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一州之口(1 / 2)
章武五年,夏。
武汉行宫内,刘备半靠在榻上,杜度为其把脉问诊。
诸葛亮在旁静候,神色中透露着关怀之色。
“何如?”
诸葛亮持羽扇上前,问道。
“陛下脉搏如常,似无大疾。”杜度皱着眉答道。
“那陛下为何太仓(胃)胀痛?”诸葛亮问道。
杜度多有尴尬,继而看了看刘备的舌苔,说道:“丞相,度观陛下舌苔,当是邪气入体。容度为陛下开几贴药,看能否将陛下治愈。期间,陛下当戒酒肉,不可贪食。”
刘备摸着肿胀的肠胃,说道:“朕常昔平张纯时,太仓中木箭,留有暗疾,偶会发作。诸卿不必惊慌,当是小疾而已。”
数日前,刘巴得疾归家休养,前日不幸去世。
刘备多感痛心,则让刘禅出席葬礼,今日与诸葛亮商量后继人选。
不料商讨间,刘备肠胃发作,疼得他不行,拉两三趟肚子。诸葛亮放心不下,请来杜度诊断。
杜度的诊断与年岁判断一样,查不出什么大问题,仅是认为邪气入太仓。
喝了口温水,刘备肠胃舒缓了许多,让侍从随杜度前去抓药。
坐在榻上,刘备示意诸葛亮坐下,说道:“今子初不幸病逝,尚书令之位,空悬无主,非长久之事。朕长思以来,人选有二,其一为长绪,其二是为元直,不知孔明以为何人可为尚书令?”
之前法正去世,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让孙邵、刘巴分掌。今过了两年,刘巴患病去世,仅剩孙邵一人。今下以刘备之意,要么让孙邵独掌管尚书台,要么就是让徐庶出任尚书令。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以长绪、元直二人观之,其各有所长,观以往政绩而言,任尚书令皆是可行。仅是今之江州犹如汉之司隶,陛下欲令元直为尚书令,当择良臣后继之。”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今下正处于广检隐匿人口之时,如调元直入武汉,恐会耽搁江州各郡广检隐匿之事。”
南汉制度与两汉有所出入,诸葛亮任丞相,执掌国内政事。尚书令是为其副手,辅佐诸葛亮处理国政,在霍峻未入武汉前,尚书令为政治三号人物。
今孙邵、徐庶都有资格出任尚书令,相比随时可以升迁为尚书令的孙邵,现任江州刺史的徐庶则就复杂了许多。
江州由荆、扬二州拆分而出,其任务在于削弱二州势力,以及增加武汉的中枢权威。
今徐庶出任多年,一手将江州搭建起来,其威信甚高。当下如果将徐庶调走,再找人顶替徐庶的位置,谈何容易?尤其今下初在检索人口的关键时期。
刘备思索少许,说道:“既是如此,暂让长绪出任尚书令。尚书仆射,不知君可有人选?”
诸葛亮抚扇思量,说道:“臣以为马君季常,费君宾伯,潘君承明皆可继之。”
“廖公渊何如?”刘备反问道。
诸葛亮皱眉摇头,说道:“陛下,公渊虽是楚之良才,有兴世业之能。但其秉性高傲,恐会于台中生乱。”
“既然如此,让宾伯出任尚书仆射!”
刘备见诸葛亮有异议,当即拍案选定费观,说道:“让仲宣代朕草拟诏书,拜二卿执掌尚书台。”
廖立才干显著,在刘备入主荆楚之后,与庞统一起显进。因才干有所长问题,刘备留庞统在身侧,出任军师。廖立擅长文政,外放出去担任太守。
今下廖立任侍中,按照业绩,廖立出任尚书仆射,其问题不大。但诸葛亮与廖立经常有接触,深知廖立有缺陷。为了人尽其才,将廖立留在刘备身侧,或许是件好事。
“孔明,姜冏是否有书信传来?”刘备问道。
正旦之后,姜冏父子在刘备的挽留下,又呆了半月。直到马超来信询问状况,父子二人才依依不舍拜离刘备。
刘备也非常够意思,自己虽没有亲送,让马良持节,代自己送父子二人到夏口。而姜冏父子回到陇右,接是马超的拷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