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极度压缩(1 / 2)
在这一瞬间,高达十万亿颗大当量重力炸弹在一瞬间爆炸。那来源于夸克裂变的庞大能源,立刻经由M理论所描述的机制,将能量转化为引力,然后释放了出来。
这样的大当量重力炸弹,平常一颗在太空之中爆炸,就足以清空方圆数十公里内的所有物质,直接将其拉到自己身边,然后将其挤压成一颗球体。
再坚韧的金属面对这种层级的重力都没有丝毫用处。
而此刻,这种层级的重力炸弹,在这颗小小的矮行星之中总计存在十万亿颗。
在仅仅0.1秒钟的时间之内,这十万亿颗大当量重力炸弹便遵循着严格的先后顺序,分批引爆,将自己的重力贡献了出来。
伴随着强大重力的忽然间出现,一系列奇妙的现象开始在这颗矮行星之上发生。
从外表来看,就像是这颗矮行星的地下忽然间出现了无数空洞。于是它表面的一切,无论是高大的山峰,还是平缓的平原,幽深的峡谷,又或者堆积在表面的固态氢氧,固态甲烷、干冰、水冰、托林等等,一切的一切,在这一刻都开始了迅速且猛烈的塌陷。
是以,质量越低的天体,越是奇形怪状。质量越高的天体,越是接近球体。
甚至就连霞光太阳这颗实打实的恒星,都因为这忽然间出现的强大引力,而“跳动”了一下,其前进轨道产生了永久性的偏移。
电子间的简并压力开始发挥作用,代替电磁力开始抵抗物质的压缩。
依据和那颗矮行星距离的远近,在辐射到来的前几分钟,特制的防辐射钢板延伸出来,将整艘飞船都包裹的严严实实。同时人类战舰开始以最高的加速度向远离爆炸核心点方向的逃离。
著名的极端天体,白矮星的密度是多少?
一颗典型的白矮星,具备约0.8倍太阳的质量,半径约6000公里,大概与地球相当。
而它的物质密度便也提升了39万倍,从一开始的1.7克每立方厘米,达到了此刻的66.3万克每立方厘米,也即约0.66吨每立方厘米。
0.66吨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很大很大。
整个恒星系都因之而产生了变化。存在于恒星系之中的几十万艘战舰也随之移动了一些距离,但立刻就在自动化轨道维持系统的作用之下修正了过来,并未引发进一步的混乱。
它释放出了幽暗的红光,就像是被烧红了的钢铁那样。
但这一刻,它开始自己发光了。
这,便是韩阳为云光舰队准备的惊喜,也是他最大的底牌。
越难以被压缩的物质,被压缩之后,很显然的其内能便越高。而内能提升,外在的表现形式便是温度的迅速提升。
甚至于,韩阳预计,这次辐射至少会为自己造成10%的减员。也即,至少有四万艘战舰会被这一次辐射摧毁。
时间仍旧在飞速流逝。来自于内部的强大重力仍旧作用在它身上。它仍旧在迅速的塌陷着。
这样一张底牌,要什么时候用才最好?
当然是云光舰队全部进入星系内部,和这颗矮行星的距离缩短到最远也仅有几十亿公里的时候才最好用!
但在这个时候,就算是电子简并压力也无法抵御如此强大的重力。压缩仍旧在继续,它的半径仍旧在缩小。
而此刻,这颗矮行星平均物质密度达到了金元素的600多倍。
来自于内部的斥力实在太过强大。电子简并压力、电磁斥力共同作用,自身那仅仅只有地球几百倍的重力根本不值一提,根本对抗不了。
而此刻,质量高达约一千亿亿吨的这颗矮行星被整个儿引爆,如此之高的质量化作离子辐射整个恒星系,其辐射强度有多高?
此刻,这些原子核具备了极高的速度,也具备了极强的电离能力。它们就这样以爆炸点为圆心,无差别横扫整个恒星系。
此刻,它的半径已经缩小到了仅有350公里,体积仅有1.8亿立方公里,仅有之前体积的20分之一。它的密度,则攀升到了34吨每立方米。
最极端的星体,中子星,其甚至光滑到星球表面最高峰的高度都仅有几毫米而已。
就像是将白矮星物质,或者中子星物质带走,令其离开自身强大的重力场之后,它们立刻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一样,此刻,这颗矮行星,炸了。
此刻的它,已经从之前千沟万壑的外表,变成了一颗十分光滑的球体。
此刻的它们或许已经不能被称之为物质,而应该称之为,辐射。
通常来说,这些物质是不可压缩的。但此刻,它们被极大压缩了。
此刻,在云光舰队尚且因为突如其来的强引力源而感到疑惑的时候,在韩阳的操纵之下,尚存的约40万艘人类战舰,便分批开始启动最高等级的防护措施。
整颗星球,所有的地方,总计高达1134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之上,全部都在向内塌陷。
在一瞬间之中,因为来源于内部的巨大引力,这颗星球的体积便缩小了一半以上。
光的颜色,取决于星球的表面温度。像是太阳,表面温度约5500摄氏度,光芒便是黄色的。温度再高,就会变成白色,再是蓝色。
通过长期的前期谋划,韩阳终于在维持己方不崩溃的前提之下,达成了将云光舰队全部都引到星系内部的目的。
但此刻,它的平均密度迅速攀升到了3.8吨每立方米左右。
于是,雷暴,狂风随之而来,整颗星球天翻地覆。
而,以这颗矮行星自身质量所产生的引力,根本无法维持如此之高的密度。
此刻,它的半径已经仅有50公里了,体积则为52.36万立方公里,密度则攀升到了每立方米1.17万吨。
此刻,高达十万亿颗大当量重力炸弹贡献出来的引力对于这颗矮行星的压缩终于到了终点。
质量不变,体积缩小,意味着物质密度的提升。
↑返回顶部↑