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苏轼:我塌房了?(2 / 2)

加入书签

清朝的那个“审音”制度,似乎可以防止考生冒籍。

毕竟乡音难改不是吗?

那他就先执行审音制度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吧。

......

【最高级的作弊手段叫“关节”。】

【考生通过托关系,直接买通考官以获取考试题目的信息,或者让考官在阅卷时给予特殊照顾。】

【古人在作弊上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但朝廷同样在防范作弊上下了不少功夫。】

【在唐朝,武则天为了防范考生贿赂考官,采用了糊名制。即将考生的姓名、年甲、籍贯等信息用专门的纸条密封好,以确保评卷过程中的公正性。】

【然而,考官仍然有可能通过考生的笔迹或试卷上的特殊记号来识别出考生的身份。】

【于是在宋朝时,又出现了誊录制。】

【每一份答卷,都要经专门的书吏抄录成副本,然后再将副本送与考官进行评卷。这样就可以防止考官根据笔迹认出其亲友或门生的试卷。】

......

苏轼此时的脸色显得极其复杂。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遏制了作弊之风,但也挡住了他作为主考官的爱才之心。

曾经,出于对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的偏爱,他主动为其想办法。

他特地写了一篇《刘向优于扬雄论》,并让李廌模仿自己的文风,以便他在阅卷时一眼就能识别出李廌的考卷。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传递文章的途中,却出了差错。

他委托人把文章送往李家,李廌恰巧不在家,仆人便随手将这份重要的书信放在了桌子上。

不巧的是,章持、章援两人恰好去李家拜访,他们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并立即将其据为己有。

李廌回家后才得知错失了他的文章,懊悔不已。

考试中,考试当天,由于心浮气躁,他甚至连自己的正常水平都没有发挥出来,文章写得自己都看不下去。

章持、章援看到考题时,觉得似曾相识,便模仿他的文风一挥而就,显得信心满满。

而在阅卷时,他并不知道送文章时出了差错,误以为那篇文风相似的文章一定出自李廌之手。

于是他挥笔在试卷上洋洋洒洒地点评了几十个字,还对考官黄庭坚炫耀说,这一定是李廌的作品,还将这份考卷放在首位。

等到拆开密封条后,他整个人都惊了。

章援位列榜首,章持排名第十,李廌则是名落孙山。

发榜当晚,李廌年过七旬的乳母因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她嚎啕大哭,对李廌的前途感到绝望,最终锁在屋里自缢身亡。

六岁就成了孤儿的李廌,是在乳母的照料下长大的。

面对这样的结局,苏轼只能感叹命运的阴差阳错,也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追悔莫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