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第418章 一盘大棋(1 / 2)

加入书签

第418章  一盘大棋

    战略欺诈,调离自己,让曹操中计,使自己成为关羽北伐襄樊计策中的一环。霍峻虽是不愿,但因形势所迫,出于为大局着想,他也必须为之。

    今下形势如何?

    当关羽上疏北伐襄樊时,连刘备都表示愿配合。当下江淮都督区,唯有配合关羽作战。

    同时从资源分配角度上考虑,今岁刘备刚举十万兵北伐寿春,从物资储备上,以及大规模征调江东百姓徭役上来看,江淮都督区短期内已无力发动大军北伐。

    相反南郡地区,因人口众多,休养生息多年,军略物资储备充足,短期内南汉想要北伐,调用荆楚物资最为恰当。如此之下,江淮都督区或不出兵,或出动部分军队配合作战。

    从霍峻自身来看,经‘淮南王’一事,他算是明白了树大招风之语。今下何不如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顺着国家战略走,将自己作为战术欺骗的棋子,以配合荆楚战区作战。

    主角上台唱戏,自己写排剧本,搭台子,则是霍峻今下对自身的定位。

    故在诸葛亮、法正、步骘等人观点的基础上,霍峻已有粗略的规划。

    即借着曹操的离间计为跳板,顺水推舟之下,让刘备将自己调离江淮都督区。继而,刘备将兵力向交州调动,做出交岭久战难克的假象,让曹操相信刘备今下的战略重心在于整合内部割据势力。

    宏观战略上迷惑了曹操,进而则可从微观战术上推进襄樊战事,即采用关羽的计策,力求骗出曹仁,伏击而胜之。

    至于交岭那边的战事,则需为其制定的恰当的方略,以免因之前的打草惊蛇,让士燮有了防备,从而导致交岭局势的糜烂。

    刘备捋须沉吟,认同说道:“曹操多疑,常不能信人,若顺其计谋,调仲邈离江淮,当能令其相信。大将献城而降,时曹操以为我意在交岭,必会派兵出迎,从中而取利。”

    刘备与曹操熟悉多年,互相双方多知其性情。

    曹操多疑不会轻信别人,但曹操却又是自信之人,常对自己的决议充满信心。

    刘备主动放出风声,表示不信任霍峻,且将霍峻调往他处,曹操说不准会起疑。

    但如今曹操施以离间计,本就意欲离间刘、霍二人。今虽不见霍峻反叛,但见刘备猜忌霍峻,却也会相信自己的计策奏效。毕竟刘、霍二人交情之深,盖非寻常人能知。

    思虑间,刘备说道:“这般行事倒是委屈仲邈了!”

    “哈哈!”

    霍峻摸着小胡子,笑道:“曹操施歹计污我,今不寻机反制,岂不让其以为我吴楚无人乎?”

    诸葛亮持扇点评,说道:“仲邈所言是为良策,今如何诱曹仁出战,及兼平交岭,需深议其间部署。”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如吕蒙自请为降将,并于当阳设伏恐是难成。”

    吕蒙自请为降将,非是关羽所命。而是关羽找不到合适人选,无奈之下吕蒙唯有主动请缨。

    你问关羽为何找不到合适人选?

    因为他看部下那几人都不太有可能反叛,如留赞、吕蒙、施然、士仁,这几人不是追随他多年,便是追随刘备多年。

    且说那宜都太守士仁,他从刘备起兵时追随,至今不能说富贵滔天,但却也是官居二千石之人,实在找不到反叛的理由。

    毕竟反叛要有理由,不是说谁投降过,谁就一定投降。

    如那为曹操效力几十年的大将于禁,你说他投降关羽,估摸连关羽自己都不敢相信。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吕蒙自请为降,恐令曹操难以信之。正心中有一人,或可代吕蒙诈降,诱曹仁出战。”

    “何人?”刘备问道。

    “孟子度!”

    法正捋须而思,说道:“子度胸怀大志,实有韬略。今任巴东太守多年,常有大展宏图之心。今何不如遣子度诈降,以为襄助关将军,诱曹仁出兵。”

    诸葛亮面露疑惑,说道:“亮犹记孟巴东字子敬,与肃侯相同,今怎改字为子度?”

    “额!”

    法正有些尴尬,说道:“子度于巴东有所感,故改子敬为子度。”

    法正为孟达改字的解释牵强,实际上孟达改字,所想引起刘备的注意。毕竟刘备有叔父字子敬,孟达蜗居巴东多年,自然想往上挪挪位置。

    得见这般,霍峻心中不由暗笑。

    孟达其人,霍峻看得透彻,多是利欲熏心之徒。昔日在刘璋手下,自感没有前程,转手和法正一起,投奔了刘备。

    历史上在投靠刘备后,孟达因关羽之死,怕被刘备责怪,转头投靠曹丕。

    曹丕去世后,曹叡对孟达不感冒,孟达又与诸葛亮眉来眼去。

    见孟达不靠谱,诸葛亮为了一伐的成功,直接把孟达卖了,作为棋子吸引曹叡的注意力。

    论三国中有谁能与三姓家奴吕布一较高下,唯有孟达可以相提比论。

    一伐之时,诸葛亮卖掉孟达,多有无可奈何。实在因孟达太狗了,为了抬高身价,一边与东吴眉来眼去,一边与蜀汉情意浓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