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石室(2 / 2)

加入书签

  “好,不过得换条路。”宋瑄道。

  趁着月黑风高,三人绕到了禅院西侧,唐捕头率先轻松翻过了院墙,轻盈地落在禅院的空地上。柳妙璎可怜巴巴地望着宋瑄,宋瑄温和一笑,抱着她轻松一跃,便落入院内。

  三人悄无声息挪动着步子,挪到了一个小花圃处,里面种有杜鹃、月季、一品红、迷迭香、马蹄莲、夜来香等花卉。

  “我说什么来着?这里真有一品红和夜来香!加上梅林里的五色梅,刚好凑成制作痒药的材料。”柳妙璎洋洋自得道。

  院里有一口枯井,柳妙璎以口型示意宋瑄和唐捕头一起去探探。要知道,知道枯井、墓穴、榻下是最容易被用作密道入口的,且这枯井周围摆了石阵,明显就是不想让人靠近,可见,枯井之下十有八九是个密室。

  那石阵用了八卦阵加上七星阵,对普通人来说,要找到阵眼难如登天,谁让宋瑄深谙此道呢。这阵法对他来说只需稍费些工夫即可解。

  阵法被破了之后,枯井底部裂开一个口子,出现一条地道。柳妙璎笑着对宋瑄竖起大拇指。三人顺着地道往下爬,到达另一条狭窄的地道。

  沿着地道向前爬,三人爬到一间石室门口,石门上有机关。机关是一个石制的圆环,圆环正中有五个格子,环内散布着十个字:如、空、萨、提、诃、观、婆、菩、若、多。

  必须从这十个字中选五个字放入格子里,且顺序必须正确,石门才会打开。否则,他们可能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危险,甚至有可能丧命于此。

  这五个个字都是经书里的,看样子是要组成经书里的句子。这个柳妙璎无能为力,她从没读过佛经,连这些字出自哪本佛经都不知道。

  宋瑄所学很杂,对佛经也有所涉猎。他将五个字排列成一个短句:菩提萨婆诃,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最后一句。

  石门向上开启,里面飘出一阵阴风,柳妙璎缩了缩脖子,感到一阵寒意。这里是一处地下暗牢,阴冷,潮湿,终日不见阳光。意志不坚定的人在里面待久了,很可能会崩溃,变得痴傻疯癫。

  暗室并不大,只有两间暗牢,其中一间空着,另一间里关着个衣衫凌乱的年轻男子。那男子听到响动,连忙奔到暗牢边,大声对他们说:“几位英雄,快救我出去!”是女子的声音。

  柳妙璎凑近暗牢,试探着问道:“可是张姑娘?”

  “是我!倒霉催的,我本是来寻人,没想到还没见着正主儿,就被人打晕了扔到这里,我还以为我会死在里面了……呜呜呜……”张晓晓哭道。她不知在这里待了多久,终于见到了活人,便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

  “姑娘,你被关在这里之前,在做什么?”唐捕头一边研究牢门的锁,一边问道。

  “我……我在林子里听到两个人在说话,一男一女,女的说她拖不了多久了,父母肯定不会让她一直待在寺里,让那男的和她私奔,那男的不愿意。”

  “哦对了,那男的是个光头,应该就是凌空寺的和尚。”张晓晓听出是唐捕头的声音,止住哭声,回答道。

  “然后你就被打晕了?看没看见是谁打晕你的?”唐捕头接着问。

  张晓晓摇摇头道:“没看清,醒来时就在这儿了。牢房里有一些面饼和水,靠它们我才活下来,也不知过了多久了。除了你们,我还没在这里见过大活人呢。”

  “你看清那一对男女的模样了吗?”宋瑄问。

  张晓晓不认识宋瑄,茫然地望着他。唐捕头在旁解释道:“这位是秦王殿下。”

  “没有,天色太暗,看不清。”张晓晓道。

  “听声音,那男子是圆清吗?”柳妙璎问。

  “不是,我辨得出元清师父的声音,我本就是来找他的。那说话的男子肯定不是他。”张晓晓十分笃定。

  “不好,这锁和栅栏都是用玄铁所制,即使用内力也震不开。”宋瑄皱眉道。

  “看来只能找到钥匙才能打开牢门了。”唐捕头也发现了,补充道。

  “张姑娘,很抱歉我们不能立即救你出去,请你再坚持一阵子,我们上去之后会想办法拿到钥匙,然后回来救你。”宋瑄道。

  张晓晓常随师父行走江湖,也不是没遇到过危险,当即点头表示自己能坚持,让他们三人赶紧离开地牢去寻钥匙。

  三人摸索着离开石室,原路返回。出石室后,宋瑄将机关上的字打乱,石门缓缓关上。

  三人蹑手蹑脚地从枯井里回到禅院中,像影子一样快速消失。

  也许是建造着密室之人过于自信,认为无人能破解枯井旁的阵法,即便破解了阵法也打不开石室的门,因此枯井附近无人守卫,整个禅院只有门口两个僧人守着。

  深更半夜的,看门的两个僧人已经开始打瞌睡了,没有发现有人潜入禅院。

  这一趟收获不小,虽然没将张晓晓救出来,但好歹确定她还活着,且布局之人并没有打算杀她,她的安全暂且无虞。

  此外,如今可以确定的是,齐竺的情郎并非圆清,圆清可能只是单方面爱慕齐竺,而齐竺的心上人另有其人,且那人很可能就在圆澄、圆泽和圆尘三人之中。

  褚嬷嬷曾告诉柳妙璎,与齐竺单独相处过的,只有此三僧,他们都是佛法高深之人,且容貌出众,齐竺曾拿着佛经请他们为她讲解过。

  而且,此三僧以及圆清、圆慧、圆净六人因是释空或释千大师的亲传弟子,地位颇高,都各自独居一间禅房,而其他僧人则或二人或六人或八人住一间禅房,做许多事情都不方便。

  而独居一屋的大弟子,却能够暗地里谋划点什么见不得人之事。如今圆清可以排除嫌疑,其他三人都有嫌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