们过去相识一场,你来他一定高兴呢。”

  我走近了一些,虽然还茫然着,却也顺着情况恭恭敬敬三鞠躬:“赵大哥,我是许梨,是宫中司药监女官……”一种茫然而不知说些什么的心情忽然涌上心头,我一时间居然只能哑然语塞,低头呆呆地望着惨白中透着青灰色的肌肤。

  真是糟心,真是烦闷,我明明已经即将迎来一个美好的结局了,怎么回到了这个最为不堪的时刻?这时候“我”在做什么?是不是还在思考着如何讨好三皇子?一想到这里,一股油然而生的压抑便涌上心头。

  “姐姐,赵大哥是为什么而死的?乾门关失守又是怎么回事?”

  赵大姐晃着怀里的孩子,仿佛说家常似的:“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之前乾门关本来是小将军坐镇的,但是唐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老国公跑去圣上面前请旨说小将军军功卓着,希望皇上能赐他姓氏。”

  “小将军眼下是连姓氏也改换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