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年世兰(30)(2 / 2)

加入书签

  皇帝也是人,也会有喜好,一些妃嫔不符合他的喜好,很容易被他抛之脑后,不是他薄情,是他真的想不起来。

  毕竟一天朝政上的事儿就够多了,压根没那个精力去管自己后宫的女人过得好不好,顶多捡着喜欢的几个关心一下。

  这时候,皇后若不合格,便很容易发生奴才拜高踩低的事儿。

  长年累月下来,便会发生奴大欺主的现象,那些不得宠的后妃被有权有势的奴才任意欺辱。

  那些得宠的后妃见到失宠的下场,更会卯足了劲的争宠,以至于嫔妃之间为了争宠渐渐无所不用其极。

  年希尧深知皇后的艰辛,铭记皇后的功绩,所以他对皇后格外敬重,他也理解皇后之所以提出这个想法,是想为后宫妃嫔们找些事儿做,好让她们不至于在这宫墙之内,只盼着点滴恩宠过活。

  他虽心头还是有些不大自在,还是点头同意了。

  毕竟被自己的女人亲手做出的东西,很有可能被别的男人经手,作为一个皇帝,多少有点膈应。

  皇后看出了年希尧神色间的不自在,然而她假装没看到,接着提出让后宫妃嫔在编纂书籍时顺便教导一些低等宫女读书识字。

  年希尧对这事儿倒是没什么想法,很是痛快的同意了。

  皇后听到年希尧同意后,由衷地露出了一抹笑容,年希尧见她笑了,心头更加不自在了,颇有几分恼火地问:“就这么开心?”

  皇后知道年希尧能同意这两件事儿,完完全全是看在多年夫妻情分的份上,换个人和他提,哪怕是他素来疼爱的妹妹年世兰,他也不会同意,说不准还会训斥对方一顿。

  故此,很是感动地开始安慰心头不自在的年希尧,年希尧自打登基后,便很难感受到皇后的温情了。

  毕竟他忙,皇后也不比他轻松到哪儿去。

  心头那点子不自在在皇后的柔言蜜语下很快便消散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皇后便派人去通知各宫嫔妃,用了早膳后务必过来一趟。

  各宫嫔妃起身后听到宫女传达皇后这话,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连早膳也没用,急匆匆地就往坤宁宫跑。

  毕竟皇后一向宽和,向来不爱给后妃立规矩,就连请安也只在初一、十五的正日子里。

  皇后见后妃那么早就到了,便知晓她们定没用早膳,颇有些过意不去,忙让人上一些好克化的糕点,等后妃们进了一些后,才开始说起正事。

  后妃听到皇后说的事儿后,险些以为自己还在做梦,一个两个都愣住了。

  皇后见状,有些忐忑地问:“你们是不愿?若不愿,也没关系,只当本宫今儿从未提过这事儿。”

  “不,臣妾愿意!”自闺阁中便素有才女之名的淑妃听见皇后这话,连忙开口。

  “臣妾也愿意。”武将之女德妃也出口附和。

  两个高位嫔妃开了口,底下的妃嫔也纷纷开口表示自己愿意。

  就连夏冬春也十分欢喜地猛点头。

  深宫生活本就枯燥,再加上森严的宫规本就会压抑人的性情,宫中的妃嫔,或多或少都有些郁证。

  能有个有意义的事儿干,对她们来说,太重要了。

  几个妃嫔欢天喜地的开始讨论自己擅长的东西,擅音律的兴致勃勃想编纂一本乐书,擅骑射的想编纂一本教人学习骑射的书籍……

  大家伙都有自己想写的内容,皇后思索了一会儿,最终决定,全部都写,大不了就将这书按照类别分成几册。

  后宫热火朝天的忙着编书,前朝也在忙着杂交水稻的种植和耕地的开垦。

  年世兰的女学自打被皇后公开支持后,也开始正常的运行。

  从前绣庄,香坊和女医署的学徒,一跃成为了女学的讲师。

  没错,年世兰的女学不光教导读书识字,还教导技术。

  她深知女学第一批的学生哪怕学会了书本上的内容,也不能走入朝堂。

  科举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女学哪怕从现在起教授四书五经,也很难让她们和勤学苦练十多年的男子竞争,哪怕有考上的,名次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而女学迫切的需要一批成功的女性扬名,才能接收到更多的女子,所以年世兰选择将这一批女子培养成商人,老师以及手艺人。

  女学正式开课的那天,安陵容站在台上,望着底下年龄参差不齐的学生,颇有些五味杂陈。

  她突然想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她才不过七岁,由于安父宠妾灭妻,作为正妻的母亲压根得不到应有的份例,为了让她们母女活下去,每天眯着眼睛绣帕子。

  那时候,如果有公主这样的人,该多好啊,想来母亲的眼睛就不会瞎掉了。

  安陵容眨巴眨巴眼睛,试图眨去眼里的涩意,可还是没忍住,掉了一滴泪。

  底下的学生看着落泪的老师,颇有几分忐忑,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女孩胆怯地问:“您怎么了?”

  安陵容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后道:“没事儿,不过是被风迷了眼,好了,咱们开始正式上课,刺绣的针法分为……”

  小女孩懵懂地点了点头后,认认真真地开始听课,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对新知识的惊叹。

  九月中旬,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接连传来丰收的喜讯,司农司的几个官员向年希尧汇报各地产量时险些泪洒当场。

  没有人比司农司知道这产量意味着什么。

  从古至今,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哪怕繁华如大唐,也有吃不饱饭的地方。

  明末传入中原的土豆和红薯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百姓的温饱,可天灾加上耕地不足,还是没办法彻底让百姓不饿肚子。

  而今,年希尧不仅鼓励百姓开垦耕地,还在倭国和大不列颠搞了一大片种植地,他们的百姓,总算能吃饱了啊!

  天知道作为农官,他们有多激动,让其他几个部门再瞧不起他们司农司,特别是神机营,哼,他们搞出来的火器确实厉害,可他们让百姓吃饱吗?

  国之根本,还是得看农事,看他们司农司!

  年希尧听到汇报后,大喜,重赏了司农司后,让他们推荐个人去各地视察一下情况是否真的属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