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与花木的邂逅(二)(1 / 2)
老槐
站在窗口,我的目光又不禁被那棵粗茂的老槐树吸引过去。来这里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没有注意到它,直到后来我才在别人的谈论中知道在这个院子里竟有一棵老槐树。但至于多老,谁也不太清楚。去年我跟孩子在院子里玩,看到关于这棵老槐树的碑文,才知道这棵被称为古槐的树,竟栽植于唐代,至今应该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我不禁对这棵老树肃然起敬,它那博大的树冠、粗壮的树杆,岂止是个“古”能概括得了?倒觉得“玉”用在它的身上比较贴切,因为它的色彩,它的灵气,它的气息以及它沉淀的古韵,与玉竟如此相似。
它的枝条舒展得是如此自然,也许自然,那浓密的叶子才会如此烨烨生彩。它又那样充满勃勃生机,谁能看得出,它是一位历经千年的老者?而这棵树生长在一个角落中,并不容易被发现,它又是那样孤独。它的身边没有其他的树,陪着它的只有好些没有生气、冷漠乖僻的楼墙壁,这在这样孤独的环境晨,它却用心地生长着,一年年加粗,一年年枝繁叶茂、展示它的灵气,又岂是一年半载的锤炼?
不知这棵古树是否真参透了生死的轮回才会这样长寿,姑且这样认为吧,毕竟它是树,不会像人那样有思想,会思考。它只知道自己长在土里,见到阳光就要繁茂成长。于是春天发芽,夏天繁茂,秋天枯黄,冬天休养,一年年就这样轮回地生息。或许它也不知道,它创造了奇迹,那是生命的奇迹,而这个奇迹还在一直继续。
是啊,这难道不是一种境界,作为一个人,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从古往来,或许有一个人,他就是老子,因为他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被人们传说升仙,人们还称他为太上老君的称号。我一直在琢磨着他所指的“无为”,或许其本身的含义并没有字面上的意思那样简单。因为既然已经是无为了,应该少智、纯朴、简约、寡陋……在陶渊明的笔下的“桃源”那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但是从逻辑上又似乎讲不通。
如果人们没有智慧单靠劳动,又如何造物生美,让瓜果飘香,让科技之花美化人们的生活?也许在很多情况下,理念和现实并不一回事,一个弱智的人,他虽然什么都不懂,那应该是一种无为的境界,但谁又愿意去做那样的弱智者?所以老子所提到的无为应该是一种“境界”,是以人性的善良为基础的自我的完善,是一个不断自我修养的过程。
就拿老子来说,他当时掌管周朝的图书馆,天天与书为伴,那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书读得多了,必然会明智通达,而且在不断地对生活感悟、认识中,他就会达到了“无为”的境界。于是他敏锐地体悟到社会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参透,他骑着青牛,西出,达到了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但神仙毕竟还只是传说,能每天与书为伴,就像这棵树有了土壤、水分和阳光,让自己不断地壮大,伴随着岁月的流转,生命才更焕发青春的活力。所以孔子那样感叹地评价老子“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多么精髓,这应该是读书境界的最高评价。
老树、文化、历史、古韵……就这样连绵不断,就这样一直一直地传续。
偶遇月季花
今天早晨来公司上班,远远地就看到门口停着一辆大卡车,走近一看,原来车上装着月季花,我顿时眼前一亮,这满车的月季色彩鲜艳、姿态绮丽,有的正含苞怒放,有的还在羞涩犹豫,有的正绽笑脸……简直太美丽了,我一直就喜欢月季花,非常欢迎这些花姑娘的到来。心里想着,等中午下班后,一定给她们拍照片。
喜欢月季花,那应该是在很小的时候。记得那时我后面邻居家有一棵刺梅(应该是月季花的一种),每当春天到来,满树紫花色的花缀满枝头,是那样的美丽、娇娆,芳香四溢。
那个时候我从书上看到过描写四大美女貂蝉,但如果貂蝉走到这棵花树下,也一定为自己的摇曳美而羞愧,毕竟这棵花的摇曳姿态更甚于她千倍。看着那美丽的花,我就很眼馋,于是就告诉娘,让她向邻居家要一棵栽在院子里,几年的时光也会长成这么大的一棵花树。
可是性情古怪的娘非常不喜欢花,直接就把我的这个念头抛到了村郊的那条淞河里。所以我只有看着别人家的花羡慕,自己家不会有花。虽然以后的日子里,爸爸曾从别处挪来几棵月季,可是,娘非常厌恶它们,而喜欢养小鸡,结果我们家里的月季花,都被那些可恶的小鸡给欺侮死了。每当看到那死去的月季花,我的心里既无奈又无助,只能默默为她们伤心。我都怀疑,我讨厌小动物,是不就是那时留下的阴影。
后来结婚后,我也会在家里养些月季花,可是我那院子太小,仅有碗口大小的那点空间。也许太不朝阳,我买的那些月季花,根本不长,而且还容易找虫,总是眼着看自己千辛万苦挑选的月季花,就这样无奈地离开。而后来的那些月季花的命运我就不知道了,现在想想,还真有点怀念它们呢,只是那个地方我是永远都不会打算回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