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八岐伪蛇(1 / 2)

加入书签

血肉方块,如同刚刚从猪身上割下来的肉一般,还挂着有不少血淋淋的鲜血。

  而这鲜血在出现之后,就逐渐由鲜红色转为了油绿色,显然被附加上了尸毒!

  宇智波斑看着这巨大的血肉方块,深深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的怪物。

  自己只是实力强得像怪物,而对方却是真正的怪物!

  宇智波斑有着八十一道异世界之灵的技能。

  而其身上的能力,有一种便是能够看穿对方的灵魂状态。

  此刻宇智波斑看到的对方的灵魂,便正是一团巨大的灵魂方块加方块上方的人影。

  和现实的血肉方块加双脚如同长在上面的药师兜从形态上几乎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不仅是外部血肉的变化,就连灵魂状态也改变了。

  “是外部形态改变了灵魂,还是灵魂改变了外部形态?”

  宇智波斑揣摩着。

  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

  至少对于天黄是如此。

  若是外部改变了灵魂,那最终也就是证明这个术的强大。

  可若是灵魂改变了外部形态。

  也就是说,对方有随意改变灵魂形态的能力。

  而这个能力,却是天黄最恐惧的能力!

  当时天黄为何会冒险将夏油杰抓走,便是怕其的改变灵魂形态的能力有一天会对付他。

  他是机缘巧合之下从人类摆渡者的灵魂状态化为了八头怪物形态。

  虽然变成了怪物,却也获得了强大诡异的力量。

  但唯一的弱点就是这种形态变化并不稳定,有种随时会崩溃的感觉。

  而若是被改变灵魂形态,说不定这种力量更是会瞬间消失。

  即便是已经召唤出了宇智波斑这最终之魂力量的载体。

  但是其本体还是最重要的。

  若是死了,最终之魂也会随之摆脱他的控制。

  到时候,即便最终之魂最后彻底掌控了全世界,都与他天黄无关了。

  所以,天黄在最终之魂,也就是宇智波斑身上设置了一道命令。

  便是有遇到能够影响灵魂形态或者灵魂攻击极为强悍得人,格杀勿论!

  这也是为何,拥有改变灵魂意志的宇智波止水和纲手的恋人,拥有类似灵魂出窍的灵化之术的加藤断会被天黄亲自设计谋害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种设定,宇智波斑也更为关注起药师兜来。

  而且,从掠夺自三船的记忆中,宇智波斑还知道夏油杰和真人的存在。

  而真人那种触摸便可改变血肉形态的能力,此刻看起来也像是直接影响灵魂后改变的血肉形态。

  因此,同为晓组织的成员,宇智波斑有理由怀疑,药师兜同样有这样的能力!

  如此,就更得提防对方触碰到自己的身体!

  这种术太诡异,即便是身上有数种灵魂攻击或者灵魂防御的【技能】,宇智波斑依旧不敢轻易尝试。

  “血肉·千手大佛!”

  宇智波斑猛然间瞪大了双眼。

  血肉方块瞬间变化,居然化为了一尊极大的血淋淋的千手大佛。

  那模样,除了材质是血肉并且血淋淋地流淌着幽绿色的鲜血外,都和千手柱间的木遁·千手大佛相似。

  这就让宇智波斑有了和千手柱间再战的既视感。

  血肉大佛极为庞大,足足有本就不小的宇智波斑的完整体须佐能乎的两倍还高。

  如此庞大的大佛力量想必不会小,所以宇智波斑也就选择将五只须佐能乎融合,化为了一尊和血肉大佛同样大小的邪神尊像!

  邪神与大佛对立,反而像是神将与邪恶佛陀一般,血淋淋的大佛形象实在是难以恭维。

  大战一触即发,手持几乎凝为实质的能量太刀,和血肉大佛的千只手臂战到了一起。

  刀影重重与千手残影遥相呼应,天空之中一阵阵的气浪排空。

  整个倭国都陷入不断地轰鸣声。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遥远的海岛,以及林影重重的森林,两股势力的领察觉到了这一现象,纷纷将目光望向了声音来源的方向。

  那对战的气浪排空声,犹如一阵阵庞然雷鸣响彻倭国。

  两人虽然并不能看到远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出现如此频繁且巨大的雷鸣声,但隐隐都感觉到了不安。

  因为那个方向,正是樱花谷的方向。

  虽然宇智波一族早已不在,但两人都知道,那个地方目前是天黄大人的所在地。

  他们也是近期,由于倭国大灾变,成为了灾厄之地,心中对于自身的力量有所感悟,实力得到了突破,这才能查看他们各自先辈留下的密信。

  也是如此才知道,天黄的真正实力,以及背后的勾当。

  所以,现在樱花谷的这些动静,让他们两人都有些担忧。

  深怕继晓组织之后,天黄又跳出来搞事情。

  “我等已经是倭国最后的根基了,可千万不能再出现什么意外了!”

  两位领同时摇头叹息,却是都做了同样的举措。

  使用新获得的力量,将自家门口的隐匿结界再厚厚地加固一层。

  可惜,他们并不知道,正是这在五影制造出的灾厄之地却依旧保持完好的环境才是最暴露他们位置的。

  当然,他们也只是图个心理安慰。

  面对能够轻易改变整个倭国环境的怪物级组织,即便他们都开始走向靠近先祖本源能力的道路,却也没有任何信心对抗晓组织。

  想到先前那毁天灭地的一幕,他们便不寒而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