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诡案(2 / 2)
在意识到凶手的张狂后,府衙的官差对其欲杀之人进行了严密保护,可最后总能被凶手发现破绽、杀死目标。
此次与宋瑄、柳妙璎他们同赴洪州的,还有崔啸云。他参加了三月的春闱,侥幸上了榜。名次虽不理想,但也考中了进士。崔家找了门路,按照崔啸云自己的意愿,让他去刑部当了个小主簿。
与以往不同的是,宋瑄一行必须乔装一番,而不能以原本的身份示人。因为洪州预告杀人诡案的凶手狡猾且思维缜密,刑部只能暗查,否则极可能无功而返。
在宋瑄他们出发前,听雷已经和另外两个暗卫先行前往洪州打听案情。南下的路上,宋瑄就收到了听雷传来的消息:凶手预告其将于四月十五晚上杀掉前往江夏王府赴宴的杭州盐运使黎辉。
黎辉是江夏王侧妃黎氏嫡亲的弟弟,从商户之子一路爬到位高权重的朝官,除了靠姐夫的帮助,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聪敏与努力,以及几分好运。
江夏王寿宴在即,黎辉已经从杭州前往江夏,亲至王府为姐夫贺寿。
此前,已然发生了三件凶案。每个案件中,凶手都会将用以预言的话本放在洪州城某处。
第一次有人发现话本子,是在三月初七。棺材铺老板赵来旺在铺子打样时,发现一口楠木棺材里,放着一沓纸。他以为是在学堂进学的儿子遗落的,于是把那一沓纸交给儿子。
赵来旺之子赵平安接过一看,原来是话本底稿。他带回房间略翻了翻,觉得故事还不错,就认真读了起来。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却说三月初九那晚,无星无月。趁着月黑风高,黑衣人一不做二不休,将徐谨之逼至小路深处。那竟是一处断头路,徐谨之无路可逃,与黑衣人肉搏起来,最终因体力不济,被黑衣人一刀捅死。
谁知,到了三月初十,赵平安去学堂上课,听到同窗说,昨晚城东的一个断头路上,发生了一件杀人案。被害人名叫徐谨之,是洪州最大的茶叶商人徐有福的幼子。
赵平安想到自己看的那不知是谁放在棺材铺的话本子,顾不得上课,立即跑去衙门打听案情。打听下来,令他毛骨悚然:所有细节竟都与那话本中所述一模一样,严丝合缝!
浑浑噩噩了几日,直到第二个恶性杀人案发生,且赵平安得知此案同样是话本预告杀人,才由其父陪同,拿着来历不明的话本底稿,去府衙说明了情况。
第二起案件发生在三月二十一寅时前后,被害人是药材商人孙满。他死在惠平酒楼后门的陋巷里,脸被划了五、六刀。致命伤却并非刀伤,而是后脑的重击伤,凶器是一把铁锤,那铁锤就扔在尸体旁。
被害者孙满脸上的伤,都是死后伤。这一点,是府衙的仵作验尸后得出的结论。
案发前,即三月十九傍晚,菜贩子姚老三挑着扁担回家后,发现扁担筐里有一沓写满字的纸。他不识字,便把那一沓纸给了住在他隔壁的王秀才。
王秀才翻看之后,发现那一沓纸是话本底稿。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却说三月二十一那日,天色将明未明,昏昏暗暗。孙满从四方赌馆摸出来,往西南方向走。黑衣人就在他身后十来步,紧紧跟着他。直至孙满行至陋巷,黑衣人方才露面,堵住了他的去路,举起铁锤砸向他的后脑……
“这样的败类,无颜活着,死了也不能有好脸。”黑衣人踢了孙满的尸体一脚,拿随身携带的短刀,在孙满脸上狠狠划了几道深深的口子。
第二起杀人案发生后,王秀才立即拿着话本底稿去府衙说明情况。不久,赵平安也带着话本子来了府衙。如此,府衙方才知晓,那凶手竟堂而皇之地将杀人的时辰、地点甚至目标早早通过话本底稿透露出来。
府衙在洪州城发布了告示,让民众及时将不明来历的话本底稿交给衙门,以便早日捉拿凶手。因此,在七日后耿屠夫在他的肉摊子上发现话本底稿后,立马交给了衙门。
第三起杀人案的目标,不再是商人,而是一位官眷——洪州同知谭明义的胞妹谭明雅。话本底稿是这样描述杀人过程的:
却说四月初一晚,微风习习。在十面埋伏的小楼中,谭明雅坐卧不安,焦躁难耐,等待着死亡,或者救赎。
黑衣人气定神闲地等待着,直到二更梆子敲响,才陡然出现。谭明雅花容失色,面部因恐惧而扭曲,死死扼住喉咙,却阻挡不了毒发,最终七窍流血而死。
这一次,府衙有了准备,调集全部人手,将谭明雅所住的小楼围得水泄不通。谭家更是花重金请了高手到府上,明哨暗哨设了不少。
本以为凶手见到这个阵仗会放弃行凶,谁知并非如此。二更梆子敲响后,小楼里所有的烛火突然都熄灭了,一片漆黑之中,谁也不知谭明雅是如何中的毒,就如同话本中所写的那般,七窍流血而死。
没有人看到凶手,甚至连凶手的影子都没瞧见。府衙就算占了先机,也没有阻挡凶手的杀人计划,凶手最终还是得逞了,且杀人后消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第四个话本子,出现在烟花巷子里的群芳阁偏门处,被洒扫的婆子捡到,交给了鸨母。鸨母略识几个字,大致看懂内容后,不敢耽搁,立即将话本子送到了府衙。这话本子这样描述即将到来的第四场杀戮:
却说四月十五,夜。灯火通明的厅堂中,轻歌曼舞,丝竹阵阵。江夏王意气风发,大宴宾客。美人美酒,好不快活!觥筹交错中,只有黎辉心头忐忑,无心宴饮。
一支不知从何方射出的短箭,直直插入黎辉眼中。箭头上的剧毒,瞬间蔓延至他全身各处,有百虫噬心之感。此毒无药可解,黎辉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中惨死,死不瞑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