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勾栏听曲(2 / 2)

加入书签

  我不信!

  “文天祥文丞相,不得不说,此人风骨,说一句万古流芳,毫不为过。此人文章,那也是南宋文人之翘楚。可是此人带兵打仗,呵呵……”

  “他毕竟只是一个文人,要求他全面发展,是不是有些过于为难了?”

  “张世杰,算是高人吧?”

  甄鑫闭上了嘴。

  “十几万宋军哪!若是在陆上野战,被元军所灭,那也就罢了。可是在海战之中,竟然被处于弱势的元军覆灭。啧,啧……在南下之前,你说本朝哪来的水军?”

  是啊,一个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族群,带领一群不会水的北兵,然后彻底灭了以舟船为生的宋军。说起来,是有些丢人。

  不过,对于南宋,上至朝堂诸公,下至军队士卒,丢人的事多了,也不差这一个。

  “崖山战后,江南诸地,树旗反元者其实不少。不过有人想复宋,有人想建国,有人想占山为王,有人想出海为盗。有人想聚起兵力,以提高身价,这样在投降时就能谋得重位;有人却只想控制海路,夺取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所以啊,哪怕再高的高人,我看也不可能平衡这些人的各自心思,满足所有人的欲望。”

  的确,这种局面,最怕的不是没有心思,而是心思太多。

  人心散了,队伍就没法带。

  北宋被灭的时候,赵构再烂,好歹树起了皇室正统的旗帜。诸多反抗者,正是在其多方协调与统领之下,才能拒江淮而守,为赵宋续得百年国运。

  不过那时,两个皇帝是被掳而非投降,军队与百姓的心气起码还在,斗志也有。

  南宋却是实实在在地献上了国书,皇帝赵显跪拜而降。最后一个称帝的幼儿,连育种的能力都没有,更别说留下种子了。

  最狠的是,当初留在泉州的三千赵宋宗亲子弟,被蒲寿庚杀了个精光。如今即使有遗漏于民间的赵家子孙,大概也不敢再自称姓赵了。

  这一招,比断子绝孙还绝。

  国脉彻底被断,国运早已不在。

  反元复宋?只会是个笑话!

  “公子打听这些事,莫非……”孙掌柜似笑非笑地看着甄鑫。

  “哈哈……孙先生说笑了。小子久居海岛,对世事了解不深。先生博学多识,小子有幸,正好可以多多请教。”

  孙掌柜矜持颔首。

  这小子,越来越会说话了,很好!

  这么会说话,怎么不多说几句?孙掌柜期待地看向甄鑫。

  “今天曲子唱的不错啊,咱们听会曲……”甄鑫转头看向台子。

  呃……怎么改说书了?说的啥呀?

  甄鑫略听片刻,原来台上正在讲的,是“平话”。

  平话与词话,都是说书。苟顺与四娘在琼州府城时说的书,有说有唱,还有乐器伴奏,那是词话。而今日台上那个小老头,只说不唱,便是平话。

  词话技术含量当然更高,不是谁上台都能讲能唱。而平话,更亲民,面向的大多是不识字的平民百姓。其实就是后世的说书,或是评书。

  当然,说书说得好,自然也能吸引大量的听众。比如后世当年收音机刚刚流行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天天蹲守在收音机前,等着听单老先生的各种评书。

  所谓“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