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封号与猜忌(2 / 2)
常涂走到玉阶前,展开圣旨,说道:“圣德普天,外虏尽归,天降祥瑞,吾朝社稷,长春不谢。
李唐江山共享,朕之皇子,理应晋封,归德麟儿,视为祥瑞开启。
皇四子李泰,晋魏王。
皇六子李愔,封梁王。
皇七子李恽,封郯王。
皇八子李贞,封汉王。
皇九子李治,封晋王。
皇十子李慎,封申王。
皇十一子李嚣,封江王。
皇十二子李简,封代王。
圣意将分封另旨,钦哉。”
所有在长安的皇子,此时都在两仪殿内,以李泰为首,拜谢李世民的封赏。
而群臣听到这旨意都一片哗然,各自分头谈论起来。
房玄龄对身边的杜如晦说道:“杜相,你听明白没有?所有在长安的皇子,都得到了晋封,为何单单我没有听到赵王和蜀王的名字啊?”
杜如晦先是轻咳了一下,摇头说道:“房相,你还遗漏了一人。
皇五子燕王李佑,也在长安啊,也没他的名字。
这里面的含义,我不敢妄猜。
不如我们问问赵国公吧,他与陛下之近。
我们与他虽同朝为官,但有些事情,他一定知道内幕的。”
随后,房杜二人将目光转向长孙无忌。
而长孙无忌也在皱眉,心里的疑惑也不小。
他对身边的王珪说道:“太子不在长安,陛下如此草率的晋封皇子,这里面似乎有所不妥。”
王珪这老头却笑道:“不在长安的有三位呢,赵王和蜀王也不在。
陛下将皇五子燕王遗漏,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深意啊,我们还是去问问李师?”
于是,他们二人将目光落到李纲身上。
而李纲却老神在在,仿佛没听到刚才的圣旨一般。
连他身边的孔颖达,叫他都无济于事。
于是,长孙无忌、王珪、房玄龄和杜如晦四人,都聚拢到了李纲身旁,李纲抬眼看了看这四人,将眉毛挑向一边。
只见武将那头都炸营了,程咬金拉着尉迟恭,在那掰手头算人头儿,好像在细数刚才的皇子封号。
李靖和李绩在小声交谈着什么,其他几位大将军,都聚拢在一起,交头接耳。
尤其是,薛万彻,好像很是高兴,在与柴绍说着些什么。
而柴绍却在皱着眉,好像不想听似的,估计是在强忍着。
张公谨、秦琼、张士贵、刘弘基等人也在眉飞色舞的说着些什么。
李道宗和李孝恭正与几位皇子笑呵呵的说笑,勉励和恭喜的话互相恭维着。
而唯一淡定之人,居然是魏征,他们没有与任何人交谈,一直观察着李世民的表情,可惜什么都没看出来。
皇帝李世民高高在上,微笑着看着文臣武将,随后轻咳了一下。
将大家的注意力,都拉回到他身上,只见李世民淡淡的说道:“皇子晋封为亲王,乃我李唐盛举,众卿不必惊讶。
传国玉玺回到我李唐手上,也预示着我李唐的统治,会让天下安定,万众归心,百姓安康。
朕意已决,散了吧,哦,对了,李恪、李佑还年少。
而封号刚刚晋升不久,且等上几年吧,朕不会厚此薄彼。
至于宽儿嘛,他现如今还在为我李唐谋划,等太子与他们都回京,朕再一并封赏。”
说着,李世民起身,往后殿而去。
大部分朝臣看到此景,也都转身离去,宗室与皇子也都带着各自的喜悦离开。
而以长孙无忌为首,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往后殿而去,他们想知道,李世民真实的想法,到底如何。
程咬金拉着李绩,走在两仪殿广场上,程咬金对李绩说道:“李宽那小子的功绩,放在那儿呢,陛下为何不给他晋升封号呢?
李恪那小子,在辽东稳固拨野古三部,也做出了点功绩,凭什么视而不见呢?这没道理嘛。”
李绩冷眼看了看左右,一把将程咬金拉到身边,小声的说道:“你这老匹夫,瞎嚷嚷什么啊?想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非议陛下的旨意,小心御史台拿你开刀。
我知道你与仲武贤侄关系好,但你刚才这样喊叫,分明是在害他呀。
蜀王李恪,咱们不提了,他有前朝的血统。
而且,前朝之人,刚刚回到长安,这里面的事儿多了,不可过于恩重,需要避嫌,你明白吗?
再说了,还有燕王李佑陪着呢,也不显得那么突兀。
阴世师的事,你也是知道的,这皇家祖坟挖的,真是遗祸三代人啊。
至于那仲武贤侄嘛,程知节,你自己好好想想。
赵王封号,已然是一等王爵了,再晋升?难道要封秦王吗?要不要给他个天策上将啊?
哼,你有的时候,抱打不平的话,真不能随便说,说话真是不过脑子啊。
装傻充愣,也不是这个冲动法呀。
别忘了,太子也没在长安,如果一并加恩晋封,你让太子如何自处?”
说着,李绩一把甩开程咬金,大步往前,直接出了两仪殿的广场,匆匆忙忙的奔宫门而去。
程咬金愣在那里,随后又开始掰手指头了,光是用心来衡量,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儿。
李靖在他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随后也离开了。
程咬金回望了一下两仪殿,发现长孙无忌他们并没有出来。
心想,这里面的事儿,还真是不小啊,自己还是闭门打儿子,装几天傻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