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曾经写过的高考作文(四)(1 / 2)

加入书签

水到自成渠

  如果说今年高考甲A卷“关于《红楼梦》材料”作文命题立意理解为“贴切与创新”的关系,那么新高考l卷“本手、妙手、俗手”作文命题的立意可理解为“积累与创新的”关系。为什这么理解,我们先看一下这材料是如何讲的: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手是指围棋中合乎常理的正常下法,而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材料中还提到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这就是哲学中所提到的量变与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质变,而质变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是创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就显得非常重要。

  昨天早上,我家的小帅哥想吃自己做的炒土豆丝。要想吃这盘菜,必须先把土豆丝切出来,可是从没干过这种活的小帅哥,硬是把土豆丝切成了筷子棒。看到自己切的筷子棒,小帅哥抱怨着说,为何爸爸能切成土豆丝,我却切成这样。他爸爸就对他说,你得先把土豆片切薄,才能切丝。我笑了笑说,你想切土豆丝,必须得有刀功,即便你能把土豆切成薄片,但如果不把薄的土豆片快速并不间断地切成丝,也达不到切细的效果。小帅哥有点挫败,发朋友圈吐槽自己一番。

  是啊,没有人一口吃个胖子,而熟能生巧却是实实在在的。就像材料中提到下围棋,应该从本手开始,基本功扎实了,棋力才能提高。所以我们想在某行业达到精妙,应该遵循合乎正规的方法,不断地探索追求,或许在某个时刻,你会惊喜地发现我竟能做到了!

  我们看过许多关于积累成功的很多故事。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着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用完了多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少的笔头!

  每天练完字,他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王羲之的勤奋,让他在历史上被定为“书圣”;而李白在溪边遇到的老太太,要把铁杵磨成针;愚公矢志不渝地叩石垦壤,终究感动天帝,移走阻碍走路的大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的航天科技一直在突飞猛进,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但能在高空研发,把卫星送到指定的轨道,而且我们的航天员还能在高空长时间作业,取得的成就惊艳世界。

  有积累才有飞跃,美好的风景就在前方,想要看到,继续努力吧!

  有贴切,才有创新

  创新从古至今一直是引领时代潮流的闪耀字眼。它能让人喷发出无限的力量,让人创造出数不尽的精彩和奇迹,更有着无限的意想不到。那么如何才能算得上创新?

  创新离不开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若有所创新,须对事物的本质了解透彻。只有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贴切的认识,才能像裁衣量体一样,非常合体地把衣服穿在身上。让我们先来温习一下《红楼梦》第17回里面的一段文字: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栽,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竞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一侧,便笑命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此处虽为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如?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

  以上的文字中为什么贾宝玉的“沁芳”得到一致好评,就是因为他抓住景致几个最美的点,又用精确而充满动感的词概括出来,使画面很容易就出现在被告知的眼前。原着中对景致是这样描写的:“只见佳木笼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我们把其中的几个字眼摘出来看一下,“佳木”“奇花”“花木间清流”“飞楼”“雕甍绣栏”,这些景致有景有动,而且因为是人工而设,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一个“隐”字就透出非常强烈的人文气息。而不管是人文气息还是自然之花草,都会带着清雅淡香,而一个“沁”字把它们提携而起,不但是显露,还会处处而渗,多么美好的意境,怎么不让人啧啧称奇呢?

  我们再来看看《醉翁亭》中的“泻”字,原文是这样描写的:“环除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老先生描写的是自然景致,他用“泻”字是想凸显水流如白虹横贯的气势,前面的“潺潺”是水声,而接着“泻”就有了气势,美丽的山涧水就很形象刻画出来了。而就像贾宝玉说的那样,欧阳修先生题酿泉“泻”字没有不妥,但因为此处景致人文气息太浓,如果再用“泻”字,就少了许多色彩、神韵,所以用“沁”字当然就成了神来之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